分享

衡山道士留下的五个千古之谜

 袖里乾坤的世界 2021-06-19
唐代中晚期作家、诗人段成式(公元803-863年)所著《酉阳杂俎》,是一部志怪见闻录。其中一篇记述衡山深处一位道术高超的道士的短文,十分精彩。翻成白话文大意如下:

衡山西原靠近朱陵洞,那个地方非常险要,多大树和猛兽。到那里去的人经常迷路,或者遇到巨蛇不敢进去。

长庆年间(长庆,唐穆宗李恒年号,公元821年正月~824年十二月,共计4年),有个头陀(苦修的僧人)叫悟空(此悟空非彼悟空,不过,吴承恩构思《西游记》时是否借鉴了段成式这篇见闻录,也不能排除),曾经带着干粮,拄着锡杖,夜入山林,驱赶猛虎野兽,一点也不害怕。他到了朱陵原,游览了好几天,缘藤攀岩,无幽不探。因为走山路太多,这位僧人脚上长了茧子,坐在山岩下休息,长叹道:老僧这么饥渴,也看不见个人。

忽见前方岩石边有个道士,坐在绳床上。他走过去跟道士打招呼,道士也不动。他指责道士没有个宾主之礼。道士忽然站起来,指着石地说:这里有米。说罢拿起镢头刨地,挖了几寸深,让悟空伸手去拿,得到一升多陈米。道士把陈米放到锅里,从瀑布那儿取了水,烧火煮饭。煮好了,劝悟空吃米饭,悟空一口没吃完就不吃了,说米没有熟。

道士笑道:你只吃这么多,可谓是缘分不够啊,我把它吃完。

于是就把硬饭吃完了。吃完饭道士说:看我给你表演个游戏。

说着就飞身跃上树梢。他一会儿像壁虎一样紧贴岩壁,一会儿像猿猴一样挂在树上,一会儿像鸟儿一样立于枝头,迅捷灵巧令人目不暇接。过了一会儿,又旋绕绳床快跑,越旋越快,像漩涡一样,只见衣服的颜色旋成一个圆形的影子。忽然一下,道士消失了。

悟空寻路归寺,好几天不觉得饥渴。
(《酉阳杂俎·支诺皋下》)

段成式写作《酉阳杂俎》的方法类似今天的记者,其每篇作品并非虚构,而是访谈所得,这个故事也应是听人讲述的记录。听来的故事,当不会全真,也未必全假。如果故事主体就是杜撰、想象,读罢一笑可矣。假设故事主体为真,只是细节有虚构润色,这位衡山深处的高人就留下几个千古之谜:

一、道士从石地中挖出陈米,是魔术还是特异功能?
二、道士在树梢、岩壁如猿猴、飞鸟一样自如攀缘、飞跃、停留的功夫,属于什么功夫?
三、道士绕着绳床飞速旋转、转成一团虚影又是什么功夫?
四、他忽然消失,是以极高速度飞跃而去以致肉眼无法追踪,还是的确从当时那个时空消失了?如果是,这又是什么功夫?
五、悟空回到寺院,好几天没有感到饥渴,是受刺激不知不觉进入辟谷状态,还是在山中所食的一口陈米是道士所制的超能食物?

五个玄妙的谜,从发生时到今天刚好1200年。我没有答案,只是提出来,博各位朋友一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