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将耍酷进行到底

 闲坐品茶 2021-06-21

1

魏晋是一个短暂混乱的时代,中央政权不稳,经常出现权臣搞掉皇帝自己当家做主的现象,曹操就是这种政治现象的杰出贡献者。这种风尚几乎贯穿整个魏晋时期,这样的事情见多了,皇帝都顾不了自己,后人也懒得去见怪。

皇帝需要平衡统一战线,权臣豪强有时候也不好撕破脸皮,大家都是在斗而不破下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很多情况下,作为忧国忧民胸怀报复的知识分子却报国无门,还得选边站,弄得很是苦恼。很多名士放浪形骸、标新立异、卖萌耍酷、言行荒诞。名士代表的是一种风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竹林七贤”。

2

这哥几个啸聚竹林,喝酒唱歌,吟诗答对,围坐在幽篁之中抚琴长啸,很快就引发了时尚的潮流,连朝廷都看不下去了。如此人才朝廷若不招贤纳士收入麾下,被哥几个抢去了风头,搞得很没面子,连粉饰太平的机会都不给,于是发出邀请函,开出优厚的加盟条件。哥几个不给面子,又不能硬抗,于是装疯卖傻精彩上演:作为七贤大哥的嵇康,选择了打铁。文化人打铁,说白了就是耍酷。嵇康是当时绝对的美男子,身材高大,帅得一塌糊涂而且文采一流,弹琴更是冠绝乐坛,堪称一代宗师。嵇康打铁打得还很起劲,又一次朝廷派人来考察,他对来人说:“你听到什么而来,见到什么而去”?来人说:“我为该听到的东西而来,见到所见到的东西而去”。于是来人回去复命:这厮就是摆明了不合作,杀了也罢。于是乎,嵇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猛男就是猛男,行刑时一看时辰还早着哩,就说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听我抚琴,一曲《广陵散》便成了千古绝唱。

嵇康打铁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耍酷,嵇康倒插门嫁给了曹操的孙女,这样的家世还用得着打铁吗?但是他开了耍酷的先河,达到耍酷的极致,却没有将耍酷进行到底,过了若干个若干年后陶渊明接过耍酷的旗帜,并且将耍酷进行到底。

3

陶渊明早年出身名门,后家道中落。八岁父亲去世,十二岁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为生活所迫和实现理想抱负,二十九岁时,陶渊明出仕做官,做官做的很不得意。东晋的门阀政治,决定了他没有远大的前程,身在体制内,耍酷是收到约束的,终于在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出仕十三年后陶渊明辞官归隐,正式开始了耍酷生涯。尽管他耍酷的项目是种地,种地种出了文艺范,种地时写下的心得体会,一不小心开启了中国田园派诗风,开一代先河。

4

在当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后,陶渊明辞职,开始了坚定的耍酷生涯。在出仕的十三年间陶渊明也是小有积蓄的,他开始置办家业:“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与纯粹的农民相比,陶渊明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设施也是比较完善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盖好新房后,就到南边开荒种地,正式过上了田园生活。

毕竟陶渊明种地是半路出家,技术上还是得和农民兄弟交流的,“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因为陶渊明开的荒地越来越多,庄稼也慢慢长起来,自然灾害也得及早预防,边干边学。

种地不是诗词歌赋,不是作秀,这一点陶渊明是有思想准备的,种地也是很辛苦的,开始地也种的不咋样:“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开始着急了,天不亮就到地里除草,中午也顾不上回家吃饭,一直干到晚上“带月荷锄归”,回家的路上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陶渊明种地是认真的,耍酷也是认真的。

5

农闲时间陶渊明也会带上孩子们,做一次远行,到山林里娱乐调剂一下生活。农耕的生活是辛苦的,有时候也是有点小情绪的,累了可以在山间的小河里洗脸洗脚,洗刷一番解除疲劳。回到家热点小酒,要是遇到好友来访,再宰上一只鸡,一醉到天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庄稼也长得不错了,心里还是有些成就感的:“种苗在东皋,苗生慢阡陌”。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炊烟,看到孩子在房檐下等候,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只盼望着收成更好些,更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这个时候陶渊明新娶了夫人翟氏,翟氏种田是把好手,粮食年年丰收,因此陶渊明又有酒可喝了,每到闲暇时,他就和一帮朋友到两里外的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高约3米,长约6米,宽约4米,石面平滑,是一个天然的大酒桌。陶渊明和朋友们每次都坐在这里饮酒作诗,一同取乐。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醉倒后便挥手对同伴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日复一日,这块石头的中间竟然凹了下去,留下了枕痕。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

6

生活的稳定安逸,陶渊明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将耍酷进行到底。这种生活态度,使陶渊明过上了一段幸福的田园时光,开创了田园派的新诗风,慰藉着一代一代人的心灵田园。

作者简介:

        李浩雨,男,70后,就职于镇平县公安局。一个用书香浸润灵魂的人,一个用文字描摹心性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