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零壹贰012 2021-06-21

近些年中国单身人口在不断增加,2021年我国独居人口将接近1亿,其实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独自生活,甚至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也引发了社会对公共生活的担忧。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家Eric Klinenberg采访了300多名美国城市中产阶级独居者,撰写了《单身社会》这本书,带你重新认识独居浪潮的意义。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一、发达国家独居者众多

过去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独居人口比例显著上升。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这一数字在1950年仅为22%。北欧和西欧的国家的独居率比美国还要高,例如2017年瑞典有180万人独居,占所有家庭的39.2%,也就是说,10个家庭中有4个是独居家庭。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图 | 各地独居家庭占所有家庭的比例

Klinenberg认为独居人口增长趋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提升、城市化、通信技术升级、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二、社会对独居的误解

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也存在对独居人群的负面印象。美国人受传统基督教家庭观念的而影响,依然希望单身人士都能安定下并结婚,Klinenberg写道,“美国人从来没有完全接受过个人主义,我们仍然深深怀疑它的过度。”

独居普遍被认为是不幸福的、与社会隔绝的,甚至认为独居是社会疾病。然而,这些迷思将被打破:独居者不仅快乐,而且不孤独。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1. 独居更快乐

多数独居者因独自生活而更加快乐、对生活有自主权,与他人合住不再是生活必需品。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对于美国未婚青年来说,独居是独立、快乐、自由的标志。美国人从小就适应了有自己独立卧室的生活,即使与多个兄弟姐妹共同长大,每个人依然能享受到一间以上的独立房间,这让他们在成年以后,无法忍受需要不断让步、牺牲个人需求的合住生活。有经济条件的人往往选择从合租房中搬出去自己住,在他们看来,没有室友的生活是“成功和杰出的标志”。美国许多年轻人倾向于即使恋爱也不合住,从而守护自己的自由天地。还有证据显示,独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与他人合住的未婚人士要好。

对于经历了婚姻的人来说,离婚很可能是难逃的宿命。美国每10对夫妻里大约有5对离婚,而且再婚以后也不一定过得下去,美国第二次婚姻破裂的比例高达67%,第三次婚姻破裂更是高达75%。因此,与其不快乐地凑活过日子,不如独自生活,重获精神自由。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独居是不可逃避的现实。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女性的寿命一般比男性长6到8年。这意味着,就算老年人的婚姻很美满,晚年总有那么些日子要自己过,而且老年人往往不会选择再结婚,不愿服侍年迈对象。而且,老人往往不愿意搬进敬老院过集体生活,丧失自理能力成为他人的拖累是对老人自尊心的严重打击,整天看着同伴生重病或死掉也折磨老人,因此能够体面地独自生活使他们感到快乐。

最快乐的独居老人集中北欧高福利国家,Klinenberg考察了斯德哥尔摩,60%的住宅属于独居者的,当地中老年单身社区设施完善,包括图书馆、电视室、健身室、木工室、编织室、餐厅,政府会定期派社工来拜访和照顾老人,这是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地。

不过,要注意的是,Klinenberg在美国调查的主要是中产阶级,那些没有足够医疗和经济保障的老人晚年面临更多的痛苦,受到贫困、犯罪、无家可归的困扰,死了也没人知道。他强调,美国应该像瑞典学习,提高社会福利,给与老人周到的支持与照顾。

2. 独居者并不孤独

独居将成为成熟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

独居并不意味着面临更多孤独,他们的人际关系反而更活跃。与已婚人士相比,独居者不需要花时间照顾家人,反而有更多的时间与朋友和邻居社交。他们更喜欢外出就餐和锻炼身体,参加艺术和音乐课,参加公共活动和讲座和志愿者活动。

通信革命早已使独居者时刻与外界社会密切连接,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更高,美国大城市里甚至兴起了独居者聚集的社区,形成了属于他们的亚文化圈子。

就算独居者感到孤独,有伴侣的人也不见得不孤独。和独居者一样,有伴侣的人也面临孤独,孤独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心理症结,并不是找到对象就能解决的。

三、政策倡议

鉴于独居人口的崛起势不可挡,Klinenberg呼吁美国社会消除对单身和独居者的歧视。他指出,现有的保障制度,例如美国的贫穷独居老人缺乏保障支持、小户型单身住宅不到位、工作单位对单身者的待遇歧视(不给单身者加薪和足够的休假),需要不断完善,从而给人们带来体面和快乐的生活。

结语

独居浪潮不光出现在美国,在我们国家也不断显现。未来,独居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人生中总会有一些阶段要独居,与其对其恐惧和抵触,不如早做准备拥抱它。当然,独居,或许不失为一种使人们发现自我、守护自由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