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电影《佐罗》:仗义侠客与舍命修士的惩恶扬善故事,正义与邪恶在南美风情中的搏杀传奇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1-06-19

老电影《佐罗》:仗义侠客与舍命修士的惩恶扬善故事,正义与邪恶在南美风情中的搏杀传奇



七十年代末期,风靡世界的意大利和法国合拍的电影《佐罗》在中国上演,佐罗是很多人心中侠义形象的启蒙,一位除暴安良、警恶惩奸的蒙面游侠,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记忆。

《佐罗》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根据影片对白交代应该是位于卡塔赫纳海港以南的哥伦比亚内陆地区,也就是如今的哥伦比亚"玻利瓦尔省"。


也有人认为《佐罗》影片故事发生在18、19世纪西班牙统治时期墨西哥的加州,加州在1850年才脱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加入美国联邦,在此之前,曾经有最后一任总督高压统治对付当地百姓,民众苦不堪言。

故事讲述殖民地邪恶势力夺权牟利、称霸一方,人民饱受凌辱,当时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南美洲新阿拉贡的总督突发疾病死亡(实际上是被军阀恶霸维尔他上校谋害),新总督米格尔从西班牙前往赴任时,又遭遇新阿拉贡维尔他上校派来的杀手的刺杀。


佐罗代替被刺杀的总督走马上任,以神出鬼没的姿态为铲除恶霸而努力,从此开始他的双面人生。表面上是优柔寡断、反应迟钝的总督,转身是英勇果敢的佐罗。


影片展现了几百年前南美洲乡土气息,大檐草帽的骑士、四处垂挂的玉米、迷蒙的沙粒、天真的混血孩童、弹奏着古典吉他的卖艺人,无处不在的乡村教堂、生活清苦的教会修道士,处处散发着南美洲大地上浓郁的生活风情。

影片中有两个人是正义的化身,除了那个仗义侠客佐罗,另一个就是那个不怕牺牲、勇敢无畏、为民请命的修道士。 他是一个敢于向黑恶势力宣战的修士,帮助穷苦人民,受到迫害,遭到诬告和毒打。

影片中的坏蛋是阴谋称霸一方的威尔塔上校,他的马队所到之处,烟尘四起,鸡飞狗跳,他和受贿的法官沆瀣一气,明目张胆祸害平民。

早在1493年,第一批传教士到达美洲,16世纪中,在圣多明各、墨西哥和利马设立三个大主教区。方济各会、多米尼克(即多明我)派、奥古斯丁派以及耶稣会派等,纷纷前往拉丁美洲。

影片中的天主教修道士是一位正直的人,他和贫困的人民和原著民、黑人的孩子们都是好朋友,他经常为百姓们出头争取权益,所以他经常受到以军方为代表的利益恶势力的的迫害。

在他一次次为民请命的时候,受到了佐罗大侠的保护,和这一位大侠建立了友谊,为了救出受奴役的百姓,他们二人心有灵犀互相帮助,和残暴势力抗衡。

欺男霸女的军队威尔塔上校,倚仗权柄霸占年轻漂亮的少女,修士大义凛然带领着穷人们赶到教堂,义正辞严阻止上校的婚礼。

在教堂面前,在勇敢传教士前面,士兵们的良知被唤醒,他们拒不执行上校抓捕修士的命令,威尔塔上校恼羞成怒开枪把修道士给杀害。

因为弗朗西斯科修道士的死,唤起了群众对军队的反抗怒火,也解脱了佐罗对另一个好人的承诺,为杀死恶贯满盈的维尔塔铺平道路,修道士临死之前含笑蔑视对他开枪的军队头目:“你真蠢!”

教会在各地建立为数众多的修道院和教堂以及各种慈善事业,如医院、孤儿院以及济贫所等,耶稣会的神父还建立了别具特色的原著民乡村社区,就像电影中的修士一样,他们以自己微弱的生命为贫困民众与殖民恶势力抗争,为自己的信仰而牺牲。

佐罗在中国,不仅仅是英俊潇洒、劫富济贫的英雄的代名词,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这位长盛不衰的英雄,他的面具、他的长剑、他的鞭子、他的黑马,都是我们心目中对于“侠客”的定义,也许正是这种张力导致中国人对《佐罗》异常着迷。

 佐罗杀死作恶多端的军犬势力代表维尔他上校,为新阿拉贡除了大害,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盼着一睹除暴安良的佐罗的真面目。但佐罗已经完成了自己在此地的历史使命,他告别了乡亲们,又策马奔向远方,踏上新的征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