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黑龙江波涛 2021-06-19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辟为避暑地,从戴河以东至金山嘴(实际到了鸽子窝)沿海一带,允许中外人士杂居于此 。

1917年,北宁路局建设了北戴河至海滨的铁路支线,每年的五月一日至十月三十日通车,以方便游人到此避暑旅游。

当时的中国普通百姓生活水平低下,整日都在为生存奔忙,根本没有闲钱和闲时间来此游玩。 除了一些达官贵族,大多数来此避暑居住的都是一些外国人,北戴河因此变成了有殖民色彩的洋人乐园 。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1919年北戴河的街市

这群西洋女子骑着毛驴打算往海滨去,此时正通过北戴河的街市,当时的路面没有硬化,两边皆为单层商铺。当地百姓对洋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一群女子一起骑驴过街,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去海滨的路上

行走在乡间道路上的驴队。在驴队的旁边,有一个刚刚从集市回来当地的百姓,手里拎着装有玻璃瓶子的竹篮。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途中小憩

这群女子走累了, 临时坐在 一个村落的小庙台阶前休息。台阶之上,有一些中国百姓默默注视着她们。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农家院里

三名洋女子来到当地一户农家院落里好奇地观看一头山羊。对于养尊处优的她们来说,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闲情野趣”。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吃东西

女子们坐在台阶上,一边聊天一边进餐。她们的身后是一处天然温泉。体面的服装,精美的食品,与当地的百姓生活有天壤之别。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北戴河沙滩

广阔无垠的沙滩,层层叠叠的海浪。零星的几座木板屋,都是给洋人准备的,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名中国妇人的身影,都是帮洋人照顾孩子的保姆。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爬龟石

攀爬海岸边上的一块巨大礁石,这个礁石因形似乌龟而被称之为“龟石”。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金山嘴一带,造型独特,自然天成。在其旁边的岩石上,树立有一座灯塔。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从南天门下眺望海面

金山嘴是著名的“金山海市”所在地,位于北戴河海滨最东端。历史上,这里曾多次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迹景观。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金山嘴灯塔

这座灯塔为三层,用毛石作为底座,顶部是四柱方亭。 建筑风格古拙朴素。 民国年间的《北戴河海滨志略》记载:“金山嘴突出海面,上有灯塔燃灯火为航海者之指导。”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金山嘴的岩脚

金山嘴是联峰山余脉,因其直插入海,形似鸟嘴而得名。 本图为金山嘴一角,前图的灯塔就坐落这座岩石之上。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海边嬉戏

几个西洋男女在海边戏浪,两名男子在表演叠罗汉,顶上的男子对着镜头做着奇怪的鬼脸。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海边的女子

一名头戴泳帽的西洋女子正脱掉泳袍准备下海,她身穿当时最时髦的裙式泳衣。在她的脚下,放着一只当地人常戴的圆形斗笠。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西洋儿童

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孩坐在草坪上玩耍,他们身下铺着毯子,衣着整洁, 看上去健康而快乐。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中国小女孩

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中国小女孩,扎着一根小辫子,身穿当地小女孩夏季常穿的三角肚兜,身体羸弱。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海滩上的木锚

船锚作用是固定船只,古代船只一般分石锚、木锚、铁锚。木锚为宋元时代大船经常使用的锚具, 锚柄与双爪用木榫固定,外面再用棕绳捆扎加固。

秦皇岛百年旧影:1919年夏,骑驴前往北戴河海滨游玩的洋女人们

鹰角石

鹰角石地处海滨东北端海边, 峭壁如削,因形似雄鹰屹立而得名。从前常有成群的鸽子在此聚居,当地人俗称为“鸽子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