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我者谓我心忧

 闲坐品茶 2021-06-21

1

写文稿之人的心怀都是清寂的,清寂的心怀中盛满了忧思。这些忧思大多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叩问,来自于对人性和人生的思量,被忧思折磨着,煎熬着,在忧思中失眠着,疼痛着。唯有用文字将这些忧思表述出来,才能得到短暂的安宁。

平生无所好,唯喜烟书茶。很多个节假日,我都是把自己关在小屋中抽烟,和另一个自己对话,用另一个自己的视角审视自己;很多个静夜,我总是浸泡在几本闲书中,在作者的忧乐中忧乐着,时不时发出一句长叹;很多个静坐的时刻,我总是用一支秃笔剖析着自己,反问着自己,轻叹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心有何忧?心有何求?很多人和我一样,时常用这句话问别人,问自己。两千多年了,我们和先贤一样,有着相同和感叹和感慨。

2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剧本。我的剧本中有你,你的剧本中有我。

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跨越好几个边界,不经意地进入到原本毫无关联的某一个剧本中,成为这个剧本中的一个角色。这份不经意,带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份出人意料,使生活显得变幻莫测。

几年前的一个午后,与我相交多年的诗兄王东照打来电话,说他和县电视台的几位同事在我们学校北边六七公里的地方采访,让我过去一叙。文友的邀约自然不敢怠慢,匆忙赶去赴约,见到了高丘镇智慧树学校的校长王坤,他带着米面和食用油在慰问徐营村福利院的老人们,带着老师和学生在给那些老人打扫屋子、梳头洗脚。电视台的朋友们也在忙前忙后,抓拍镜头,写采访稿。我禁不住在心中轻蔑一笑:这个王校长不过是挣了几个钱的土豪一枚,他不过是在做秀而已。

采访结束,与众人小酌之时,得知王坤做秀的不止这一次:每年春节前,总会回到老家,给村里每位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送些钱物,到每位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家里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倘若老家需要搞什公益性建设,总会义无反顾地出钱出力……

听了这些话,心里对王坤的抵触少了许多,在他提出与我碰杯之时,我的言语之中多了几份爽快。

酒宴过后,就会把与那个酒宴相关的人和事忘了,这是大多数男人共有的特点。没过多久,我就把那晚的相聚忘了,被我忘掉的还有王坤,还有他做的那些事。

3

几个月后,师范时的同窗徐建华打来电话,邀我到高丘镇小酌,宴席中再次遇到了王坤。

酒至半酣,喝酒的人就成了个半个憨子,才会吐露自己的心声。王坤说:我一直想把自己活成一个传奇。职高毕业后,到过义乌、登封、东莞……打工时发过传单,当过搬运工,做过车间副主任……经商时修过摩托,卖过农资,卖过活鱼……办学校时刷过漆,拌过水泥,垒过墙……资金链断裂时,哭过,醉过……

徐建华说:现在的智慧树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你已经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王坤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现在智慧树学校里有九百多个学生,那是九百多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有六十多个教职工,那是六十多份支持和信任。我把这些记在心里,扛在肩上的时候,就把沉甸甸的责任记在了心里,扛在肩上。所以我时常感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端起酒杯,和王坤的酒杯碰了碰,说:我也时常有这样的感慨,为了相同的感慨干杯!

4

半年后,接到王坤的电话时,让我很诧异。我没有向他要过电话号码,也从来没有将我的电话号码说给他。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他想请我暑假之中给他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做一个教学方面的专题报告。我一再推托,他一再邀请,执拗不过,应承了下来。

我去滥竽充数了一回,当了一回南郭先生,做了一个名为《思路决定出路》的演说。会后,喝茶之际,王坤说:办学校,我只想做一个引领者,不愿做一个跟风者。要想真正当一个引领者,只有不断地吸纳别人的智慧,让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才能让智慧树学校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王坤的朋友侯俊灵说:能这样说,你就离智慧不远了,离成功不远了!

王坤点了一支烟说:对于我来说,啥叫成功?智慧树学校培养的第一届学生还没有上到高三,等他们中有一些考上了好大学,那时候我才算取得了一点点成功;从这所学校里走出去的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在社会上展露头角的时候,我才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我笑了,说:我想起了上次相聚时你的那句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演好生命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一边感慨着,一边跋涉着。跋涉之时,我们苦累着,坚持着;疼痛着,隐忍着;耕耘着,修炼着。路越走越远,走着走着,说不定真的就活成了一个传奇。

不论做什么工作,不管走哪条路,在不断攀登的行程中,即便流了很多汗水,也流了很多泪水,最终依然平庸,依然平凡又如何?至少我们可以说,没有愧对自己,没有愧对生活,没有愧对生命。

仅凭这一点,便可无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