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说:“男怕生前防初一,女怕生后防十五”,啥意思?有道理吗

 醉青YPS 2021-06-22

每个人的生日都是一年一次,能过百次的人少之又少,不必说闰月什么的,因为那还是同一年。不过农村有句俗语说:“男怕生前防初一,女怕生后防十五”,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呢?

其实这句话源自于民间“躲九”的习俗,也就是每逢年龄为九的倍数时,人们都要虚报年龄或者在家躲避。因为“九”是一道坎,是由盛变衰的转折点,当然这种虚报年龄,也有点蒙混过关的意思。所以民间还有“暗九不过”的说法。

人们把奇数叫做阳数,把偶数叫做阴数,奇数为一、三、五、七、九,偶数为二、四、六、八。其中九为最大的阳数,也被称为老阳。也就是阳数到了最大,所谓最大也就意味着衰败,这就是盛极而衰的道理。

无论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这种规律,比如四季之中,夏至为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因为太阳运行到最北边,所以北半球的白天是最长的。但是夏至之后白天就开始一天天减短了,因为太阳又开始南行了,所以夏至也是白天从最长开始减短的转折点。

同样九也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数字,代表着阳数到了极点,再演变下去就重新回到了一,象征着衰败和退步。我们都知道九月九日,乃是日月重九,所以就叫重阳节,九为老阳,因此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个节日最主要的习俗就是登高望远,插茱萸以及孝敬老人等。

其实逢九与本命年一样,容易发生各种不顺的事情,特别是老人,不仅逢九的年龄要躲避或者虚报,而且还要躲避“暗九”。所谓明九指的是: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等明数,而暗九则是九的倍数,比如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等。

老人们在“逢九”的时候,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男人最容易不顺的时间就是那一年的生日之前,如果生日过后,基本上就相等于过了“槛儿年”。而女人正好相反,女人一般在生日过后,会遇到“槛儿”,这就是所谓的“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后”,主要是针对“逢九年”来说的。

当然“逢九年”的时候,男人主要的坎儿在每个月的初一前后,而女人主要在十五前后,因此民间还有“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的说法。意思就是遇到“逢九”的年份,男人要注意生日之前每个月的初一前后,而女人要注意该年的生日之后每个月的十五前后。

因为每个月的初一被称为朔日,每个月的十五或者十六就是望日。朔日也就是月亮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人们站在地球上是看不见月亮的。而望日正好是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所以此时的月亮最圆,一般小月的朔日是十五,大月的朔日是十六。

要知道日食若要出现,一定在朔日,也就是初一。而月食若要出现,一定在望日,也就是十五或者十六。而初一和十五前后,月亮会对地球产生一种“强磁场”,这种“强磁场”不仅会引发潮汐,而且会对人造成影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月亮效应。

因此在月亮的“强磁场”时期,也是事故多发时期,人们都要躲开初一和十五前后。所以就有了“男怕生前防初一,女怕生后防十五”的说法,除此之外,七月初一和除夕夜都是点卯的日子,也要躲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