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点评台024期

 杏坛归客 2021-06-22

  作 者:秋水依依  黄海一舟  老 四  寒 圃  静 心(湖北)  薛翠珍  高应富(贵州)  心 一  云水禅心 

  评 者:金一戈  覃春山  欣慰文  清雅月影  巩晓荣  简 斋  洁 心  南郭居士  止 水  一缕月光 



一剪梅室


更漏子·市声沉

秋水依依

市声沉,凉月白。斜照小窗纱隔。

丝裙薄,鬓云残。不禁秋夜寒。

来往路,凤笺素。谁解离情正苦?

千系念,百思缠。夜深人不眠。

金一戈赏析

  《更漏子》又名《独倚楼》《翻翠袖》《付金钗》,词家多喜秋、冬两季用词,写作基调适用于婉约、怀旧、抒情的情感。从这一点来看作者所作词牌的方向把握较好。当赞!

这一首是描写相思的词。

  上片开头三句对环境进行描写,在夜里城市的声音已经沉寂,清凉的月色笼罩小窗,被窗纱隔断。由此可知,夜深人静的时候抒情主人公还未入眠,因为只有失眠的人,才会有这细腻的观察。而“裙薄”“鬓残”“夜寒”是不眠者的切身感受。过片引入回顾,道出心中的愁苦是因为“离情”。下片后三句,点明“不眠”之因,对心上人的牵挂与思念。这种婉约、含蓄,颇具温庭筠小令的风格。

  词作在音律方面也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叶平韵、上片末字阳平韵、下片起句的去声韵等使用都不错,音律上衔接自然、和谐。

  在遣词的表情达意上还需进一步修炼,比如对仗的工稳。但总体来看深得词中真味!



早梅香室



嵌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黄海一舟

满城风雨近重阳,云雾蒙蒙新菊黄。

最忆去年弦月夜,征鸿声里话离伤。

覃春山点评:

  该诗主题为嵌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实际上是一首重阳抒怀诗。该诗前两句用“满城风雨近重阳,云雾蒙蒙新菊黄。”描写重阳节即将到来的气候环境及菊花盛开的自然景观,同时,暗示人生已老,不知不觉中,寒菊绽放,又添新岁,感叹风烛残年,风雨飘摇的人生。

  结尾两句作者笔锋一转,用“最忆去年弦月夜,征鸿声里话离伤。”,回忆去年的重阳之夜,遥望弦月高悬,听闻征鸿声声,诉说离别之情的情形,与今年的重阳形成对比。

  该诗语音流畅,情景交融,用词考究,“征鸿”自古以来,多用来表达作者的寄怀,恰到好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满江红室



 

残 荷

黄海一舟

几分素韵话来长,留与西风说脊梁。

寒水一泓看梗直,更存筋骨在泥塘。

欣慰文简析:

  这是一首咏荷诗,而且是残荷。“留与西风说脊梁”,读到此句不禁想起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过,李诗是孤独凄凉的相思之情的倾诉,而本诗是唯美之情意的感发。作者笔下的残荷,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虽叶憔花谢,然冰魂依旧,气节未改,守望着严冬和清冷,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涵养。前两句虚笔,由话来长起兴,写出了残荷的品格与气质,尤其是承句的“说”字是神来之笔,以拟人手法将西风人格化,残荷的品骨与精神如何,西风最有发言权。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由虚入实,由表象上升到质的描写,泥塘残荷,花谢叶残,不堕污泥,清风透骨,在生命浮沉中还呈现出唯美的情致。

  全诗一脉贯通,层次分明。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着笔,笔调委婉沉稳,表现的诗境高洁,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撷芳词馆




初冬即景(孤雁格)

老 四

木落枯秋菊已残,北来朔气入冬天。

月沉寂寂青霜下,风起苍苍白日圆。

水上有凫飞苇草,江边无客系菱船。

路长时冷人归后,多少相思在雁前。

清雅月影赏析:

  读过几首老四的诗词,感觉功底还是不错的,这首七律为:初冬即景。读来句意连贯,朗朗上口,且对仗工整有序。

  起句菊花凋零,朔气北来,切入正题初冬。颔联,把冬天的萧瑟用特性物象进行渲染,“青霜下”、“白日圆”,句组选用恰到好处,足以烘托出夜间与白天的不同寒凉景象。颈联动静相结合,水上飞寇凫,岸边系菱船。把人带入“天苍苍野茫茫”的视觉幻境中。最喜尾句,“多少相思在雁前”,甚是出彩!作者睹物生念,或思乡或思人?或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份留白,都留待读者去体会去咀嚼其中之味了。



荷华媚庭


伤菊

寒圃

十月寒霖透菊畦,潇潇一夜压东篱。

朝來瘦影皆含泪,背向西风诉别期。

巩晓荣赏析

  这首七绝是孤雁出群格。首句“十月寒霖透菊畦',点明时间在十月,地点是菊畦。十月,菊畦寒霜霖霖,遍地透白,冷气逼人。承句“潇潇一夜压东篱',道明原因,原来昨夜西风潇潇吹过菊篱,菊花和篱笆也吹倒了。转句'朝来瘦影皆含泪',转接上句,清晨的朝阳,照着你消瘦的背影,含着泪水,款款向我走来,是那么的悲伤。表面上是说披菊花在朝阳下,霜露消融,露水如泪。合句'背向西风诉别期”,原来是抒情主人公与恋人告别,在这凝霜的十月清晨,菊花含泪,西风冽冽,执手相别,什么时候我们再能相见呢?

  这首七绝题目是'伤菊”,其实是一首离别诗。作者通过写十月西风,霜压菊花,什么时候又能见到菊花盛开的景致,隐含与恋人分别的悲伤心情,使人想到“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诗句。写的情景交融,无声胜有声,运用'透,压'等动词和'瘦影,寒霖,西风”等名词巧妙的构成一幅“十月菊花霜满头,断肠人在天涯”的离别图,是一首比较有特点的离别诗。



浪淘沙室



夜上黄鹤楼(新韵)

静心(湖北)

大江东去归鸿远,独立云阁叹晚秋。

江汉关钟凝皎月,晴川玉砌映沙洲。

龟蛇隔岸知音会,九派朝宗入画游。

璀璨霓虹霜露却,怡然如梦任悠悠。

简斋点评: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而常见手法。静心先生的这首《夜上黄鹤楼》便有此特色。全词多处点化。首联出句“大江东去归鸿远”,明显选用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同为写景铺垫,但所需抒的情怀不尽相同。而崔颢笔下的佳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则被诗人点化为“晴川玉砌映沙洲”。至于颈联中的“九派朝宗”,则出自于唐吴筠的“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旨意更不同。作者无论是取词化意,选用古人的妙语精言;还是取义化词,重新构词造句,都围绕在一个“叹”字之下。赋予新意,化为己用,使诗句表意更深沉,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当然,对于一个经历了新冠疫疾的风霜雨露洗礼后的湖北人,人们自然能体悟到,此处“叹”的不仅是年初的悲哀,更多的是战疫胜利后的喜悦:昨日如梦,今夜登上黄鹤楼,璀璨虹霓!



锦园春室



归乡吟

薛翠珍

乡山渐近意阑珊,雾绕愁心为哪般?

  多少霜花多少梦,织成泪雨任风干。

洁心简评:

  文字如一叶小舟载满乡愁,想起李清照的诗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虽然“愁”是不同的,但文字的感觉和情感的表达是相似的。

  归乡的人越走近家乡,反倒没有了意兴,替而代之的是如同云雾缠绕的愁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此处虽是问句,但却肯定地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鬓边的银丝不知添了多少,也不知有多少次在梦里归来,今天,都化作如雨的泪水,任它流淌满面,不再擦拭,就让乡风将其吹干。

  诗语清淡,但情感浓重,思路清晰,构思很新颖,意境有美感,文字的组合巧妙,将乡愁写得很到位,值得品读。



步蟾宫室


谒金门·贤妇

高应富(贵州)

闻香阁,长叹久无依托。

被冷心凉堪寂寞,恨珠钻肚落。

情意这般菲薄,进了谁家绣幄。

欲唤君魂还旧诺,世间谁有药。

南郭居士赏析

  香阁里,常闻叹息之声,叹息是因,有妇久无依托。“被冷心凉堪寂寞,恨珠钻肚落。”如是伤痛,确也教人怜惜。“情意这般菲薄,进了谁家绣幄。”真有怨恨,此恨亦绵绵,但问恨为何人?“欲唤君魂还旧诺”,君已魂归黄泉,你将拿什么还我们曾经山盟海誓过的诺言?无奈何,逝者长已矣,问世间,谁有起死还生之药?叫夫君复活,再让我俩长相厮守,相依相扶共度余生呢。

  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可怜女子的形象,也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无助妇女的独特现象,她是嫠妇却不同于烈妇与节妇,是叹妇却非怨妇,从中能深切感受到她对丈夫曾经是多么依恋,如今又是多么的思念、伤悲、抱怨和无助,读罢教人产生一种无名的同情、失落和惆怅,很能打动人心。通过以上解读,可以说明本诗确不失为一首好诗。可商榷的是,窃以为标题也许改一下更好,因为这个“贤”字并没有很多体现,可留作探讨。



精  舍



首届【雪藻兰襟杯】诗词大赛成功举办有感

心一(江苏)

一抹天青雪藻吟,兰襟几度浪淘金。

莫言千古难相寄,水墨霜痕寸寸心。

止水赏析:

  短短28字要关合诗社、赛事、赛题、感受,还要起承转合,合律合格,难免顾此失彼,而心一老师写得摇曳多姿,意味深长,妙不可言,真是高手中的神手了。

  首句“一抹天青”,大概成了写青花瓷的专词了,这“一抹天青雪藻吟”,起的自然但非常妥帖,把诗社、赛事、赛题交代的清楚明白。

  承句“几度”,写反复筛选,“浪淘”,写严格把关,“金”,写出评出了优秀的作品。叙述中意象丰富优美,有诗味。承的紧密贴切。

  转句如天外飞峰,斗然而来,峭然耸立。读者必然有疑问?从何而来这一句,与前面有何关联?写法上属于别开蹊径。

  合句 “水墨霜痕”,既能指文字,诗词,又能指青花瓷上的水墨丹青,一词多义,一笔双花。水、霜连用,有历经磨难,饱经沧桑,有历史苍凉感,关合“千古”。而要做到“千古”,必须要用“寸寸心”,呕心沥血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流传千古。心 “思接千载”,关合了“千古难相寄”,也暗赞雪藻兰襟的赛事、赛诗,上承千古,下传千古。

  一首短短绝句,却无法把意蕴全部说完。心一老师的诗妙处难言,略表一二,与诗友分享。



女 子 阁


东坡引·乡思

云水禅心

又闻瑶笛怨。何寻玉人面。

家书托与云中雁。奈何乡路漫。奈何乡路漫。

举头望寂月,绪飞愁乱。瘦影立、风中叹。

酒斟独饮无人伴。悠悠魂梦断。悠悠魂梦断。

一缕月光赏析

  本词写的是乡愁。起句由听到笛声,想起来故人来,可是路遥遥,云渺渺,不见故人面,只好写封家书,托那云中的飞雁捎给故人,奈何家乡路太远,是雁儿也到不了的远方。   

  下阙自然而然过渡到乡愁了,抬头看到的是故乡的月,低头想起的是故乡的事,作者思绪纷飞,在风中久立不去,形影消瘦,让人心疼。既然此情无人可诉,那么还是把这一切 寄托到酒里面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是喝到微醺,更是愁肠百结:连喝酒都没人陪伴,想念的人都在故乡,最终思绪又回到开始的地方:那不可言喻的乡愁啊,这感觉真是让人断肠啊。读者忍不住被带到这欲说还休的境界里了。整体流程,过渡自然,结局回味悠长,赞!

诗词点评台

总 编  踏雪飞歌 

副总编  魂落秋砚 洁 心  九月菊花 

主 编  洁 心 

点评台老师  南郭居士 巩晓荣 清雅月影 止 水  欣慰文 一缕月光 简 斋 覃春山 金一戈 洁 心 

END

   排  版:平地木

   图  片:网  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