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雄安史迹易水河

 如风营销策划 2021-06-21

作者: 司雨客

历史走过,会留下足迹。

雄安,地处燕南赵北,黄河故道,九河下游,历史上水灾频繁,十年九涝。

无法约束的漶漫河水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河堤、坝埝,一层又一层地淹没了房屋、庄稼,冲毁并吞噬那些曾经光辉的痕迹,

让它们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如今,我在天地翻覆的巨变之中,缓缓走来,

用一只铁铲,挖开地层,试图找寻出那曾经的片片晶莹。

拂去泥尘,看它们是否依旧闪耀如初。

毕竟,那曾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镌刻着我们同样的乡愁。

本图片为1963年大清河泛滥,被洪水冲毁的雄县坛台村。

宋史记载,归信有八寨,有巨马河、易水河、瓦桥关。

对于北宋来说,这是雄州归信县最重要的名胜,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归信就是归义,是雄县的古名之一,因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才改为了归信。

这些名胜里,瓦桥关和白沟河都谈过了,今天咱们聊聊易水。

雄县的易水河,分为两支。

《雄县志》中是这样记载易水的:“易水,发源于固安县(今易县)阎乡西山,东历安州,北受安肃(今徐水)的漕水、徐水,下连清苑县的石桥一亩泉,和蠡县的滋水、沙水、鸦儿水、及唐县的唐水汇合,入县境分为两支,其中南向的穿莲花淀、与高阳河汇合,过易阳桥,由龙湾抵天津入海。东向汇合白沟河,洎[jì]西郭,为瓦济河。”这一段其实是从明代嘉靖《雄乘》中直接译过来的。

也就是说,雄县的易水,共有两支:一支是今天县城的大清河(原名瓦济河),另一支是赵北口十二连桥之下的易水河。

今天我们专说南面的易水河。

这条易水河,是燕赵之间的界河。所以赵北口曾有牌坊,上有李鸿章所题的“燕南赵北、碧汉层虹”。而赵北口村所以得名,也正是因为这条易水。沿着老堤、新安北堤一线,则是燕国修建的易水长城遗址,现在是省级文保单位。

小小一个雄县,不过二十里之间,存在两道历史上的重要河流,拥有两条国家之间的分界线,也可知道这个地方的战略重要性了。所以,《雄乘》在论述雄县时用了这样的词汇:“右跨白沟,前临易水,收复三关,控扼燕蓟,山川秀拔,雄镇千里,雄冠中州,星分箕尾,角峙双雄,带环诸水,近则京师之咽喉,远则东南之门户。”

易水见于最早的文献是《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近代地理学家谭其骧认为:“燕易音近,燕水应即易水。”而北山经中的“河”就是著名的山经河,是黄河曾经的古河道,在雄安东流入渤海。

传说在夏朝,有一个远古部落,就在易水河边生活,名字叫做有易氏。后来商的先祖王亥来到这里进行贸易,与有易氏发生矛盾,导致王亥被杀,有易氏被灭。得到易地的商人越发强大,终于代夏建立了商朝;而西迁的有易族人则成为后来一统天下的秦王朝的祖先。

春秋时期,燕桓侯为避北方山戎的侵扰,曾迁都于临易;这个易字就是雄县最早的名字。从春秋一直到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雄县一直叫做易,或名“易邑”,或名“易县”,或名“易城县”,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字。北齐天保七年很多县被取消了,易县也被取消,并入了鄚县。到隋代,今天的易县得名易县(此前易县叫故安县)。到唐代,再恢复雄县建置时,发现名字没了,易字给别人了,怎么办呢?取了个名字叫归义县。再后来就是世宗北伐取名“雄”,这就是雄县地名的基本变化。在此之后,雄州还曾短时改名易昜郡,也是因为这条易水。

本图来自赵北口学者李红泽

今天人们知道易水,大多是因为荆轲刺秦的故事,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真的是名动千古,成为燕赵精神的一种代表。

说起来,一统天下的秦王朝是易水河畔的有易氏的后人。而一个从易水渡河西来的刺客,把匕首刺向千年前渡河西来的传人,不知是不是一种轮回?

今天说起易水,说起荆轲,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壮别之地在易县。

但其实这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

比如北魏学者阚骃在述及故临易城风物时谈到荆轲壮别地说“疑于此也”。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地时也说“在幽州归义县界”。这些著名史学家的观点都是认同“雄县”说;

而安新也有“安州说”,认为送别处在安州城的“古秋风台”,证明是安州的地方志;

任丘也有“任丘说”,证明也是任丘的地方志,但说法基本与“雄县说”类似,毕竟易水长期是雄县与任丘之间的界河。

一条易水,横贯百里,处处皆可送别。两千年历史风沙,足已遮盖一切踪迹。

我理解各地争这个壮别地的心情,无非是有个怀古的场所,而这个场所如果在自己的家乡,会更有面子。

我个人觉得,学术问题最好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自己信自己的也无妨。荆轲精神早已融入燕赵儿女的血脉深处,无论是古易县,还是今易县,是古易水,还是今易水,这里的人,不都有慷慨悲歌的雄风吗?

清代,有一个湖北襄阳人叫顾嘉蘅,他到河南南阳做知府。大家都知道,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争诸葛亮故居争得相当厉害。于是,当地的豪绅就来找顾嘉蘅,问他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顾嘉蘅就为难了,说是襄阳人吧?南阳的知府不好当。说是南阳人吧?老家回不去了。怎么办?顾嘉蘅很有智慧,他写了一幅对联,论述此事:

心在汉室,原无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我觉得荆轲送别地,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