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学在兰溪”教育品牌

 流星雨刘鑫 2021-06-22

打造“学在兰溪”教育品牌

推动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

——兰溪市2019年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在兰溪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兰溪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把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顺利开展了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场会,我校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刘鑫老师被评为金华市学习之星,柳力家庭被评为金华市学习型家庭,兰花社区被评为金华市学习型社区,兰溪市社区学院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兰溪市卫健局“卫生健康大讲堂”被评为金华市学习型品牌项目,兰溪市三江书画院被评为金华市学习型社团。刘鑫老师的《兰溪唐氏文化》列入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舒鹏程老师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工作者,教师走进驻堂“周周讲”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工作品牌。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领导,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培训,我们社区学院通过各乡镇街道的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年初报批培训方案,经过市教育局与市社区学院的审核,将《2019年兰溪市各乡镇街道成技校培训方案》印发。并通过各乡镇街道的社区教育中心与城区19个社区组成网络体系。进行活动交流,如云山街道金钟社区、兰江街道兰花社区、排岭社区、滨江社区、上华街道马公滩社区等等开展培训的合作交流,形成了紧密的培训体系。

(二)创新机制,扎实开展成人技能培训。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统筹全市成教资源,由兰溪市社区学院协同各社区教育中心及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市退休教师协会、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浙江省老年开放大学兰溪学院,在社区学院内部开设了舞蹈班、摄影班、书法班、绘画班,创建了反左书非遗基地、、兰溪市流星雨文化传媒工作室,兰溪棋类培训等项目,积极创建社会培训共同体,共同开展以技能教育、学历教育、市民素质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各类有需求人员提供菜单式教育培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各项教育资源,如文化礼堂、文化团队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为居民的健身、文娱、终身学习等活动提供服务。兰江街道、马涧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申报浙江省现代化成人学校。

今年云山成校开展了插花艺术及茶艺等培训;兰江成校开展了麻糍制作、瑜伽等培训,兰花社区、排岭社区、滨江社区分别开展了健康教育、消防安全、墙体画等培训;上华成校开展了甘蔗种植、茶文化等培训;永昌成校开展了李渔“茶韵飘香”茶文化培训、妇女健康等培训;女埠成校开展了职工安全知识、文明礼仪等讲座;赤溪成校开展了高产油菜种植培训、翠冠梨套袋技术等培训;梅江成校开展了插花艺术培训、中草药知识等培训;横溪成校开展了法制讲座等培训;灵洞成校开展了插花艺术技能等培训;香溪成校开展了垃圾分类等培训、柑橘新技术管理等培训;马涧成校开展了美丽庭院花艺布置技能培训;文明礼仪等培训,还召开了趣味运动会;游埠成校开展了社区篮球赛、旗袍秀等培训;诸葛成校开展了“茶艺与养生”等培训;黄店成校开展了书画培训、孝文化培训、中药材种植等培训;柏社成校开展了家庭子女教育与管理、三优知识等培训;水亭成校开展了瑜伽培训、畲歌等培训。

兰溪市卫健局大力推行“走基层、促健康”、“卫生健康大讲堂”等系列大型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宣传和普及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引导群众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由兰溪市级医院医疗专家、基层医疗单位工作人员、妇幼疾控、计划生育指导专家等组成的义诊团,深入乡村、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义诊、咨询活动。

(三)搭建平台,社区老年教育有声有色。

兰溪市社区学院在建立老年开放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舞蹈、摄影、书法、书画4个班。各镇乡街道、社区(村委会)也相继设立老年开放大学各乡镇街道分院与教学站。兰溪市老年大学在原有基础上,新开设2所老年大学分校。92 日,在兰溪康体中心挂牌成立老年大学百城分校,开设歌咏、舞蹈2个班级,招收学员100名学员,聘用教师2人,管理人员5人,舞蹈班每周五下午2时至4时,歌咏每周三上午830分至1030分,全学期为16周时间。910日,在云山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云山社区分校,开设中草药班1个班级,142名学员,聘用教师1人,上课时间每周五下午2时至4时,全学期16周时间。

兰溪老年大学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志愿劝导服务活动与送文化下乡活动。今年1月,书法班走进诸葛镇为村民开展写春联活动。7月初开展“品书画魅力,唤家国情怀”主题的书画爱心义卖活动,52名师生主动参加,捐赠书画60余幅,支持灾区人民。婺剧班每周二在老城“告天台”举行演唱。6月,歌咏班走进云山社区参加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10月,合唱团走进兰溪爱心敬老院开展爱心志愿服务,为老人洗衣打扫卫生,还为老人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美食节”。同时开展了“礼赞新中国,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庆祝系列活动。全市老年大学上半年共招收学员1175人,新增学员126人,开设班级27个;下半年共招学员1146人,新增学员104人。兰溪市老年电视大学云山社区中草药班学员也不仅仅局限于云山社区,来自兰溪其它各个乡镇街道,甚至是金华婺城区,数量也从2016年的60多人,扩大到今年的136人。

针对现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兰溪市社区学院走出学院,面向社会。在兰溪,出现难以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美美+家”工作室。这是一个具有政府、社会和学校三重背景的纯公益性家庭教育团队。工作室(民盟兰溪市委会)基于费孝通先生关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美文化倡导,以学校心理教师为主体,系统整合政法、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关注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和专注力提升,帮助“问题”孩子绽放华彩。省教科院专家团队来到兰溪,详细了解“美美+家”的预约登记制度、运作体系、资源支撑和督导模式,提出在全省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省教科院院长朱永祥称赞这样的家庭教育“兰溪模式”走在全省前列。

对于校内心理辅导,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每个学校都有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室,大部分老师也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资格,但是心理辅导的接纳度普遍不高,辅导室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得不到良好解决。

大力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开展一些有助于社区、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与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艺术团体紧密结合,开展了“春节送书画下乡”的送春联迎新春活动。兰溪市社区学院创办了“老园丁艺术团”,每逢节假日,开展艺术下乡、进文化礼堂活动,给村民们带去了艺术食粮。兰溪市社科联、社区学院、兰溪市三江书画院、乡镇文化站及相关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以“乡村振兴、文化助行”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四)创新载体,打造社区教育精品课堂。

一是利用兰溪地方资源,大力开发社区教育教材。

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等本土历史人文资源,编写《乡愁兰溪》系列教材、《兰溪唐氏文化》、《古道乡愁》等教材,创办《范浚研究》等杂志,开展地方文化学习资源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

二是建设了“兰溪市社区教育网”,开发了一批社区教育精品课堂和校本教材。

“学在兰溪”公众号影响力不断扩大。该公众号在20182月份开通,每日继续推送出34篇资讯,内容涉及时政、法律、教育、生活、热点新闻、兰溪人文历史等。日点击量多达上万,少则一二千,成为兰溪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之一。

兰溪市社区学院教师林马余的反左书成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坚持研究性学习,发现中国五大反体艺术(印章、拓片、反左书、雕版、活字)“一脉相承,相互影响,独自发展”;反左书对雕版印刷的影响起到“正面的启示,直接的启示”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权威专家的充分肯定。他还编写了《不忘初心》校本教材。在兰溪市社区学院开设的“华夏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基地”成为第四批金华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基础上,着手投资37万元,开设雕版、活字印刷等教学活动教室,力争争创省级科普基地。兰溪市社区学院教师刘鑫先后编写了《美丽兰溪》、《孝文化教育读本》、《文化芝堰》、《走笔四十六村》、《金仁山文集》、《古村乡愁》10多本教材的基础上,继续收集全国传统村落渡渎、垷坦、虹霓山、诸葛、长乐、姚村、社峰、西姜、永昌、刘家、东叶、东山项等的有关史料,进一步整理出兰溪古城、游埠古镇、永昌古镇、女埠古镇的史料,目前,他已经整理出40余部电脑手稿,为兰溪市40多个行政村撰写文化礼堂资料,将兰溪辉煌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刘鑫老师还为马涧镇成校开设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讲座。

(五)大胆实践,社区学习活动走进乡村文化礼堂。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兰溪市市民教育的学区化管理的有效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学习需求。

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质量,发挥使用效能,兰溪市教育局制定了《兰溪市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实施方案》,我们市社区学院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活动。我们先后组织兰溪市三江书画院、兰溪市金钟书画院、甘溪书画社、天福山书画协会等开展进乡村文化礼堂活动。先后进上华街道上华村;女埠街道竹塘村、焦石村;水亭乡西姜村;游埠镇东山项村;黄店镇三泉村、刘家村、黄店村、芝堰村、三峰殿口村、余粮山村、范宅村、王家村、余粮山村、朱家村;马涧镇东叶村等文化礼堂,给村民们送去了书画作品,送去了祝福。

(六)夯实品牌,社区特色教育逐步凸显。

2017年,兰溪市社区学院成立了兰荫大讲堂,面向市民推出大型公益性讲座,一月一主题。兰荫大讲堂面向全体市民,紧贴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现场”的模式,邀请国内各行业知名专家来兰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的质量。2019411日上午,由兰溪市社区学院举办的“健康养生安全教育培训”系列活动开启。此次活动由兰溪市社区学院、兰溪市红十字医院、金钟岭社区联合举办。我们还邀请浙师大教授王锟开展范浚与叶诞理学思想的研究的讲座。

这些活动的开展全程录像,以“兰荫大讲堂”形式,讲座通过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时都能看到各位老师的讲座,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兰溪市社区学院还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志愿者教师队伍的力量,在全市各小学中全面推广棋类活动。结合文化兰溪和健康兰溪浓厚棋类文化联合白雪棋院开展棋类进校园”活动,有力地推广校园棋类,使其成为兰溪教育一个新亮点今年年初,兰溪市社区学院与黄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黄店中心小学联合开展成人象棋比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七)“联村导师”活动深入人心。

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志愿者,纷纷开展“联村导师”活动,联村导师们不仅走村入户,摸底排查,深入了解学生校外情况,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外来建设者子女提供课外辅导、兴趣提高、参与公益活动,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离校不离教”,而且还结合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绘制美丽乡村等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内容,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参与的、能够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此举不但得到了兰溪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多部门的关注,而且也得到了《浙江教育报》、杭州网、新浪网、人民网、中国教育网等各大媒体的关注。自去年4月份开始,目前有3700余人参与活动。

二、2019年工作计划

  1.继续提升“兰荫大讲堂”品牌。兰荫大讲堂是面向兰溪全体市民,紧贴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现场”的模式,邀请国内各行业知名专家来兰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的质量的一种讲座模式。计划举办“兰荫大讲堂”10期以上。

  2.开展老园丁艺术团下乡演出活动。助推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开展,将鲜活的活动氛围带入农村,服务农民。

  3.继续深化联村导师制。联村导师制,以课题来引领乡村振兴。兰溪市教育局《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践研究》是关于全市联村导师工作的研究,学校选派老师到社区或村落,利用业余时间志愿开展文化活动、社区教育、德育活动、心理辅导、安全教育与管理、学业辅导、家教指导、党务共建、留守儿童管理、走访调研等联村入户活动。通过联村导师驻村服务,进一步延伸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优化————村(社区)教育合力,深化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风民风的转变,实现百度教育引领新风尚的社会效益。

  4.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拿出更为精彩的节目助兴全民终身教育文化节。

5.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平台,力争两个乡镇街道争创现代化成技校。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日

 

1、兰溪市创建浙江省学习型城市工作部署会

 

22019315日,浦江、武义等县领导来我院考察指导

 

3201943,磐安教育局领导来我院指导

 

4、林马余老师参加世界中小企业大会

 

5、刘鑫老师到延安路小学、云山小学等开展家风家训讲座

 

6、开展“认养黄店梨 传播一段情”活动

 

7、兰溪市红十字医院院长郑卫芳开展《关爱生命远离肠癌》的讲座

 

8、女埠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粮食砌制作培训

 9、向省专家介绍杨梅干制作课程

 

102018年兰溪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仪式,市、局领导为“学习之星”颁发证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