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山论诗

 杏坛归客 2021-06-19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相思藏在树底,

花落是你,花开也是你。

出品

《南山诗刊》2020第1期

刘宴会评诗五首

岁末感怀

/老兵

昨夜霜寒昨夜留,春红点点应枝头。

心尘已作经年里,眼角新纹岂是愁。

评:三四句和一二句包含的意思基本一样,转句应有变化,或递进或转折。霜寒应该指的也是心尘,昨夜留,和已作经年里意思也一样,结句和承句的意也相同,但是明显不如承句富有诗意。承句是景语,结句是情语。第二句可以考虑放在结句,一定会充满诗意,出彩的。试改为:

岁末感怀

心尘已作经年里,不许闲愁眉上留。

忽觉东风来眼底,春红点点应枝头。

图片

冬日晨咏

田庄

寒风凛冽枯枝落,遥望山巅旭日出。

鸟沐晨曦梳玉羽,冰封碧水绘新图。

彩云翻卷波涛涌,赤焰喷薄满地铺。

抹缕阳光来取暖,顿觉心热似温壶。

评:首先说这首诗的物象有点多,不仅多,而且有点乱,所以表意不明。还有,这首诗缺少关联词,大部分都是表示实际意义的词语,所以句子上不够灵动,气脉上过于呆滞。一般来说,中二联适合一联写景,一联抒情。可以保留三四句和七八句,把五六句改写成抒情的句子,总之,物象太密集,太实了。

图片

登山

远方

一路追峰自奋蹄,景随心动任高低。

萦怀总在回眸处,雾绕千山梦绕题。

评:追峰,涉嫌自造词,蹄字我感觉也不好。一路攀登不好吗?干嘛要说成追峰。试改一下:

登山

一路攀登自奋蹄,景随心动任高低。

回眸脚下山无数,却笑当年望眼迷。

三四句有了哲理了:今天站在山巅,回眸当年在山脚下仰望的山峰,当时却以为高不可攀。有一种顿悟在里面。那个题字我实在想不出怎么用,有时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绕路,不要总在哪里死磕,也许峰回路转,有更好的立意,实在不行,就转换思路,我有时写诗,想好久,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自己不满意,或者有凑的地方,就扔了,首先得让自己满意,首先要打动自己,都有这样一个过程的,纠结,说明你动脑子了,比那些随意写的要好多了。不要强迫自己写,如果没感觉就读诗。等你有感觉的时候自然厚积薄发,手到擒来。

图片

闹元宵

慢牛

今夕元宵月更圆,欢声笑语舞翩跹。

去年谁托相思梦,化作灯笼不夜天。

评:我感觉你的意思是用今日相逢和去年的分别相对比,于今日重逢之时,忽然想到去年的今夜相思无眠,其实这比你单纯的写元宵节要深刻。我们试改为:

元宵节

今夕元宵感万千,欢声笑语舞翩跹。

忽然却忆去年节,两地相思不夜天。

图片

下雪

吴健瑄

红尘沐浴染白腮,万物换颜头自抬。

倩影蹁跹亲大地,银袍裹麦暖心怀。

评:题目太随意,句子不够流畅自然,有词语的问题,比如换颜,虽然也能看懂,但是语感不好,也缺乏美感。有语法的问题,比如第一句红尘沐浴染白腮。白腮指谁的腮,有点看不明白,第二句头自抬也看不懂,下了雪,应该是压的低头了吧。这属于逻辑错误。

(作者随后改为如下:)

吴健瑄

千里江山头染白,笑迎红日隐尘埃。

为何岁岁人间落?为画新图送墨来。

续评:这首就比刚才那首好多了,最起码能看出有谋篇。不是随意凑的。这首一三句较好,二四句不够佳,第一句起的很不错,第二句的承接有点乱了,头染白是种什么感情?应该是愁吧,但你紧接着就笑迎,是不是有点太情绪化了,太善变了。如果让我写,我会把这种情绪延续下去,即使想转折,也要放在后面,这样人比较容易接受。你在第二句就转了,并且转的莫名其妙。送墨来也不合理,墨是啥色,雪是啥色?所以我们写诗一定要前后照应。这几句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切记。如果你的起承转合做好了,句子流畅了,那么即使立意不够新,也还算差不多的作品。如果保留前面,你就不能送墨了,颜色也不对。我们试改为:

千里江山遍染白,笑迎红日隐尘埃。

也学政府脱贫计,更遣西风送面来。

不送墨了,送面吧,呵呵。转换下思维就通了,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