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点评台002期

 杏坛归客 2021-06-22
诗词点评台  

第二期


1、七绝·元旦抒怀三首

文/于殿忠

(一)

冬至年关草木稀,星移斗转难相违。

行看雪中梅欢笑,莫叹人间瘦与肥。

(二)

流年轮转如初见,莫问人间第几程。

雪上眉头春将近,冰花消尽自然明。

(三)

步履蹒跚越重山,征途曲折难清闲。

粗身揽得湖中月,攒寸星光照我还。

巩晓荣点评:

  写元旦的诗多。但口号式的不少。此作者避开了这一弊端。

   第一首,冬至年关,早木稀少,星移斗转,自然规律,但雪梅相映,雪肥,梅瘦,自有一番情趣。也可以这样理解,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人生须顺其自然,不必哀叹人间的肥瘦,自我开怀度流年,方是人生乐处。结句点睛之笔。

  第二首,岁岁年年有新鲜,婉如人生初相见,又何必去问是那一年那一程,一个问,一个几,问得好,答得好。你看雪上眉头,又是人一个新春,雪消冰裂将是景和春明。霜花用词不妥,改冰澌冻解自然明。

  第三首,人老矣,步履蹒跚,爬山越岭,难得清闲。别看我老,粗身大体,仍然搅得湖中月,点点星星,伴我回还。

总体上,三首元旦感怀,作者不落俗套,按时空转换,光阴流转,景象入意,感叹人生不易,应当快乐自我,叹息中有奋进之精神。

——选自【撷芳词馆】

2、己亥深秋凝眺藏南

赵立君(河北)

锦绣山川一望遥,示儿犹诵至今朝。

何如化作晶莹雪,日日随风岭外飘。

南郭居士赏析:

  本首七言绝句语言流畅,寓意较深,第二句引用了陆游的《示儿》,并期望把古训化作晶莹的雪花,飘到岭外臧南儿子工作生活的地方,相信远方的儿子一定能体会到父亲的苦心和期待。全诗一气呵成,颇有意象。另外,首句“锦绣山川”用词似乎保守了一点,但并无大碍。

——选自【浪淘沙室

3、秋兴(二)

郜玲玲(贵阳)

秋叶翻飞乍转凉,忽闻雁唳更凄遑。

何人一夜逐残月,望北空添两鬓霜。

南郭居士赏析:

  本诗前两句用“秋叶翻飞”、“忽闻雁唳”首先渲染了季节的萧瑟,然后转向“何人”与残月,这个人当然是作者自己了,尾句“望北空添两鬓霜”是本诗的精华所在,点明了主题,使读者不禁也增添了一丝愁绪,收的很成功。若有不足的话,“一夜”用词并非很佳,首句的“乍”和次句的“忽”都有转折之意,似显重复。

——选自【浪淘沙室】

4、行香子·梅

文/立早(安徽)

数九隆冬,雪漫江天。笑风霜、玉树凌寒。

高山绝壁,荒野桥边。总守冰心,存铁骨,写贞坚。

枝劲花繁,眉靥娇妍。不争春 、喜报春还。

松筠友伴 ,高洁名传。有翰深情,画疏影,韵鸿篇。

南郭居士赏析:

  行香子有8体,本词用的是韩玉体。写梅花的诗词非常多,因此反倒不好写,本诗总体还是按照传统思路,以稳重笔触描绘梅之品格,虽然没有脱离旧的思路,但上阕“总守冰心,存铁骨,写贞坚”结的沉稳,下阕“有翰深情,画疏影,韵鸿篇”收的大气,有格调,使本诗增色不少,写的可算成功。

——选自【荷华媚诗词庭】

5、五律·冬吟

文/南山松(甘肃)

林外鸟分飞,田畴掩翠微。

山峦昂白首,霁雪映残晖。

冷气漫平野,寒风入暮帏。

同行羁旅伴,但问几时归?

南郭居士赏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前三联均描写自然环境,首句“鸟分飞”以动带领读者的视觉通过了田畴、山峦、霁雪。颈联说明了严冬的冷和寒,因此为尾联的诘问做好铺垫,如此寒冷的季节,同伴什么时候才归来啊?由此而表现了作者的关切和人文的情怀,很自然,是为好句也。而略有遗憾的地方,是对仗联过于雷同,显得有些机械了。

——选自【荷华媚诗词庭】

6、1  回家

文/陇上(甘肃)

年关渐渐动乡情 ,求票凌寒到五更。

所幸欠资全入卡,一腔欢喜踏归程。

6、2  除夕有寄(新韵)

文/陇上(甘肃)

一盘饺子酒三樽,团坐炉前喜满门。

除夜良宵接两岁,鼠来亥去又年春。

李悦岭点评:

  写诗不仅写意境、心境,要写对事物、人生的感悟体验,或者写我们潜藏在生活中那个自己。纵观现代诗坛,有些诗平庸得不忍让人看下去,除了应景和诗、风花雪月之外,再加上一点所谓的自我感慨,似乎便没有了新意,这样的诗写多了反而成了精神的累赘。欣赏诗人陇上的诗,有一种久违了的新鲜感,并不是陇上的诗多么的有深意,而是诗中叙述的平淡打动了我,那是一种精神,一种平民式的满足透出来的幸福感。

      第一首《回家》写出了在外谋生活而奔波的打工者一段让人心酸的经历。

      年关将至,乡情萌动。为了早日返乡,每一个打工者无不是“求票凌寒到五更”一般的辛苦和酸楚。当讨到生活的薪资,那种释怀的幸福感谁人能体会到?诗人陇上一句“一腔欢喜踏归程”足以让人看到胸中块垒卸掉时,眼前是多么的一片光明。

     第二首《除夕有寄》,第一句“一盘饺子三樽酒”折射出的满足感让诗人欣欣然了。同时也看到诗人一家的团圆进入平静的状态,平静中往往酝酿着醉人的情感。当最后一句“鼠来亥去又年春”,我们已经看到了诗中储存的能量,已经被诗人用强烈的自信转化成对未来憧憬的期盼。在诗中,我们感觉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现实主义诗歌艺术对我们精神的锤炼!

——选自【步蟾宫室】

7、秋夜

如水之平

秋风萧瑟夜微凉,弯月清寒地若霜。

捧卷迷离犹似梦,虫鸣伴我返家乡。

洁心赏析:

  整首诗前后贯通,起承转合自如,一二句对仗工整。娓娓道来的诗句,把一幅闲静淡雅的秋夜图呈现在读者面前。

  前两句写秋夜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丝丝感性,秋风的萧瑟、弯月的清寒虽是景,但都涵盖着作者内心的某种思绪,言生于心,此时此刻作者的内心定是与这初秋的夜相吻合的,为何说初秋的夜呢?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说,但却用“夜微凉”表现出来,让读者知晓是初秋的夜晚。

  “地若霜”马上把人引到了李白的“静夜思”里,感受到清澈明亮月色的同时,又会想到“低头思故乡”的诗境,大概作者也是如此吧,触景而生情,捧着手里的书,感受着秋的夜色,逐渐进入古诗的意境里,就如同梦一般,听着虫鸣,思绪回到了家乡……

  至于思绪是什么,或者是否真的入梦了?梦里有没有梦到家乡?这都是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很是巧妙,又很自然,读来心绪宁静。

——选自【女子诗词阁第二期】

8、秋风无处不飞诗

上善若水

残荷滴露诉相思,瘦菊迎霜傲疏枝。

归雁衡阳传尺素,秋风无处不飞诗。

洁心赏析:

  题目虽说“秋风无处不飞诗”,其实是在作者眼里处处都充满了诗意,看什么都可成诗,体现了作者诗意般的心。

  古往今来,诗人对秋的描写多数是清愁或者凄楚的,然地作者在这里的描写既有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又有比此更出其不意的一种美好的境界。

  在作者眼里,残荷上挂着的露滴,那是在倾诉内心的相思,不论这种相思是什么那都是美妙的;菊花虽经霜打,但依然傲立枝头;南飞的大雁传递着季节的讯息,等等这些都在秋风中裹缠着诗的脉络,传递给作者悠然的情怀——秋风无处不飞诗,在主题中结句,也是点睛之笔!

    一二句对仗工整,前三联写景,末句转折,这种起承转合很少有人用到,也不好把握,然而作者运用得很得当,很顺畅,全诗在自然中流转,如小河淌水!

——选自【女子诗词阁第二期】

榜上有名点评台


总编  踏雪飞歌

副总编  魂落秋砚  洁心

点评组成员  南郭居士  巩晓荣  背叔  李悦岭  洁心

平台制作  洁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