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最新进展,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CSD 2021

 板桥胡同37号 2021-06-2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最新研究会带给我们哪些新启示呢?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一种罕见的、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特征为反复广泛发作的中性粒细胞性、无菌性脓疱,伴或不伴全身性炎症,既往伴或不伴寻常型银屑病史[1,2]。研究发现IL-36主要参与脓疱性银屑病的发病机制[3]。在疾病进展方面,已有研究指出,一些GPP患者会有反复性的急性发作或症状持续(>3个月),并可能危及生命[4]。目前,对于GPP的认识还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研究人员对于GPP和其治疗手段探索的脚步亦并未停止。

就在今年刚刚落幕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 2021)大会上,两项来自欧美大型数据库的研究分别向我们展示了真实世界中GPP的疾病负担和其急性发作的特征,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些研究分别带给我们哪些新启示呢?

研究一:北美人群大型队列研究的患者报告结局显示GPP的疾病负担比斑块型银屑病更重——Corrona银屑病注册研究的真实世界证据

这项来自北美人群大型队列研究[5]旨在描述、比较GPP和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疾病负担,明确GPP和斑块型银屑病的不同特征,可能有助于未来改进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结局。

  • 该研究纳入了北美Corrona银屑病注册研究的GPP(n=60)或斑块型银屑病(n=4894)成人患者;

  • 以注册登记数据作为变量进行评估,包括社会人口特征、疾病特征、用药记录以及患者报告结局。

该研究结果指出,虽然GPP人群和斑块型银屑病人群存在相似之处,但当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p25,p75)(范围0-100)进行评估时,GPP患者比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疼痛[20(3,62)vs 5(0,35)]、疲劳[44(15,73)vs 20(4,50)]和瘙痒[59(10,85)vs 22(5,70)]更严重。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相比,GPP患者也报告了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38% vs 26%,EQ-5D-3L),需要更多治疗(用过≥2种全身药物治疗的患者,15% vs 7%)

图片

图1:GPP和斑块型银屑病的患者报告症状变量(VAS评分中位值,1-100)

结论:相较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GPP患者明显症状更重,疾病对其生活质量有更大影响。GPP患者接受过更多治疗,提示目前治疗方案无法充分治疗GPP。此外,Corrona银屑病注册研究的入组标准可能排除了急性GPP病例。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低估了GPP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凸显了开发GPP特异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

研究二:GPP患者急性发作的特征——基于法国国家健康数据系统数(SNDS)人群的研究

这项来自法国国家健康数据系统数据库(SNDS)人群的研究[6]描述了法国人群GPP急性发作的特征,估计该患者人群GPP急性发作的频率,分析了GPP患者急性发作的死亡率以及最近一次GPP急性发作至死亡时间的中位值。


  • 对2010到2018年的GPP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性分析;
  • 定义GPP急性发作的规则为:接受了针对GPP的治疗,在内科、外科或产科住院部以ICD-10 L40.1为主要诊断,住院至少3天;
  • 共有1842例GPP患者被收录。

该研究结果显示,30.9%(569)的患者在研究期间出现过≥1次急性发作,6.2%(115)的患者出现过≥2次急性发作,患者平均出现过1.4次[标准差(SD),1.14]急性发作,0.4次急性发作/人年。急性发作导致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天(SD,10.5)。最近一次急性发作之后4周内的全因死亡率为2.6%,至死亡的时间的平均值为15.5天(SD,7.7)。到研究结束时,全因死亡率为24.4%。

表1:GPP急性发作患者的特征

图片

表2:GPP急性发作患者的死亡数据

图片

结论:本研究定义的GPP急性发作与长时间住院相关。GPP急性发作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GPP急性发作的定义规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从临床上予以确证。

尽管GPP的严重疾病负担和急性发作已经被认识,但是治疗干预是GPP面临的主要挑战。截止至今国内仍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来指导GPP治疗,且目前全球没有批准用于特异性治疗急性GPP发作的方案。因此,目前亟需相关的研究探索以满足GPP的这些重大挑战。

对此,值得一提的是,现已有一项I期临床研究显示,单次静脉应用Spesolimab(抗IL-36受体抗体)可迅速缓解GPP的皮肤症状,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7]。另外,全球首个在GPP急性发作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Effisayil 1 II期研究已经完成,其研究结果也将在今年第6届世界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大会(WPPAC)上首次公布,届时将会为GPP急性发作的治疗带来全新的重大启示。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此项研究独特的研究设计吧!

研究三:Effisayil 1的研究设计及原理——Spesolimab治疗GPP急性发作患者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研究

Effisayil 1是至今首个在GPP急性发作患者中进行的研究[8]将为Spesolimab(抗IL-36受体的抗体)早期用于治疗GPP急性发作提供有力的证据。

该研究至少纳入51例GPP急性发作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组至Spesolimab(900mg)单次静脉给药组或安慰剂组,最多随访28周。主要终点为给药后第1周GPP医师总体评估(GPPGA)脓疱单项评分为0(完全没有脓疱)关键次要终点为给药后第1周患者的GPPGA分数为0/1(完全/基本没有脓疱)。任何患者出现疾病恶化和/或急性发作复发,将停用该药物并(或)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或开放标签的Spesolimab进行解救治疗。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将在整个研究期间持续进行评估。生物标记物分析将在采集的血液和皮肤样本中进行。

图片

图2:Effisayil 1研究设计

Effisayil 1作为至今首个在GPP急性发作患者中进行的研究,相信其研究结果将会为GPP急性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关键启示。让我们一起期待其在6月30日即将召开的第六届WPPAC上的重大亮相

图片

参考资料:
[1]Navarini AA,et al.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31:1792–1799.
[2]Fujita H,et al.J Dermatol 2018;45:1235–1270.
[3]Neuhauser R,et al.Exp Dermatol.2020 Nov;29(11)1088-1096.
[4]Takeichi T,et al.Am J Clin Dermatol.2020 Apr;21(2):227-236.
[5]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Virtual Meeting Experience,April 23–25,2021.26591
[6]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Virtual Meeting Experience,April 23–25,2021.26588
[7]Bachelez H,et al.N Engl J Med.2019 Mar 7;380(10)981-983.
[8]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Virtual Meeting Experience,April 23–25,2021.26590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