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间谍,打破中国对丝绸贸易的垄断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6-21

《路史·后纪五》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léi]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她发现蚕丝,其实也是无心插柳。此后中国垄断丝绸贸易将近千年,但在公元六世纪中叶,二个来自印度的和尚,利用统治者尊崇佛法,僧侣身份不受怀疑的使得,最终将蚕桑种子偷盗出关,是为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案。

图片

古长安城的含光门外,一群粟特人刚吃完“水引面”,就拎起皮帽子走出门外。这帮家伙再次小心检查过骆驼背上的丝绸和茶叶,然后甩一记响鞭,开始向西进发。 

图片

◆长安城

这趟生意可不容易,虽然是回程,但还是要走好几个月,才能抵达地中海沿岸。他们要跨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西域荒漠,翻越葱岭,穿越中亚进入伊朗高原,继续向前至小亚西亚和阿拉伯腹地,最后经伊斯坦布尔到达欧洲。这就是丝绸之路,从汉武帝时期到现在,已经走过两千多年。今天,中国人倡导的“一带一路”,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丝绸之路上。因为我们确信,“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图片

◆古代邮差

“丝绸之路”源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ichthofen)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后来将始于中国的商贸通道都叫“丝绸之路”,如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归根结底,这些连接四方的通道,使我们与世界变得更近。

图片

◆华山日出

中国人是制衣专家,先民早在黄帝时代就开始养蚕缫丝,穿上了精美华丽的丝绸衣裳。《路史·后纪五》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léi]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所谓“先蚕”,就是最先教人们栽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后称祭蚕仪式为“先蚕”。其实,“嫘祖始蚕”是无心插柳,但也对应“机会青睐勤奋的人”。 

图片

◆汉装女子

黄帝战胜蚩尤,各部落推选他为联盟首领。于是,黄帝带领大家抓经济建设,种五谷、驯六畜、采矿冶金,制衣冠则由元妃嫘祖负责。嫘祖使胡巢制冕,伯余制衣,于则制履,自己供应原料,保障后勤。她经常带人上山,剥树皮、薅兽毛,部落头人很快衣着光鲜起来。但嫘祖却也病倒,几位闺蜜打算将采来的白色野果煮烂给她吃,结果煮出一团细如发丝的白线。嫘祖知道后,觉得不可思议,决定去看个究竟。

图片

◆山高水长

嫘祖亲自到桑树林里观察,终于搞清楚,原来白色野果是一种小虫吐丝织成。她也许没有料到,这个看似细微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他们的后人受益几千年,至今还在延续。黄帝命令保护桥山的桑树林,这恐怕是最早的“森林保护区”,现在的桥山是柏树王国。从此,在嫘祖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开始种桑养蚕,纺织丝绸。后人为纪念嫘祖,尊她为“先蚕娘娘”。

图片

◆高原风光

“西陵氏”在哪里?四川、河南、湖北三地争得头破血流,都有证据说自己的地盘是嫘祖故里,我倾向于四川盐亭县。盐亭除传说故事,还出土许多文物、化石,以及由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ruí]题写的“嫘祖圣地”碑文:“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图片

◆杏花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来,江南发展成为蚕丝业中心,我甚至在国外见过杭州丝绸专营店,而浙江民间的“蚕花娘娘”传说是另一个版本。一位女子开玩笑说愿意嫁给帮助她的白马,她父亲知道原委后将白马射杀剥皮;结果这女子被马皮裹走,当人们发现时,女子变成马头模样,伏在树枝上正在吐丝。这就是“马头娘”的故事,带着点血腥气,可归纳为“一句戏言引发的惨案”。东晋干宝的《搜神记》里有详细记载,江南蚕农尊她为丝织业的始祖神,谓“马明菩萨”。每至蚕事前后,进行祭祀祈福。

图片

◆明代凤阳汉装

姑且不论传说与故事。实际上,丝绸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彩陶文化遗址,“有趣地发现了一个半割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个看似无意地发现,同样震惊世界。后来认定“是家蚕的老祖先,蚕丝文化是中国发明及发展的东西,这是一件不移的事实”。

图片

◆杏花

这半个人工切割过的蚕茧距今已有五六千年,被确认为中国蚕茧丝绸最重要的实物证据。说明中国是桑蚕的发源地,而晋西、陕北、陇东就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地方。回过头来看,正好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活动范围,与“嫘祖始蚕”相呼应,可见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这半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蚕茧标本,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

◆周天子出行

商周秦汉时期,中国丝绸开始西传。《穆天子传》载:“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是说周天子会见西王母时,以丝绸作为国礼。周穆王是出访西方国家的第一位领导人,同时也是丝绸西传的始作蛹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西王母,不是神话中慈眉善眼的王母娘娘,“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善啸”,几乎就是怪物。也可以看出,受礼乐熏陶的周人面对西方蛮族所表现出来绝对自信。

图片

◆西王母

《史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条枝”在今天伊拉克境内,可见西王母与她的瑶池远在波斯以西的两河流域。难怪李商隐说:“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图片

◆安息人后裔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为联络当时的大月氏[ ròu zhī]包抄匈奴,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离经磨难,两次被匈奴俘获,十三年后终于返回。虽然没有和大月氏达成夹击匈奴的战略目的,但却得到西域诸国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张骞不仅是优秀的外交官和旅行家,而且是极为出色的“间谍”。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非常成功,汉朝与西域诸国的来往更加密切频繁。

图片

◆波斯人天生就是商贾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奠定了中原政权的地理版图,同时开辟出连接东西方的商贸通道。元封六年(前105),汉使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波斯,给安息王献上华美的丝绸;安息王以鸵鸟蛋和魔术表演团回赠,丝绸之路正式打通。《后汉书》评价:“汉世张骞怀致远之略,班超奉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

图片

◆汉将耿恭雕像

路虽然通了,但公元一世纪以前的罗马和汉朝并没有直接往来,当时做生意全靠帕提亚(Parthian )的掮客。《后汉书》载:“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齐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精明的波斯人欺骗了甘英,他们没有告诉甘英,通过陆路也可抵达罗马。

图片

◆伊朗工艺品

三年后,罗马遣使抵达中国。《后汉书》说:“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与此相对应,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他的《地理学》中记录了马其顿商人到“赛里斯(Seres)”的路程。

图片

◆洛阳定鼎门

赛里斯在哪儿?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文献第一次称中国为“赛里斯”,本意是蚕与丝,就是蚕丝之国。他们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大近二十英尺,过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二百岁”。写到这里,我怀疑自己是假中国人。

图片

◆华丽丽的汉服

当时丝绸已进入欧洲上流社会,价格贵如黄金。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执政官恺撒(GaiusJulius Caesar)身着中国丝袍看戏,让观众艳羡不已。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Secundus)在他的《博物志》里说,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理成丝”。还有各种猜测,说什么丝源自“爱吃青芦的大甲虫”。直到四世纪,罗马人还认为这种“东方绚丽的朝霞”是从会产丝的“羊毛树”上长出来的。

图片

◆蚕丝不是树上长出来的

中国一直严禁桑蚕种子出口,以垄断丝绸贸易。其实,西方对桑蚕的窥探与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甚至发生过著名的“丝绢之战”。六世纪中叶,两名来自印度的和尚利用佛教作掩护,把中国蚕种藏于行路杖中带出关口,走私到君士坦丁堡。欧洲人见到蚕,才知道“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从口中天然吐出,不须人力……虫以桑叶养之”。玄奘《大唐西域记》说,桑蚕种子被和亲的公主带出国门。 

图片

◆印度和尚窃走了秘密

总而言之,中国对丝绸的贸易垄断被打破。这恐怕是全球最早、最大的商业间谍案,“赛里斯”的称呼也告终结。但贸易和交流还在继续,直到蒙古铁骑和航海时代来临。 

图片

◆关门就这样被打开

事实上,丝绸影响到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我们不仅做“锦绣文章”,建设“锦绣山河”,有时也“作茧自缚”。诗人眼里的蚕桑,是田园,是奉献,甚至苦难,汉朝人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南北朝时期的“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唐人的“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宋人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种桑养蚕,几乎是农耕民族的主旋律。唐人张籍说“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更是写绝了繁忙的丝绸之路。

图片

◆无数铃声遥过碛

今天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度热闹起来。当然,中国不是独家垄断,而是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通的,唯通方能成久远。


小重山,作家。主要作品《埃及,尼羅河西岸》《伊朗,五月的薔薇》《去印度、與諸神同行》《去緬甸,帶上佛的微笑》《背包東南亞》《奔向湄公河》等。

计划创作一套关于丝绸之路的丛书,很多商机和合作空间,有意请联系小重山。

微信:wonwe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