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芬战争目的与结果】战争使数十万芬兰人离开世居家园

 梦想童年594 2021-06-21
在芬兰前线的苏联红军

在芬兰前线的苏联红军

  早在1938年4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苏联政府就派特使亚尔策夫同芬兰政府谈判。苏联政府认为,德国正在策划对苏联进攻,其中包括利用芬兰领土采取行动。如果芬兰政府允许德国将芬兰领土当作进攻苏联的跳板,苏联将向芬兰国土进军;如果芬兰对德国进行武装抵抗,苏联政府将对芬兰提供军事、经济援助。芬兰政府则表示,如果发生战争,它将严守中立,既不允许任何国家利用芬兰领土进攻苏联,也不接受苏联援助,因为这都有损于芬兰的独立和中立政策。不久,苏联又向芬兰提出,为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安全,苏联需要租用或以土地交换位于芬兰湾的芬兰岛屿。芬兰表示,这些岛屿对于芬兰国防具有重要意义,不能让外国占领。经过多次谈判,均无结果。

  苏联之所以多次向芬兰提出以上要求,主要是想在西部建立所谓“东方战线”。1939年8月苏德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秘密议定书》就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为苏联强行向芬兰索要土地提供了保障。

  1939年10月—11月,在苏联政府的要求下,苏联和芬兰就两国边界问题举行会谈。在会谈中,苏联向芬兰提出以下要求:苏联租借汉科半岛30年作为军事基地;将北卡累利阿地峡的一部分割让给苏联;芬兰湾的岛屿也割让给苏联。苏联以东卡累利阿地区作补偿。芬兰认为这破坏了芬兰领土的完整,也损害了主权,因而拒绝了苏联要求,谈判最后破裂。

  1939年10月26日晚,苏联政府召见芬兰驻苏使节,指责芬兰炮兵在当天下午射击驻在卡累利阿地峡梅尼拉村的苏联部队,致使苏军伤亡13人。为此,苏联向芬兰提出抗议,并要求芬兰部队从边境后撤20—25公里。芬兰代表指出,根据芬兰前线观察站记录,轰炸梅尼拉的炮弹是从苏联方面发射的,芬兰政府拒绝接受苏联的抗议,并建议就此事进行联合调查,表示愿意讨论双方从边界撤军问题。第二天,苏联单方面宣布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联陆、海、空三军便向芬兰发动全面进攻。

  苏芬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在卡累利阿地峡的一个被苏军占领的帖里约基村,出现一个“芬兰民主政府”。政府首脑是1918年逃亡到苏联的芬兰共产党人库西宁。库西宁“政府”出现后就立即宣称苏军是在“芬兰民主政府”的“请求”下越过边界的,是来“帮助”芬兰人民的。第二天这个政府就同苏联签订为期25年的《芬苏互助条约》。条约满足了苏联的领土要求,还规定与苏联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公布后,引起芬兰人民的极度愤慨,在国际上也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得不抛弃库西宁政府,然后苏联大量增兵,加强军事进攻。1940年2月1日,苏军以巨大兵力向卡累利阿地峡发起强大攻势,同时对芬兰防线后方进行猛烈轰炸。2月11日,苏军在中线突破缺口,2月底,摧毁“曼纳海姆”防线。芬兰政府被迫求和,接受苏联媾和条件。3月12日,苏芬签订停战协定,第二天全线停火,苏芬战争结束。

  停战协定规定:第一,将卡累利阿地峡、芬兰湾大部分岛屿等割让给苏联;第二,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30年。由此,芬兰失去了南部最富饶的农业区和部分工业基地,位于地峡的塞码运河河口也被苏掌握在手里,使芬兰湖泊运输失去了出海口。这次芬兰割让给苏联的土地达4万多平方公里,约占芬兰全部领土的1/12;居民约45万,约占芬兰全国人口的1/12。苏联还提出,不愿留在原居住地的居民,限期12天迁出。结果是45万芬兰人几乎都按期离开了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移居芬兰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