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培训小记

 TestOps云层 2021-06-22

受合作伙伴邀请,在北京实施了一次《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的培训,两天的时间要谈的东西很多,所以几经思考罗列了这样的一个课程大纲出来。

培训目标:

针对有性能测试工具基础的同学深度分析性能需求、性能方案的设计开发、以及性能测试执行结果的分析思路。

培训对象:

测试工作1年以上,有半年左右工具使用经验的入门人员

课程安排:两天

课程内容:

第一天

一、性能测试原理基础

l 协议捕获及报文结构简介

l 性能测试工具简单使用

二、如何进行性能测试

l 性能需求开发

n 如何协助用户开发性能需求

n 如何评估系统性能峰值

l 性能计划及方案制定

n 性能测试计划的要素

n 性能测试方案规划

l 性能测试环境搭建与容量规划

n 非生产环境的性能评估体系

第二天

l 性能测试报告结果分析

n 性能测试常见指标

u基础指标概念(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

u常见指标与性能关系,监控及瓶颈原因

u前端指标(页面加载时间,页面渲染时间,JS阻塞时间,First buffer)

u后端指标(命中率,执行计划)

n Analysis中常见指标的分析方法

u数据及指标生成原理

l  监控数据方法及数据关系

u常见图的分析模式

l  依赖关系

l  趋势分析

u前后端分析及事务详解

l  前端指标分析监控

l  跳出性能测试工具的性能瓶颈分析

l  后端事务细分及APM

l  全链路事务分析

n 性能测试分析架构体系

u常见分析模型

l  理发师模型

l  外科手术医生模型

u如何实现层层剥离的性能分析

l  探针与APM实践

l 性能测试报告开发

n 性能测试报告目的

n 性能测试报告的结构和类型

l 敏捷下的性能测试自动化

在培训中和大家聊了很多思路,性能测试分析与调优是一个依赖于基础的工作,需要对被测对象的架构、实现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再配合监控和优化的思路。对于这些基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积累,而当前系统的架构越发成熟,在性能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越发减少,如何尽早的完成基准测试,为系统架构提供数据基础,是未来的价值所在。

专项性能测试工程师的需求会越发减少,性能测试更多会成为一个测试工程师的辅助技能。

最后附上上课时的思维导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