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怎么死的】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经过

 梦想童年594 2021-06-20

  伊藤博文,明治时期日本重臣,权倾一时。他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元凶巨魁,特别为朝鲜人民深恶痛绝。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刺,顿时成为世界要闻。

  1841年10月16日,伊藤博文出生于日本本州岛长州藩(今山口县)熊毛郡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早年在私人村塾学习时接受了“尊王攘夷”思想,1858年在长崎幕府炮术传习所学习军事,次年回长州参与过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后,年轻的伊藤博文怀抱“以身许国”的壮志当了政府官员。他从小小的外国事务交涉员做起,由于才干出众及颇具远见卓识,30岁即被升为二部大辅,31岁出访欧美,回国后即担任了工部卿,可谓官运亨通,扶摇直上。1873年大久保利通推行“殖产兴业”资产阶级改革,伊藤博文给予了全力支持,使大久保利通的改革顺利进行,赢得了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交口称赞。伊藤博文的这一政绩,使日本当权者颇为赏识。

伊藤博文夫妇(坐者)及其家人

伊藤博文夫妇(坐者)及其家人

  1878年,当权的大久保利通去职,伊藤博文一跃而起,担任了国务参议兼内务卿,进入了明治政府的权力中枢。掌权之后,一心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伊藤博文,顿时对天皇制钦佩得五体投地,而对自由民权运动则毫不手软地加以镇压。1885年日本政府根据他的建议,废除了旧的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

  伊藤博文在独揽大权之后,推行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改革日本内政的措施,并于1894年与英国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废除英国的治外法权。尔后,随着内政的发展和外交的胜利,伊藤博文的向外扩张野心不断膨胀,1894年7月,他发动了“甲午战争”,侵占了朝鲜王国和中国的大连、旅顺、威海卫等地,次年4月,又强迫清政府由李鸿章主持与之签订《马关条约》,向中国索取大量赔款,并割占了台湾省,使台湾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屈辱生活;1905年日俄战争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又迫使朝鲜成了日本保护国,并在汉城设立统监府。1906年伊藤博文离开日本前往朝鲜,任首届统监,天皇把他晋升为公爵。伊藤博文在朝鲜实行野蛮残酷的统治,被朝鲜人民视为恶魔。1909年6月他辞去统监回国任枢密院议长。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赴中国东北与宿敌沙俄谈判。此时,早已等候在哈尔滨车站的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已为这位日本重臣准备了足够的炸弹。在一声巨响之中,伊藤博文终于做了孤魂野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