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大漠清泉nrte0y 2021-06-19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4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代表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扬州双博馆有一间国宝馆,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只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虽然被透明的玻璃外罩保护着,梅瓶在灯光照射下还是闪烁着华丽的光芒。那瓶身通透的蓝色传递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特质,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它的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耐不住苦寒,守不住珍宝。

原来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主人叫朱立恒,是扬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后来到扬州机械厂上班。据说祖先是清朝的大官,朱立恒也算是大家族的后代了。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当年清朝皇帝赏赐给他祖先的,所以祖先当做家传之宝一代一代给传了下来,传到朱立恒这代已经是第六代了。朱立恒还说道,平时这个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都被收藏在家里,只有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才拿出来观赏观赏,看完之后就马上收藏起来,放到箱子里。

直到1945年,闻名而来的一位收藏家,在看完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之后,立马给朱立恒母亲出了一个价,18石大米,要知道当时18石大米是很大一笔财富了。可是朱立恒的母亲直接拒绝不卖,说是祖先留下的传家之宝,不能轻易卖掉。

后来他母亲在“文革时期”,怕给人砸碎,索性将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白龙用墨汁给涂了,最后用棉布给包裹起来藏在床底。在1976年间,扬州等地频繁出现地震,朱立恒深怕地震损坏了将一无所有,加之经济拮据,于是和老婆商量如何处理这个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决定卖掉,换一笔钱较为稳妥。将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拿到古玩店,古玩店的老板对青花瓷的认识也不是太多,一看卡底又没发现有官款,认为是普通的瓷器,而民间普通手艺品并不值钱,所以古玩店老板给16元价格,经还价后”18元卖掉了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而古玩店老板也没多在意,本来他就认为是普通瓷器,于是他将这梅瓶一并拉出去摆地摊出售。一个无价之宝就这样连同普通瓷器一起被出街售卖,真是不可思议。

真知灼见,慧眼识珠。

千里马还需一个懂千里马的伯乐, 扬州古玩店将这件“清代民窑”瓷器搁置起来未予重视。

     沈胜利老先先正在挑选古玩

有一天,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州,逛古玩市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梅瓶,一眼就看出此梅瓶的来头不小,而且不是清朝时期的瓷器,于是他花了几十元买下了这个梅瓶。

争国宝,扬州馆捷足先登。

1978年,将这件梅瓶送北京参加了“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展出以后,上海、南京和北京的博物馆都想收藏,在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扬州文物商店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扬州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随即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和南京博物院的王志敏先生对梅瓶进行了鉴定,他们一致认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霁蓝釉瓷器精品。1992年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成了扬州博物馆的馆之宝。

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文物特征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

流传历史

元朝时景德镇的各大瓷容都被朝廷所管辖,专门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这种精美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由于其图案的特殊性,只允许收藏于皇宫当中。成批的瓷器烧制成功之后,品质较为完美的被直接运往京城,那些稍有瑕疵的就会被当场砸碎,因此这种梅瓶的产量在当时就比较少。后来历经朝代更替和岁月变迁,其数量越来越稀少,也变得越来越珍。

制作技术

元代的瓷器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精品,这种霁蓝釉梅瓶就是其中一种。元朝时,景德镇采用了新的制作工艺,把“钴”作为呈色剂融在釉中,烧制出了美丽如蓝宝石般的钴蓝釉。由于此梅瓶器形较大,胎体分三截成形,用釉药粘接,接缝明显可见,底部留有轮修痕迹。施釉方法是先在刻画的龙纹和云纹上施白釉,然后将纹饰罩上,其余部分施蓝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2][4]

文物鉴赏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端庄秀丽,通体施蓝色釉,釉质肥厚莹润,色彩浓艳,透明度强。梅瓶的造型为小口,口沿宽平,颈细而短,肩部丰满,腹部以下收敛,底足微撇。瓶的腹部刻有飞腾游动的自龙纹饰,蓝白相映,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此梅瓶是元代景德镇烧造的件代表性的精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潢工艺,都非常精湛。到了元代,由于制瓷工匠掌握了钴的呈色原理,所以此梅瓶具有色彩浓艳、釉层淳厚、光泽度强、透明度好的特点。而且此梅瓶蓝釉浓艳,白釉泛青,色彩对比既强烈又柔和,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由于龙是中国人心中的神物,自古以来就被尊奉崇拜,以至迷信,所以,以龙纹为装饰图案的器物很多,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但作为装饰纹样,龙的形状是不断演变的,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到华丽,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到了元代,龙的造型更加美观,龙体更加修长、屈曲。梅瓶上的龙纹,具有典型的元代龙纹的特征,龙头上昂,张口翘舌,双角向后伸展,两眼正视,细颈疏鬣,曲腹蛇尾,背鳍整齐,龙鳞细密,肘毛细长,四腿三爪,刚劲有力。龙纹首尾相接,张牙舞爪,作腾飞游动之状。再以蓝釉点饰龙眼,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纹的上下饰火珠纹及流云纹,使凌空飞舞的气氛更加突出,整个画面疏密有致,笔意流畅自然。[4][5]

文物价值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诞生于景德镇的瓷窑之中,代表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专家评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中国文物鉴赏辞典》:“此瓶通体沉着的蓝釉,配上神态生动的白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精品。

扬州汉墓博物馆馆长夏梅珍《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此件梅瓶为器形最大,高达43.8厘米,保存又最完好,是迄今所见最完美的一件元代梅瓶,实属稀世珍品。

弥足珍贵,存世三件。

扬州博物馆网站资料:据冯先铭先生说,国内外保存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仅见三件。其中:

 一件早年流往国外,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一件收藏于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已有破损;







而唯见扬州博物馆的这件梅瓶比前两件梅瓶高出约十厘米。

另有三件属私人藏品,并未见图,只是据下列资料而言。

一件于2000年,由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出,属谁家之手不详。

一件前几年在上海《新民晚报》介绍刊登过,被张宝权先生所收藏。

一件,2010年8月18日,《长江商报》刊发了《蓝釉白龙纹梅瓶现江城?》一文,武汉收藏家联谊会古玩专委会主任吴兴平在武汉一收藏品市场购买了这件黑釉青花白龙梅瓶。这件梅瓶比扬州博物馆的梅瓶略大,可惜的是底部断裂了一截,瓶身也是碎裂后粘合而成。

如果算上这件,此类梅瓶就有6件了。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

大漠清泉         2021.07.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