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脱口秀大会》决赛,我很想念「卡西莫多」和「知识点」

 洛小刺 2021-06-19

表达只是实现主观自由




24

       小刺  每日说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

首先还是得说:

我挺喜欢这季冠军王勉,那句:世界以痛吻我,你扇它巴掌啊一下子差点要把屏幕对面的我的眼泪给扇下来。

也喜欢李雪琴,她在没有被回应,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的时候,我就关注了她。她在某档综艺节目里一边录节目一边泡脚的身影一直让我记忆深刻,深刻到我的公众号草稿箱里有篇稿子是专门写她(虽然一直还没写到自己满意发出来)。

还喜欢杨笠,她表达的内容让我有种看到了我很喜欢的某个欧美女脱口秀的风范,很喜欢她。

以及呼兰,和在脱口秀大会台上台下的新老演员,嘉宾们,我都很喜欢。
只是越是看着她们发光发热,看着脱口秀大会热搜一波又一波的时候。我开始很想念卡姆和池子。


我是从80后脱口秀开始入门看脱口秀的。我自始至终认为这是一个沉重的行业,因为这项工作准备很有压力且疲惫,但在上台展现成果的时候人却要无比轻松和自在。

记得之前有个网友说:在国外,大多数的单口喜剧演员都要么从小因为自卑从而获得了需要取悦人,博取别人哈哈一笑的关注能力。要么因为观察和敏锐,又陷入虚无和悲观主义,恰恰还能对自己和别人絮叨,最终成就了职业生涯。这种职业的峰点取决于对他们人生的破坏性。就像李雪琴就是目前国内的原坯。

之前河森堡也发微博说:人什么时候会有更大概率写出那种闪耀着光芒的段子和幽默金句呢?往往是心情沉重承受痛苦的时候,那感觉好像是大脑在对自己说:“再这么下去人就毁了,赶紧来点宽慰的东西让人先笑起来!” 于是情绪和记忆被拼装在一起,幽默就出现了,这其实本质上是人给自己精神镇痛的东西,文化层面上的内啡肽。

如果一个人如果把幽默当事业,那是相当辛苦甚至煎熬的,文艺界献身幽默事业,最后精神崩溃自我了断的人太多了。


所以,我总是偏爱那些祖师爷赏饭吃的行业演员。拒绝甚至逃避有些艺术行业是靠知识,身份,学历,以及逻辑感来架构的。

我很理解蛋总说不喜欢谐音梗,说没想到脱口秀大会这么优秀的节目能是自己办的。他就是某种角度来说知识素养储备量很足够的人,在我周围知识素养储备量很足的人大多是不喜欢不动脑的人,他们会不经意的通过你的言语行为来的分析你的知识结构,去判断你的思维的肤浅与高级。

所以这一届脱口秀的段子,稿子,爆梗,价值观都很棒都很好,但在我这个不懂脱口秀也不懂幽默的人来说,我依然觉得只有卡姆呈现什么是喜剧。也只有池子可以让我爆笑,让我有种无负担的开心,不需要深思内容的轻松。

人生的太多时候,我都为了过很好的人生而陷在李雪琴那深刻又有内涵的宇宙尽头的思维圈里。也为了做更好的人整天琢磨呼兰嘴里的那些道理。


好的文本,融恰的逻辑,过硬的知识储备,以及通过时间积累的经验。是在任何行业都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实力的标准。但我没想到,曾带给我简单与纯粹快乐的脱口秀,也这么快引来这样升华的成长的阶段,也这么快的将我生活的快乐源泉抽走了一部分。

生活在放大镜角度下基本大多数时间都真的太压抑了。我人在24岁的命运里,常常被现实压的连睡前看我最喜欢的作家奈保尔的作品的力气都没有。那些我喜欢的书里电影里纪录片里,至真的道理,有用的知识,以及优秀的思维逻辑每一分只会在我睡前将我的灵魂拽成两半。所以,我常常心甘情愿堕落懒惰,无力的选择打开抖音快手刷来刷去将时间残忍挥霍,任由眼前屏幕里转眼即逝的快乐可以短暂的做明天醒来前破碎灵魂的粘合剂。


或许,在任何行业没有思考的人走不向前,做内容的表达没有任何压力会难出彩。但我还是喜欢即使台下压力再大,也能保证台上的呈现的人物,也喜欢内容只有三十分但能在台上靠自己发挥成九十分的天赋人物。当然我也接受台上丧里丧气不知所云也能拿高分的天才选手,也理解人类永远对雅俗有不同的立场。

最后
罗永浩说:未来属于那些仍然愿意弄脏双手的少数分子

但我想祝我喜欢的人们永远能够: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

--------------------------

文完

但思文的广告如约而至而来拉:

思文:

她不仅是张绍刚御用编剧,还在《吐槽大会》中,帮助张雨绮、张靓颖、伊能静等众多明星打磨稿件。

才华横溢的她,更是受到无数大咖的认可:

撒贝宁曾评价她:思文拿捏得住分寸,抖得出包袱,能稳住自己的形象;

吴昕特别喜欢她,在节目中不止一次说:思文很优秀、很知性,又没有攻击性,让人感觉很有亲和力;

好友李诞更直言:生活是残酷的,但幽默可以化解一部分生活的残酷,思文就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想变得幽默风趣

如果你想说话时更聪明、睿智、知性

轻松处理种种人际关系

从容应对社交中尴尬时刻

处处受欢迎,做什么都顺利

欢迎收听思文的实用幽默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