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众生相 时代风云歌 ——评吴振尧长篇小说《南风熏》|陈南先

 安礼德 2021-06-21

09.

sept

社会众生相 时代风云歌 
——评吴振尧长篇小说《南风熏》

◎陈南先

著名作家吴振尧推出了他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新作《南风熏》。这部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专家学者对该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南风熏》是当今文坛一部反映农村农民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巨作,是作者历时5多精心打造的一曲“东江史诗”。小说名字出自《孔子家语·辩乐》,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是说 南风徐徐,可以解除我子民的温热;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位、引入思索的长篇小说。笔者最近一直在品读这部长篇佳作,下面就谈谈个人的阅读感受,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幅南国乡村的风俗画

乡风民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南风熏》的叙事基调和底色。东江村三面被水库包围,岸边的松树浓郁苍翠。村子南面是平原,再往南约一公里是东江河,村门口至东江河是种植水稻的地方。东江岸露出巨大的石灰岩母石,紫灰色的岩石耸立于青绿的农田中,恰似一幅印象派画作。东江村人爱洗澡。秋收了,村里男男女女都会到东江河滩洗澡。冬天河水冷,东江村人就在井边打水冲澡,常常是一群男人在这边,一群女人在那边,有时男女也打打水仗。东江村百家祠堂门口大草坪上的那棵大榕树下,既是古人读书挂榜的地方,也是饭场和闲话摊,一直是东江村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

在东江村,人们为了表示对媒人的感谢,往往要送一条大鱼。那里青年男女订婚时,要男女双方在喜帖上签字,这虽是一纸婚约书,却像是份“准婚证”。有了它想悔婚可就难了!当地结婚时,新娘要经过踩火盆、拜花堂等必要程序,最后才被送进了洞房。客家人热情好客,家里的酒席每桌有十二个热菜十二个凉菜,外加四个大件,囫囵鸡子、囫囵鱼、四喜丸子、红烧方块肉。

《南风熏》中乡风民俗的再现也体现了作家对乡亲们所持的温厚理解。吴海棠认为庄惠敏那瓜子脸、柳蛇腰,不是生子旺夫的相,不是最佳的儿媳妇人选。张晓兰银盆大脸,屁股大而圆,进门后准生胖小子。农村人找对象,普遍希望找人高马大的。老支书张国养很早就看好吴建设了,吴建设的手又厚又软,他就认定吴建设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一个算命先生说过,青壮年男人凡是手软如绵者非官即贵。活鲁班梁亚苟说,如果房子盖得不合风水的原则,那么不是屋主就是工头会遭殃。而施工人员为了自保,往往会对所建房子下咒。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迷信封建思想在所难免。

庄治平家的大门上被人贴了烧纸。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只有家里死了人,门上才贴烧纸的。这分明是在诅咒惠敏家里死人。王群灿家的门上被人挂上了破鞋,这是诅咒谩骂人家有人生活作风不正。有一天,打沙场上每台粉碎机上都挂了一块带血的卫生纸。张国养的老婆请了个道士作了一通法,给每台粉碎机挂上辟邪的红布。她把那些带血的纸片拿到坝子里的大路烧了,风一吹,纸灰飞上天,再掉下来,就会落在很多人家的屋顶上。她说:“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 还有骂街、听壁脚、打架斗殴、发酒疯…….此类下三滥的事情在《南风熏》里比比皆是。所以,毛泽东早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就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7页,人民出版社,1991出版

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的话语的大量运用是《南风熏》一大特色。它有利于营造出农村乡土的现实情境。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大量东江流域一带流传的俗语。“女大不好留,留后结怨仇”、“媳妇不孝怨儿子”、“酒摊好摆客难请”、“经是好经,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这类俗语约定俗成,广泛流传,形象精练。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它们有的跟吃喝有关,如,“专拣软柿子捏”、“几杯猫尿灌肚里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吃人饭不拉人屎的货!”再如,“人若走了背运,喝口凉水也塞牙”、“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心里比喝深井凉水还凉爽。”有的跟农事、季节、气候有关的,如“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读书读到牛屁眼里头去了”。还有其他一些俗语,如“出头的椽子先烂”、“头发梳得像狗舔的一样”、“什么屙血尿脓的事都干得出来”、“咱好鞋不踩他那臭狗屎!”、“飞机炸茅坑——激起了公愤”。这些方言俗语粗俗、粗鄙,难登大雅之堂,但它们具有口语性、通俗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俗语俚语用得好,对塑造人物性格,很有作用。比如,张晓兰和弟妹发生争吵以后,当天晚上她们俩在婆婆面前自我检讨。张晓兰说:“我俩是一棵秧上的两只葫芦,这小风一刮,谁还不碰谁一下?碰了就碰了,也没大碍,都是您的媳妇,哪敢真的闹了去?”弟妹也借坡下驴道:“我是吴建峰煮熟的鸭子,嘴再硬也呱呱不出什么来了。”她们这样一说,把一家人都逗笑了。这样的段落,极富生活情趣。

作为一名资深作家,吴振尧不会只满足方言土语的运用,他还从中外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精选提炼,形成了典雅、凝练、流畅、传神的语言风格。比如小说写到吴建设来到他捐款重修的百家宗祠堂,他百感交集:

认为祠堂是东江村鲜活的遗存,也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最独特的“中国印”,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活字典。在百家宗祠堂里,吴建设寻找到东江村人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祠堂是存放东江村人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东江村灵魂的栖息地。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字,与其说是写祠堂,不如说的作家自己的胸臆抒发。

祠堂的院门上的众多对联,如“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祠堂里一个个斗大的字如,敦、笃、雍、崇、务、孝、伦、淳、睦、思、德、忠、本、善、义等,让人着迷,引人深思。客家门榜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它借助姓氏或宗族形成史、发展史以及历史文化名人事迹,教育垂戒世人法古今之完人,立崇高之理想,修身养气,完善心性,奋发进取,爱国兴家,弘扬真善美的人类精神,深入地影响着客家人的行为方式和人生现、价值观,是客家民众千百年来的生活史、心灵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视。(邱昌员、严裕:客家门榜文化的教育价值琐议,《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2期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被誉为是十七年的乡土小说中最具有风俗画、风景画特色的长篇小说(丁帆:《十七年文学:“自我失落》第121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古华的《芙蓉镇》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古华说他这部小说是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南风熏》对岭南农村乡风民俗的描绘也是非常成功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优秀文学作品的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是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

一卷改革开放的编年史

正如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南风熏》以主人公吴建设等一代新农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绘出我国从“文革”后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农村建设重大事件。吴建设是这个沧桑巨变时代的见证者,东江村是当代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吴建设去惠州打工,坐了十二个小时,当时的交通条件相当落后,经济条件也不好。他带了200块钱出去,放在贴身的口袋里,用橡皮筋一张挨一张扎好。携带的唯一的行李是一个发黄的绣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挎包。出门的时候,还开了东江大队的证明书。勘探公司来了一些打扮新潮的女人,她们的口音、举止和穿着成了东江村的女人嘲笑和模仿的对象。吴建设弟弟吴建峰出去打工几年后,带媳妇回来了。她把黄瓜削了皮,一片一片贴在脸上,用来美容,大家很惊奇。她一出来,村民们就用鼻子去嗅她身上的香水味。她连衣裙的纽扣缀在后背上,大家都觉得不堪思议。她还用从法国进口的口红呢!当年贫穷,困守乡村,坐井观天,少见多怪。

村支书王群灿天天忙着完成镇里派下来缴费收税任务。不交者,就抓人牵牛、捉猪、搬家什。老百姓感慨公粮款、河堤款、提留款、集资款、油料款、车船税、人头税、计生费,等等,一年要收十多次。在农业税没有取消之前,这是很常见的事情。200611起,我国出台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农业税被全部取消,几亿中国农民因此受益。我国历朝历代都靠着农民的税赋维持运转,农业税也成为农民负担中最大的一块。

中越关系紧张,吴建设第二次入伍,他带领全县52位退伍老兵奔赴西线野战部队。自卫反击战,是指1979217—316日期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战争分别由云南(西线)和广西(南线)两个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越自卫还击战,对于保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的几十年的时间。

吴建设转业以后回到东江镇工作,担任镇委副书记兼企业办主任的职务。那是专门处理下岗干部职工安置的“国难机构”。上任伊始,就接手处理了销声匿迹多年的“东江企业合作社”。经他积极而妥善处理、解决失业下岗工人的安置和再就业,他被评为“维稳先进个人”后,他辞掉镇副书记职务,办好停薪保职手续,到深圳下海经商。到2009年底,吴建设在商海拼搏十多个年头。他的公司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两年后成立集团上市公司,股票一路高升。

吴建设在东江村的时候,村民们经常产生摩擦和纠纷,不胜其烦。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老人、妇女、儿童都成了留守人员。2010年9月,吴建设回了一趟他阔别十多年的东江村。他发现留守在家的老婆媳妇竟很少有人下地了,他们沉溺于打麻将、玩扑克。更有一些带着老婆孩子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为了图省事,把自己的责任田全部种成了树,大片的良田就此撂荒。

东江村的直选村主任终于拉开了帷幕,吴建设和宋伟明各自发表竞选演说。这次选举。十名党龄超过二十年的老党员担任监票人和唱票人。引领员、计票人等全部由镇里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199811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法律意识、选举意识、维权意识在显著觉醒。

王群灿的女儿王梅从省农大毕业后,决定回乡创业。她先是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套种辣椒和西瓜,亩产值竟达到了上万元。后来在吴建设投资的公司负责业务,发挥专长。大学生村官是近十多年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中共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选聘对象原则上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

为了回报家乡,吴建设在东江村推广土地流转,投资生态农业产业园,那些乡亲不用外出打工,就在家里干,他们一个月有三千块钱的工资,加上年底的分红,年收入超过四五万。2012年春,县里在东江村召开了“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现场会。镇长庄惠敏积极要求县里把东江镇当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试点镇,将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到2018年,东江镇也成为全国的“现代农业文明村”。吴建设自己获得了一张全国“五一”劳模证书。乡村振兴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广东省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五年行动方案,这是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为了弘扬正气,发挥党员和村代表在管理村务中的作用,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小组、邻里纠纷调解小组、规划和落实项目等六个小组……..小说尾声里省老龄委给老支书张国养任组长的东江村老人组挂匾。这个老人组发挥余热,匡扶正义,祛恶扬善,协助公安给群众办了许多好事,百姓们拍手称快。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士绅集团可谓是地方社会最重要的稳定器。作为地方的“自发性权威”,士绅集团维系着当地社会的“自发性秩序”,地方的公益慈善、纠纷仲裁、公共治理、公序良俗,均有赖于士绅的主持。

吴建设捐赠巨资重新修缮了百姓祠堂。如今祠堂又恢复了以前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还增添了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文艺展演、史志乡贤英才陈列等新功能。“宗族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的产物。1949年后,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乡村传统宗族社会组织的基础被瓦解。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修祠堂、修祖坟、修族谱的现象,宗族活动和祭祀仪式也逐渐复苏。”(马池春、马华:《宗族共同体:农民利益表达的一种选择———基于对华南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观察与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1期

在当代文学史上,写农村题材的长篇名作名篇佳作不少,如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山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古华的《芙蓉镇》等。如今应该加上《南风熏》,它是一部“东江流域”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编年史。

一位百折不挠的创业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长篇小说的主要思想是描绘一个绝对美好的人物,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难的了。”吴振尧先生在《南风熏》倾情塑造了吴建设这位主人公。

小说描写了吴建设从落选“工农兵”学员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几十年的心路历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吴建设的经历就是这句话的最后诠释。作为东江村的“三学子”中成绩最好的吴建设落选“工农兵学员”,这是他第一次感到命运的不公平。他从学校回农村不到两个月,就先后三次被人侮辱、打骂,成了人见人耻笑的书呆子。刚进城打工时被一群坏人抢劫、刺伤,险些送命。吴建设在惠州电器修理铺干了半年之后辞工回家。用打工攒下的钱,在家里搭起竹棚、养起鸡、种植蘑菇。村里人眼红吴建设和黄永安的成功,一天晚上,他们的四个菜棚被破坏得面目全非,里面的蔬菜也被践踏得狼藉不堪。四个蘑菇大棚顶上塑料薄膜全被剪子剪成条,拱棚支架80%已折断。他们的鸡场被人扔进了一只瘟鸡,小鸡很快传染上了鸡瘟。不到一个星期,六千多只小鸡死了个精光。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吴建设死的心都有。为了离开家乡,他参军入伍。吴建设当兵两年就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任命为班长。旋即他被调到军宣传处电影队当放映员,他成了第一个非干部调入军机关的战士。由于老乡战友许国山的操纵,指使他人写匿名信污蔑吴建设与驻地女青年龚花谈恋爱,再加上宋伟明写匿名信到部队败坏他的声誉。导致入伍后第三年的吴建设退伍复员,毁了他的提干梦。回到东江村原本打算退婚的吴建设,却在父母等的软硬兼施下,与张晓兰结婚成家。吴建设用复员时国家补助的安置费,办了一个蛋鸡场,蛋鸡场规模越来越大,吴建设首批进入了万元户的行列。此时,镇党委宣布吴建设担任东江村党支部书记,接替被撤职和记行政大过的王群灿。为了在村里筹办农产品加工厂,为了顺利贷款,吴建设想方设法找贷款抵押的实物。妻子张晓兰受到宋作英的挑拨,加上宋伟春的老婆李惠芬因为担任村妇女主任,与吴建设工作接触很多。张晓兰醋意大发之下,毒死了宋伟春家的200多只鸭子。吴建设全额赔偿了宋伟春家被毒死的鸭子。烦心事,剪不断,理还乱。

西线有战事,重新入伍的吴建设在前线待了七个月,接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诺言。1996年已经是团长身份的吴建设决定转业。在乡镇任职期间,他为处理乡镇企业等等历史遗留的问题,费尽心力。他成功化解了下岗职工上访问题以后,他办理了停薪保职手续,离开缺钱财又缺人才的家乡。在深圳的转业老战友郑穗华的帮助下,他下海经商。从小爱学习的吴建设报了两个学习班,一个是中央党校的法律本科函授,一个是全国自学考试的经济学本科。要走经商这条路,急需的就是法律和经济知识。他边干边学,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增长知识,充实自己。

吴建设在商海摸爬滚打十年以后,他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后来成功上市,他成了百亿资产的大老板。现在,除了吴海棠和吴海军兄弟俩,吴氏家人都离开了东江村。吴氏家族一派兴旺景象。腊月二十八,吴建设就和吴建新、吴建峰弟兄三人各自开着一辆小车,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了东江村,吴海棠心中感到由衷的荣耀和高兴。2003年9月,吴建设回到了他阔别十多年的东江村。他计划在自己村里搞土地流转两千亩地,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在隔壁村流转三千亩,全部种美国红提。让乡亲们不用外出打工,在村里干活,一个月有三千块钱的工资,加上年底的分红,保证他们一年的收入超过四五万。吴建设之所以选择回乡投资土地种植,搞土地流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大势所趋。二是现实所迫。三是发展所需。四是报恩之举。

宋伟明造谣说,吴建设要把全村的地全收过去,他自己种。大家以后都无地可种了!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吴建设在下水村整整待了三天。他一连去了三家,全吃了闭门羹。在父亲和老支书张国养等人的支持下,他们把上水村群众的工作都做通了,他们都愿把地租给吴建设。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东江村千亩供港蔬菜基地已有了雏形。

为了选举村主任一事,宋伟明一家小动作不断。以宋作英做70大寿为名,大办宴席,笼络人心。还到处造谣,诬陷吴建设。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吴建设放着深圳几十亿的大公司不顾,回到东江村种菜棚,他为了啥呀?还不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好起来。直选的前三天,吴建设的竞选团队分成六个工作组,每组两至三人,挨家挨户发放传单。印刷精美的传单上赫然写着“吴建设竞选村主任承诺书”。承诺书内容有总纲也有细则。总纲提出,把东江村蔬菜基地的收益全部用于村庄建设,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让东江村旧貌换新颜,全村人全部住上乡村别墅,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细则共有九条之多。选举结果,吴建设得票3860票,宋伟明得票1630票。吴建设以高票当选。

进入2012年春。县里在东江村召开全县的“一村一品”现场会,重点推广东江镇东江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会上县委书记肖粤军宣布了一条消息:深圳富源集团的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吴建设同志原是东江镇委副书记,下海十多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现在投资亿元建设家乡,是我们党的模范。根据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关政策,县委根据吴建设本人意愿,同意收回他到东江镇委工作,批准他为镇党委书记。他还兼任东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直接为大家服务。

吴建设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他采取了务实的“富带穷,好帮差,一帮一、二助一”的连环套互助模式,最终走上了集约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成功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到了2018年,吴建设的富源集团公司创下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推广单位的业绩,东江镇也成为全国的“现代农业文明村”,吴建设自己也获得了一张全国“五一”劳模证书。吴建设的成功绝非偶然,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建设就是这么一位百折不挠的创业者!

一部匠心独运的好小说

《南风熏》着力表现的东江村是个拥有五千多口人的大村,河东叫做下水村,河西称为上水村。村中有吴、王、张、宋、赖、庄、梁七个姓氏的人家。王、宋两大家族门户较大。赖、庄两大家族,也不可小觑。近年来,宋作英任大队长,宋家成了东江村实力雄厚的一霸。李学民这一辈的本家兄弟就有二十多个,加上他和宋作英是姑表兄弟,李家也成了东江村的一霸。梁家是下水村的新生势力,梁永红这一辈,堂兄弟竟有了四十多人。

有些姓氏人口少,还有几家单门独户,人口不足二三十人。吴海棠他这一辈,堂兄弟才五人。由于人户小,过去常常因为一些琐事遭邻居欺负,受人闲气。

在上水村,张家是大户人家。张国养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解放战争重伤回乡,战斗中立了一等功,是解放勋章获得者。二十五岁就当了村支书,一当就是二十五年,后来提升到公社当书记,十年前退休回乡了。老支书在东江村是德高望重的。二弟张国民现任县公安局局长,三弟张国志官居城关镇镇长。老四张国村现任镇办公室主任。

通过东江村各姓氏家族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断定《南风熏》是一部优秀的家族小说。家族小说常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家族小说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家族小说的情节主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往往蕴涵了伦理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的内容和特征。(参见许祖华: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1期

《南风熏》把主要冲突放在了吴海棠、吴建设父子和宋作英、宋伟明父子身上。吴海棠,会医术、木匠,还是厨师、阴阳仙,诸般手艺样样精通。他与宋作英合作扳倒了赖金华,在东江村留下了第一大军师的美名,和宋作英建立了牢固的同盟关系,并顺利地把二弟弄进了村委会。后来,他通过结姻亲、拜朋友等多种手段,与老支书张国养、王群龙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大家族的庇护和扶持下,吴家在东江村日渐站稳了脚跟,不再受外族人的欺负。

宋作英,善于运筹,精于权谋。他对村里的人外出当兵和当工人,只要不是他本族的人,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阻拦和压制。对已经成长起来的能人,他则采取打压和拉拢的政策。他只希望全村人世世辈辈对他俯首称臣。

宋作英似乎过得很滋润,但他人格面具膨胀的背后有很深的自卑情结。吴建设首批进入了万元户的行列,上报上电视了。宋作英心里很不平衡,因为他自己干了一辈子干部,也不过是在东江村风光一些。他甚至怀念过去所搞的种种运动。那时候,他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把他抓起来,关起来,让他游街示众,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在他的心目中,党是啥?党就是宋作英,宋作英就是党。他以前天天吃东家喝西家睡南家,在村里横行霸道,放肆得很!

宋伟明运气好,他当年选拔上了去读中专。中专毕业后,他被安排在公社供销社当职员,后因病休离开单位而回东江村办了个木材加工厂。通过做生意,宋伟明赚了不少钱。他多次骚扰张晓兰,差点引发了与上水村人发生的一场械斗。去外村收债时,他差点将庄慧敏奸污。他指使宋作军、赖光兴、吴达明破坏建设的菜棚,往鸡场扔死鸡子,砍人家的树,还指使他们往庄惠敏家门上糊纸,往王梅家门挂破鞋。宋伟明生活作风很不检点。他利用桂芳搞美人计,把赖光兴搞得灰头土脸。宋伟明还因行贿罪被判刑一年。银行等债主上门追债时,他走投无路,于是跳楼。幸运的是,他跳楼后双脚先着的地,他被弹出了水泥地面,头栽到花池里。他的头脸只是轻微的擦伤,但双腿却粉碎性骨折,从膝盖以下截了肢。宋伟明吃喝嫖赌五毒俱全!

吴伟添大学毕业分到了县委组织部,后来成了东江村的驻村干部,又升任了东江镇的镇长。为了政绩,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在下围村引起了一场惨烈的混战。吴伟添打伤了人,还涉嫌行贿受贿、赌博嫖娼。后被双开,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东江村的村主任竞选,尽管吴建设最后胜出,宋伟明还获得了不少选票,进入村委班子,可见宗族势力在农村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大家族在选举中占有优势。“宗族文化是传统中国农村主导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宗族文化有所复兴。这种复兴对乡村选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影响村民投票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选举过程和后续性影响选举产生的村干部的公共管理行为。”(龚志伟:《论社会转型中宗族文化的复兴与乡村选举》,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6期

关于婚姻爱情,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一笔。吴建设和庄慧敏相亲相爱,但是由于各家族的算计,硬是把他们活生生地拆散了。后来宋伟明娶了庄慧敏,吴建设娶了张晓兰。在东江村,最有力的靠山是老支书。如果吴建设能娶了张家的晓兰,有张家的靠山,吴家就能不受欺负。吴海棠同意儿子娶张晓兰也是有政治目的。这种政治算计的爱情注定不会幸福的。庄慧敏后来与宋伟明离婚了,吴建设与张晓兰也是勉强维持婚姻状况。吴建设他与蓝晓花本来是可以成为一对好夫妻的,但是他心爱庄慧敏,因此毅然辞工回村。在部队吴建设和副政委的女儿梁娟娟、海岛渔女龚花都有可能产生爱情。吴建设一个人静下心来的时候,常常问自己,难道这就是命吗?他生命中遇到的几个女人,为什么都是该爱的时候却爱不了!

小说里很次要的一个人物“活鲁班”梁亚苟,他贯穿小说始终,在各个节点上都有他的身影。小说开头,梁亚苟心烦意乱。因为打“大屋”的事,他与吴海棠吵红了脸。对村民捕蛇一事,梁亚苟说,蛇是最有灵性的,你伤害了它,它会永远记住你,记住你就会找机会报复。关于做房子,他就谈论风水知识。在竞选前,梁亚苟提醒吴建设,要他注意宋家的行为,村民大多虽有眼光,但在物质引诱面前,恐怕会有人失去良心。小说结尾,又出现了他的身影——

梁亚苟坐在轮椅上由儿媳推着、笑眯眯地向吴建设打招呼。然后不无炫耀地告诉他,“百家宗祠堂”的大门,还是自己一点一点动的手,完全按照鲁班尺定的福禄寿、阴阳吉尺寸下的料,合卯榫,又合规矩,能保佑全村七姓族人世代和睦相处,兴旺发达。

梁亚苟和《暴风骤雨》的老孙头很相似,这个人物塑造得很饱满。至于庄惠敏和刘光明的相识也非常富有戏剧性,充分体现了作家吴振尧编写故事的能力

这是一部独具匠心的好小说。



结 语

毋庸讳言,这部小说还有一些缺点。比如,小说第052节,吴建设第二次入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作战,出生入死,血洒疆场,后立功受奖,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是团长身份的他决定转业。小说这个部分只有寥寥几百字。太简略了!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吴海棠在吴建设回老家投资建设以后,就开始断断续续地记下一些过往的经历和思考,这些材料当然有史料价值。但是这些文字比较冗长,与小说情节结合不大紧密,会影响阅读效果。小说中还有一些情景,存在时间上推敲不够准确之处。小说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叙事节奏比较平缓,后三分之一的叙事节奏有些迅速。小说中还有一些方言土语的运用,笔者认为不符合实际情况。如:“吴建设又与李木兴拉呱了一阵后,起身告辞”。“拉呱”是山东方言,是闲聊的意思。犹如四川话中的“摆龙门阵”、东北话中的“唠嗑”、客家话“聊天”“坐嬲”一样,虽然书中有交代李木兴是从山东入伍转业在当地工作的,此应用当地口语表达,不应山东口语表达。当然,作家吴振尧当兵十多年人民子弟兵来自五湖四海,他在写作中无意中受到各地方言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

 ▲ 左起:吴振尧先生,陈南先先生。

陈南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省批评家学会会员、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

吴振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惠州市小说学会会长。

编委

作者|陈南先
编辑|安礼德
校对|魏小兵

东江文艺

文学|艺术|教育|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