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学习《道德经的智慧与应用》(9)

 QUE腿猫 2021-06-22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妈妈,这一回家,我的电又充满了。”星期天,送儿子回学校的路上,孩子开心道。

我知道他说的“充电”指的是什么意思,心灵神会的一笑。

星期五下午接他回来的路上,他是一句话都不想说。而我关心询问式问话,让他感觉多回答一句都是累。

而我之前,活在自己的一种认知当中,觉得一个星期没见。彼此见面肯定得很热烈的交谈才对,何况我们亲子关系这么友好,我急于问东问西的脾气,往往给他造成他压力更大。

因此,他即便回答我的问话,态度也不太友好了。他真的很累,毕竟在牛娃云集的学校,肯定会有学习的压力。何况星期五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刚长跑结束。

而到星期天送他回学校,一路上他如小鸟般又开始叽叽喳喳了。

为什么星期五回来和星期天回去的前后差别那么大呢?

“妈妈,这正如一个压力阀。一个星期下来,压力已经到达了百分百,虽然星期五可以回家了,肯定是开心的,见到妈妈肯定也是开心的,只是因为压力已经达到顶点,并不想说话,但是回家经过修整以后呢,那个压力已降为零点,又充满活力。”孩子为我解释道。

“那么,为什么星期五晚上的绘画兴趣班,你接着去学画画,并没有因为累了而画的不好,创意的画面还丰富多彩,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好奇地追问道。

“那是因为我只是生理上的累,精神上并不感到辛苦。而每个星期你带我去看电影,或者我们户外走走,亲近大自然,让我的创意思维始终保持一种活跃在线状态。”他说。

睿点的素描创意作品

“那么,那些星期六天又要上学科类培训班的孩子,压力可想而知,一个星期学习下来,已是很辛苦,周末也不能放松,这压力更是非常地大。”与孩子在一起,我总是说不完的话。

“只是,他们一直以来,处在被家长安排,从学校出来继续到培训班,有些孩子已经麻木于这样的紧张状态。但是如果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出现突然的崩溃。所以周末让孩子看场电影或出去玩一下是很有必要,等于说是在身体的能量池里蓄满电才能更好地再出发。而有些家长以为不断的学习让成绩更好了才能解压,而往往就是没有了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最后讨厌学习。但是家长们错误以为学习才是充电,却不知休息才是真正地更好的充电。”我继续道。

“妈妈,就是这个道理。”

“而大自然,天地父母就能做到'生而不有’——生育我们这些子女,但不会把他占为己有;'长而不宰’——养育我们这些小孩子长大,但不会主宰你。这就是妈妈为何学习《道德经》越来越着迷,因为我们都要学习'道’的智慧。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无意当中运用'道’的智慧,让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你的画笔才一直灵动丰富。”

“没错,妈妈,让孩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道德经的智慧与应用》第九集思考题:

1.老子开悟心法核心“致虚极,守静笃”,我们怎么理解“致虚极”和“守静笃”?

就是我们要把自我都空掉,放下自我,放下所有的那些成见,放下那些习以为常的论断,判断审判。大脑里填的东西要有个给清空的机会,不要绷得太紧,才能让能量进入。才能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2.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有多大跟我们的心量成正比”?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量打开,就能够来到广大无边。但得用很高的清静的心灵在聆听。生命的深度广度厚度都不一样的。

3.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个世界和老子看到的世界一样吗?怎样才能够看到万物并作的真实面目呢?

当我们不再成见狭隘,客观的看万事万物的呈现,这时候万事万物就会如实地呈现出来。告诉我们真理实相是什么及宇宙的运转法则。


学习《道德经》系列文章
在“道”中(1)
知识不等于智慧(2)
所谓的幸福生活是什么?(3)
“道”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4)
这次,我给自己摁下了暂停键(5)
我那读二年级的儿子头上长了三根白头发(6)
父母的觉醒(7)
让成长呈螺旋式上升(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