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光影新天地 2021-06-2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涌现了大量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而其中从叙事的完整性,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个人最愿意推荐的是刘江导演的《光荣与梦想》,剧中有太多经典、隽永的画面,追剧的过程百感交集、完整看完之后回味悠长。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光荣与梦想》相对于以往看过的同类型题材电视剧,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人物、有温度、有冲突、有细节、有智慧,这些汇聚到一起,构筑成了电视剧复杂且有深度的思想性。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一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光荣与梦想》横跨三十多年的历史,拍摄之难让我在看这部剧之前都不敢抱太高期待,正因如此才收获满满的惊喜和意外。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首先难在如何将三十年的历史浓缩到40集电视剧中。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少不了取舍和遴选。编剧和导演前期肯定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反复打磨剧本、确定拍摄方法。

《光荣与梦想》在这方面没有“另辟蹊径”,用看似很传统的编年体的方式讲述,严格遵循史实,将一个个宏大事件用建立新中国为人民找出路这条金线串起来,这既是对革命先烈们的尊重,也是对建党百年献礼这一主旨应有的严谨创作态度。当然,这样的创作方式也彰显出创作团队的勇气和自信,因为很难跳出刻板和空洞的窠臼。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于是,随之而来的第二大难点,就是如何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事件拍出新鲜感。剧情没有悬念,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转折点观众都烂熟于心,拍出新意、让观众觉得好看很难,但这部剧做到了。

中国危亡之际成立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及之后的内战,电视剧一方面带给观众宏观视野,通过编年体的方式对战争局势和社会变化有清晰认知,另一方面则从角色塑造入手,让观众见人物、见情感、见细节、见冲突。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导演用镜头捕捉人物的细腻情感和微妙表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在细节的丰富过程中变得生动更有温度,留下很多让人难忘、热泪盈眶的瞬间。

侯京健、佟瑞欣和唐国强三位演员分别饰演毛泽东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使人物的年龄变化富有层次感。年轻时的毛泽东也曾年轻气盛,因为张敬尧的跋扈去京城告状,继而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的形象从容貌、发型到个性都在慢慢变化,到了抗战后期,中年毛泽东已经具有大气沉稳、果敢睿智的领袖气质,到了老年时期,更有了任他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伟人风范。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彭德怀也先后由李乃文和姚居德饰演,他们两个充分凸显了彭德怀军事奇才、性格火爆、雷厉风行、不拘小节的人物特点,两位演员对人物的塑造高度一致,连拍桌子的小细节都处理到位。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戏份不算太多的孙中山也同样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陈炯明叛变,逃亡时宋庆龄的那句“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以及孙中山弥留之际一遍遍地说“和平、奋斗、救中国”都让人鼻子发酸。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导演没有将镜头局限于革命领导人们,而是尽量照顾到每一位有人性闪光点的革命者,从而激起观众共情,英勇就义的方志敏、瞿秋白,弹尽粮绝牺牲的杨靖宇、还有战争中那一张张坚毅决绝的脸,事隔几日依然历历在目。导演刘江塑造人物从细微入手,不刻板、不脸谱化,用情绪冲突以及战争背景带来的戏剧张力,总能击中观众的情绪点。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比如抗美援朝取得阶段性胜利,激动的彭德怀在纸上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镜头切换到战场上的群像,所有战士怀着激动、骄傲的心情喊出这两句话,那一张张在战火洗礼下的疮痍面孔让人刻骨铭记也让人泪奔。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还有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在前线条件艰苦,老百姓们自发做炒面,周总理也挽起袖子一起干,这浓郁烟火气的一幕让人一股暖流涌入胸腔,对“最可爱的人”有了新的认知。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服化道的细节也同样出色,导演不但用细节丰富人物,还用来让电视剧首尾呼应、整部剧浑然一体。

第一集开篇,晚年的毛主席握着的那把木梳,在后续剧情中多次出现,杨开慧送木梳,感受到的是年轻人的浪漫和温暖,后面夫妻以及毛泽东、毛岸英父子相梳,展现出了日常生活中最质朴的情感。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情绪的不断累积,到了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时,那场戏无需过多言语、不用煽情,毛泽东用点烟时找不到火柴、手握木梳却失神掉到地上这些细节,让观众泪如泉涌。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央纵队过湘江,林彪和彭德怀率队伍挡住敌人进攻,这一段让人悲愤又心痛,导演同样将细节做到位,毛泽东目光所及,湘江已被鲜血染红,而一起变红的还有毛泽东的鞋底,这样的细节在剧中难以细数。

第三个难点是在40集电视剧、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余,带给观众值得学习、思考、回味的内涵。电视剧将历史课本和历史书籍中苍白的数字和文字转化为视听语言,只是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基本任务,《光荣与梦想》不是重现历史的流水账,没有止步于夺走观众的泪水,而是用丰富、厚重的思想性,带给观众更多思考和感悟。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相信大多数观众都和我一样,历史知识来源于“填鸭式”教育,得到既定答案,从没想过问为什么。

《光荣与梦想》用宏观视角告知观众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照本宣科、没有苍白无趣的说教,巴黎和会丧权辱国、五四运动全民激愤、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电视剧逐一生动展现,让观众意识到真的需要一支政党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带领老百姓实现民族复兴。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为什么带领人民求解放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是毛泽东而不是蒋介石?电视剧通过多维视角帮助观众找到答案。

其中有共产党人的视角、有国民党的视角,还有第三方国际友人的视角。重庆谈判之前,冀中平原地道战的那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考察抗日根据地的谢伟思,面对红军的战斗与牺牲,感动地写下“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受到广大人民积极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他们之所以能得到这种支持,是因为这个政府和军队,是真正属于人民的”这样的感慨。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另外还用到了交叉剪辑的技巧,让观众深刻意识到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差异。重庆谈判前后,两边都在开会,毛主席想的是和平团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蒋介石则心怀鬼胎,开会只是为了拖住共产党,背地里努力抢地盘。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国民党六大会议同期召开,极富戏剧张力的交叉剪辑,让观众意识到就如毛泽东说的那样,国共两党的会议完全不同目的,一个是要消灭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他的走狗,使中国走向光明。

《光荣与梦想》不仅仅在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筛选出重要人物、事件和历史转折点,将其搬上荧屏,更从中汲取养分、提炼核心思想在春风化雨中传递给观众,从中得到思考和感悟。

当然,再好的思想、故事和表演,都要靠画面传递,下面再说一下《光荣与梦想》的艺术性。

这方面导演刘江让我看到了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光荣与梦想》按照电影规格拍摄,画幅比是变形宽银幕电影才有的2.35:1,在电视上观看始终有看电影的感觉,这是电视剧具有电影级制作的一大特点。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当然,导演刘江的诚意不仅仅体现于技术形式,《光荣与梦想》的制作大到涉及的历史人物超过400人,场景超过900个。

大场面上不计成本,从抗日战争、内战到抗美援朝,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导演没有偷懒放弃过一次重要战争,并且每一场战争戏都是真枪、真炸的硬“磕”出来。比如渡湘江打得触目惊心,敌机轮番轰炸地俯拍,争分夺秒的战争和渡江,整场戏看下来手心都是汗;

数次热泪盈眶,看完回味悠长,《光荣与梦想》的魅力在哪?

抗美援朝部分,考虑到电视剧的体量,换成其他导演可能拍一两场战争戏走一下过场,但这一部里德川、三所里、龙源里、上甘岭……每一次重要战争都不放过。并且每一场都能打出新鲜感,让观众不会审美疲劳,还专为传奇狙击手张桃芳拍摄了两场战争戏。

可以说,《光荣与梦想》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表现出色,用震撼的大场面和细腻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再现了革命先烈们三十年筚路蓝缕的革命史。

他们为解放中国、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的梦想前赴后继,中国人民才有了今日的光荣自豪和幸福生活,满满的创作诚意铸就的高品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是献给最好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