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花小鼠 2021-06-22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作者

雪桐

端午艾叶的清香还在,那甜甜咸咸的粽子味道也仍在口中没散,手腕上的五彩绳也才刚刚丢入水坑中……夏至,就这样带着阳光和雨水来了。来得热辣辣,明晃晃,光闪闪,丝毫不含蓄,甚至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一直都觉得《红楼梦》和夏天有着最美好的牵扯。田晓菲在《秋水堂论金瓶梅》的头一回开篇就写了一句话,我的印象极深。她说:“《金瓶梅》是一部秋天的书。它起于秋天……它结束于秋天。”让我斗胆套用下她的话:“《红楼梦》是一部夏天和冬天的书。它起于夏天,它结束于冬天。《红楼梦》的夏天,美好最多,最充盈;《红楼梦》的冬天,最终还是厚厚的积雪埋葬了一切浮生繁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让我们暂时撇下冬天的冷陌,回到夏日的热烈。在没有空调、wifi、手机、冰可乐的《红楼梦》中,公子小姐们都是怎么度过的呢?我们且来看看大观园中那些可爱的消夏的法子。

宝玉入住大观园中,曾写过一个关于四时的即事诗。春日、夏日、秋日、冬日。关于夏日的那首他是这样的写的: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换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这也真是优哉优哉了。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他们夏天穿什么。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纱衫。这是夏季描写中出现频次很高的一种服饰。上次我们说端午时说到清虚观打醮,宝黛二人闹矛盾有了口角,黛玉哭了,宝玉也哭了,宝玉哭时用袖子抹眼泪,黛玉虽哭着,却一眼看见了宝玉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用袖子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这里的宝玉穿的就是纱衫。之后的描写中,宝玉还穿过不同颜色的纱衫。银红色纱衫,出现在宝玉午睡,袭人在床前守着一遍绣肚兜一边为其赶蚊蝇的场景中。

纱衫,以纱制成,很轻薄,又凉快,又透气,是酷暑夏日的不二选择。而且,贾府不仅主子穿纱衫,丫头们也穿。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去拜见贾母,有这样的描写:

“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

纱罗裹的美人,就是穿着纱衫的丫头。

夏日夜里睡觉,宝玉也穿肚兜,是为了蹬被子后,肚子不会着凉。现在的小孩子们睡觉穿肚兜的很少了,大多选择穿背心,和肚兜的作用差不太多。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再来看看饮食方面。

我们夏天爱吃西瓜,《红楼梦》里从主子到丫鬟,大家也都爱吃西瓜。可那时的西瓜非我们当下的西瓜可比,这话怎么讲呢?西瓜是我们夏日里最常见的消暑水果了,但是,我们是在宋辽时期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西瓜的。在清代,西瓜是达官显贵,才吃得上的贵重水果。第三十六回,有这样的场景描写:

“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西瓜呢。”

而薛蟠请客的桥段中也写到了“那么大的西瓜”。可见西瓜在当时,真也算得是消暑的稀罕物。那么,在没有冰箱的古代,西瓜又该怎么吃呢?这也是很讲究的。

第三十一回,晴雯提到:

“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

“湃”的意思是用冰镇,或者用冷水浸,使东西变凉。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夏天》就写道: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就是用井水湃西瓜。这种方法还可用以茶饮,第六十四回前半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有这样的描写:

“说着,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除了西瓜,公子小姐们还吃些别的果子。第三十七回,袭人打发人给湘云送东西,就有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红菱是水生植物,就是菱角;鸡头也是水生的,也叫鸡头米,就是新鲜的芡实。两样东西都是夏日里的时令吃食,也都是清香爽口,适合夏天解暑食用的。

除了水果,在平时的饮食中也有些调整的。端午那次我们曾提到过,清虚观打醮回来后林黛玉体弱有些暑气,要喝解暑汤,名字叫做香薷饮。香薷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白扁豆、厚朴各等分组成。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方子中的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利湿,为暑月解表之要药,可谓夏日里常用良方。清代名医吴谦编的《医宗金鉴》卷二十八云:

“香薷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

明清时期,也有服香薷饮消除暑湿的习俗。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同样起疏散作用的,还有那被写进回目中的“玫瑰清露”。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之后,胃口不好,玫瑰膏子又吃着絮烦,王夫人就给了袭人两瓶露,一个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据王夫人说还是进贡给皇上的,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只有三寸大小,吃的时候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了不得呢。足以见得这个清露的金贵。《本草纲目拾遗》里有:

“玫瑰露气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

《金氏药贴》也说:

“专治肝气、胃气,立效。”

因为宝玉挨了父亲的毒打,有积血不通畅的状态,玫瑰本身的活血化瘀的作用非常强。对一个受伤的人来说,服用之后“心中爽快,头目清凉”,这跟它的疏肝解郁有关,用现代话说它可以调节内分泌,使人心情舒畅,气机舒畅。后来宝玉又将这瓶玫瑰露转赠给柳五家的,柳五家的又转送给他哥嫂,侄男无不欢喜。他侄子正躺着,一见了这个,现从井上取了凉水,和吃了一碗,心中一畅,头目清凉。我觉得,这类似于我们现在口服的玫瑰精油,但又不完全相似。不过,无论怎样,也真见得,这清露是疏散、消夏的好东西了。但也因为太过珍贵,这个小小的瓶子才引出了后文的许多故事,那是后话了。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而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则是两个片段。一个是,第六十回:

“……正说着,忽见芳官走来,扒着院门,笑向厨房中柳家媳妇说道:'柳嫂子,宝二爷说了晚饭的素菜要一样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只别搁上香油弄腻了’。”

这几行文字,不知大家读过之后做何感想。我以为,这就是点菜的最高境界。只提口感,不提食材,只说感觉,不说具象。一来,这对于做菜的厨子来说是非常的大的考验,但也有着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二来,从芳官的语气中可以得知,这种点菜的方式,应该是钟鸣鼎食之家主子们点菜的常态吧。我也只能幽怨的嘟囔上那么一句,贫穷确实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第二个片段则是著名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故事出自于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宝玉挨打之后,就想吃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当时大观园正是荷花盛开之时,荷叶也有清热袪暑之功效。这碗汤也是应时应景。怡红公子口味可见刁钻。当然这个片段也带出来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我们以后闲来可以细细地说一回。

除了吃穿,也有些其他的消夏法子,有的和我们现在类似,有的反值得我们现代人学起来。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首先是乘凉。我们现在也乘凉,但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乘凉就更成为了消夏的首选。还是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宝玉吃酒回来,只见院中早把乘凉枕榻设下……”

这是对乘凉非常直接的描写。还有,午睡。夏日里气温高,中午小睡一会儿,可以保存体力,保护元气,尤其对养心极佳,午间小睡,对身体有益。《红楼梦》中也有薛宝钗中午去怡红院找贾宝玉,一进院门发现不仅丫头们都睡了,连两只仙鹤都睡了这样的描写。无论是纳凉还是午睡,都少不了凉榻和凉席。这两件也是古来有之的消夏法宝。金钏被撵走那回:

“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晃。”

这就写了王夫人午间在凉榻上小睡。上文提到的晴雯让宝玉吃果子,也是在院里的凉榻上坐着说的。由此可知,贾府的凉榻可以放在室内,也可以放在室外院子里。而在元春赏赐的端午节节礼清单中,也有凉席的描写: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这个“簟”就是指凉席,“芙蓉簟”就是有芙蓉花花样的凉席。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我很爱的一句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描写的也是这样的场景。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消夏的法子

除了乘凉,当然还有洗澡。大热的天儿,通身是汗,冲个澡,自然是最凉爽的了。第三十六回,宝钗与黛玉等回至园中,宝钗因约黛玉往藕香榭去,黛玉回说立刻要洗澡,便各自散了。这是一处。还有,又是第三十一回:

晴雯道:“起来,让我洗澡去。袭人麝月都洗了澡。我叫了他们来。”宝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今儿也凉快,那会子洗了,可以不用再洗。我倒舀一盆水来,你洗洗脸通通头。”

通通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用清水洗洗头,但不用洗发水,为的是冲掉汗水,感觉干净凉爽一些。这在没有热水器,洗澡比较麻烦的古代,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消夏法子。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当太阳下山,月亮升起,地表的热度还未褪去时,我总是想,就在这样的一个傍晚,急匆匆地扒掉一碗饭,换上漂亮的小裙子,随后去见一个喜欢的人,和他一起走在安静的巷子里,或者热闹的夜市里,那个时候,一定连晚风都是无比温柔的吧。红楼梦中的女儿们没有我们现在的自由,如此看来,我们,是幸福的。

夏至已至,想你的夜,渐渐变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