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时代微刊】同题诗赛集锦019期:诗与食

 天赋文学图书馆 2021-06-22


文学时代微刊第1332期

 推广原创,博古通今,

 以文会友,共赢并进!

文学梦想成真的摇篮

作家异彩纷呈的平台

     公众号ID:wxsdwk

019期

同题诗赛集锦

《诗与食》

21位诗人作品


  目  录  

1、最新动态

2、引题诗/陈建伟

3、第一名(并列六)

(1)元宝(湖南)

(2)惜缘(浙江)

(3)静远(山东)

(4)燕书权(甘肃)

(5)诗诗(河北)

(6)子禾(福建)

4、第二名(并列七)

(1)爱在红尘(河南)

(2)石秀山(山西)

(3)耿建英(河北)

(4)推塔(云南)

(5)风中竹(山东)

(6)路晓芳(甘肃)

(7)前进(湖北)

5、第三名(并列七)

(1)卢红霞(山东)

(2)高仲民(陕西)

(3)淡水(云南)

(4)心远(甘肃)

(5)难得糊涂(甘肃)

(6)雨语(广东)

(7)烟雨江南(辽宁)

致谢以上作者

祝愿创作愉快


同题诗《诗与食》比赛

前三名优秀作品集锦

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


【最新动态】(文学时代微刊7月9日早间发布)1.第19期同题诗赛评审结果:第1名(并列六):元宝(湖南),惜缘(浙江),静远(山东),燕书权(甘肃),诗诗(河北),子禾(福建);第2名(并列七):爱在红尘(河南),石秀山(山西),耿建英(河北),推塔(云南),风中竹(山东),路晓芳(甘肃),前进(湖北);第3名(并列七):卢红霞(山东),高仲民(陕西);淡水(云南),心远(甘肃),难得糊涂(甘肃),雨语(广东),烟雨江南(辽宁)。2.第20期同题诗赛开赛:本周同名诗题为"诗与诗人",时间为7月9日8:30至7月15日17:30。3.第12期题图诗赛评审结果及第13期题图诗赛事宜详见【题图诗赛最新动态】。4.特约作者添丁:评聘元宝为文学时代微刊特约作者。5.新增轮值管理员:评聘风中竹为15号轮值管理员,她是诗赛两次获奖者。6.本周轮值管理员:8号、13号和15号管理员。轮值时间与诗赛时间相同。7.投稿式:邮箱715648715@qq.com或微信号chenjw1125。望周知。


《诗与食》引题诗

诗与食

文/陈建伟

食,我所追捧

诗,亦我所追捧

二者只有兼得

人生才算完整

五谷杂粮将我养育

诗词歌赋伴我一生

无食,则无人形

无诗,怎塑心灵

一棵鲜嫩葱

转眼成了苍劲松

岁月的刻刀

雕刻着沧桑、毫不留情

食会越吃越量少

诗却越写越老成

食,不再讲究色香味

诗,越发注重书心声

活着,离不开食的滋养

生活,岂能少了诗的抒情

是脑满肠肥、行尸走肉般活着

还是活出有韵味有旋律的诗意人生


第一名(并列六)


诗与食

文/元宝(湖南)

人,不可缺少三样东西

空气,水,还有食物

空气和水

是造物主给人类最大的恩赐

我们须臾不可分离

朝朝夕夕相处

唯有食物,造物主只撒下

一片动物和植物的种子

在广袤的土地上

我们用双脚获取奔跑的猎物

用双手摘取枝头上的果子

去山坡和川坝种植五谷

源源不断的食物使我们存活

最原始的冲动

在食物的每一次发酵中

酿造出这样或那样的企图

这样或那样的企图,衍生出

《风》《雅》《颂》这部古老的诗经

像精美的大餐,供我们咀嚼和反刍

《楚辞》《离骚》浸透着殷红的鲜血

竖起一束束刺穿黑暗的光柱

当诗人把身体交给鱼虾

将它们喂饱肚腹

那个悲愤的灵魂注定要为历史所记住

司马相如、杨雄、张衡和班固

这些汉赋大家也一一向我们走来

在文化长廊里撒下一片又一片珍珠

当然,诗词的高峰谁都超越不了唐宋

林林总总的诗词和灿若群星的诗人

让我们领略到江海之阔,星汉之邈

让我们崇拜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让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化

因长短句构建的辉煌而由衷叹服

今天,诗歌没有形式上的桎梏

穿上多么华丽迷人的五彩服

如诗如画的时代啊

我把它植入心中那块沃土

像水,像空气

像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食物

诗与食(二首)

文/惜缘(浙江)

1、诗与食是诗的生命

每一首诗

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的开始

都有一位历尽千帆的诗人

与灵魂在不停地寻找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就是诗与食 诗与生命

诗的生命是靠诗人辛勤的耕耘维持

诗人的生命却是以诗与食一日三餐延续

时光是束缚着我们的最沉重的枷锁

岁月却把人的生命一层一层地侵蚀

诗人为了让生命沉入这个世界之底

他日夜不停辛劳耕织着他这片诗地

并将继续生命的血管与诗连在一起

无所谓山珍美味 只以诗与食为精神之食

美篇之所以存在,是源自于故事的精彩

故事之所以精彩,是源于诗篇的灵魂所在

世间上最美是诗,诗是人生 而人生是诗

2、诗与食 🐠 和外婆的红烧鱼

诗与食

犹如妈妈的书

外婆的红烧鱼

这不是诗的诗

如是诗里有诗

很小很小的小时候

最怕爸爸他的胡子

爸爸那时是个警察

每周只回家住两日

他想胡子扎我脸时

我就躲奶奶的怀里

妈妈是区中学教师

四岁开始的晚饭后

妈妈她一边弹钢琴

一边教我宋词唐诗

她最喜欢(李白)的长相思

她弹着琴让我念诗

妈妈仿佛是七仙女

琴声悠悠韵律飞驰

我那童音吟的诗句

总跟不上她的音律

一曲演奏结束以后

妈妈又教我(李白)的"夜思"

(孟浩然)的"春晓"

(孟郊)的"游子吟"

(王维)的"山居秋暝"

每晚都是这样直到六岁

己背熟了三十几首唐诗

六岁这年过完年没几天

记得天上下着濛濛细雨

爸妈带我去外婆家拜年

实是让我去外婆家读书

我高兴地似家里的猫咪

跳上窜下咪咪不停的叫

外婆的家离得很远很远

是在广西柳州市鱼峰区

要坐几小时的车我不知

困了就躺在妈妈的怀里

听妈妈轻轻的给我吟诗

一路的颠簸一路的风景

随着车轮声音飘飞而逝

一声呜嘟嘟鸣叫的长笛

火车已经缓缓地停下来

爸爸把我扛在他的肩上

妈妈拖着那一大箱行李

时不时还对我问寒问暖

车站外面早春的风还冷

路边杏花已开满了树枝

熙熙嚷嚷如潮水人流里

都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

是拜年是旅行无法而知

在车站出口处的马路上

舅舅开着车已等在那里

小姨她很快地跑了过来

把我从爸爸的肩抱下去

牵着我的小手一同上车

很快就回到了外婆家里

外婆看到我时乐呵呵地

从小姨的手中抢我过去

边亲着我红扑扑的小脸

不停地边夸我长得秀气

在外婆家的天晴空万里

外婆和舅舅小姨的宠爱

让冷风中的我暖到心里

早春那西斜的阳光缕缕

照在外婆家三层阁楼上

小姨带我参观每个房间

当走进在小姨的卧室里

整整齐齐的摆着很多书

那年小姨已经初中毕业

她要我晚上跟她睡一起

才满六岁的我也会害羞

红着脸冲她摇起郎鼓头

一口气从三楼跑下一楼

小姨后面笑着叫我注意

我跑到厨房里向外婆叙

外婆我不要睡小姨房里

小树树已经长大自己睡

外婆边炒菜边答应着我

让我睡二楼跟她的隔壁

时光如白驹过隙

已到吃饭的时间

全家人在吃饭时

好吃的挟我碗里

总算吃到外婆作的红烧鱼

外婆的手艺烧的菜都好吃

外婆啊是你和爸妈的宠爱

让小树树的童年无比幸福

外婆啊小树树已长大成枝

事业也蒸蒸日上顺顺利利

为何你那么早丢下小树树

妈妈从小教我宋词和唐诗

有一首唐诗叫作"游子吟"

小树树现在再念给你听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是啊你对小树树的恩赐

就算倾尽四海也难报恩情

外婆!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树树还想吃你做的红烧鱼

       注释:小树树是本人童年小名。这是一篇童年的真实写照。几十年虽已过去,对我外婆的怀念却时刻铭记于心。

诗与食

文/静远(山东)

民以食为天

天有诗弥香

诗是精神的食粮

诗是黑夜的光亮

诗是思想的呐喊

诗是美好的向往

没有了诗的繁荣

社会便缺失了精神的导航

总对诗人肃然起敬

那是一种使命与担当

总有一批人视它如命

在不屈的傲立中坚守方向

深刻或是沉郁

诙谐或是夸张

做了灵魂的守夜人

检索人性的纯正与善良

诗像我们的主食

赋予正义与能量

不能在空虚中堕落

不能在奢华中迷茫

别在盲目中攀附

追求熙熙攘攘的表象

热闹只是凌乱的片段

沉寂凝聚永恒的沉香

诗如我们的茶点

那是岁月的恩赐打赏

每一首小诗的发表

都是生命颁发的奖状

爱诗便是热爱生命

我把它隆重地贴在心上

迈出苟且才看到远方

付出真爱惜幸福绵长

诗与食

文/燕书权(甘肃)

华夏五千年煌煌文明

从农耕稼穑到诗经传唱

一回回展开辉煌悠久

妇孺皆知仓廪实的蕴含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韶山冲的人间烟火

白米饭青菜丝和红烧肉

滋养诗人伟大的思想

敢叫日月换新天 指导

中国翻身解放屹立东方

苏轼从宫廷走向土地

地段 名号响亮东坡

将学富五车春播秋收

纵情花木 五谷 诗酒

收获诗与食的艺术统一

陶潜读书做官写诗务农

不为五斗米折腰 桃花源

获心灵自由和人格尊严

文风里流芳高风亮节

成就诗与食的意象楷模

诗仙 也是美食家

举杯邀明月的飘逸姿态

诗圣 更是生活者

为柴米油盐而四处奔波

千古绝唱诗与食的主题

好一个民以食为天

诗的精魂 诗的国度

好一个诗言志

思无邪 美食大餐

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诗与食

文/诗诗(河北)

谁说诗与食不等对

风马牛不相及

孰不知诗歌与美食

有着不解之缘

从古至今

早已锤炼成千古传说

诗歌与美食

是诗人的生命

诗歌是诗人的灵魂

美食是诗人的肉体

诗歌与美食是不离不弃的情人

读罢一首好诗或一本好书

就像一道美味佳肴

白天会让你废寝忘食

晚上会让你难以入寐

久品久香  回味无穷

心情愉悦  爱不释手

中国是诗的国度

古往今来

有多少文人墨客

对于美食名菜的吟咏

都挥豪织章于诗歌之中

诵读好诗  品味美食

诗歌与美食交融

美食为诗歌披上锦衣

诗歌为美食锦上添花

高雅与平凡的统一

堪称中国美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诗人可以把美食

变幻成五彩缤纷

美食填满诗人的饥馑

醉过知酒浓

爱过知情重

为荷尔蒙跳升兴奋

折食妄诗

待美食一眼一生诗歌难舍

诗人的情怀不只诗和远方

还有美食相伴的温饱

从未与你饮过冰

零度以下看风景

海底月是天上月

眼前食是诗的魂

诗歌与美食浑然一体

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苏东坡用诗写出

接地气的人间烟火

《至粥》《菜羹赋》《东坡肉》等

还有诗人二毛

亦为美食创意者

《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奇迹

美食与诗歌同样富有诗意

让我采一束月光吧

洒落在我写诗的灵感上

把才华  智慧  美食投身于你

金刚化身  活出光芒

我也想得到共鸣

但从不敢妄想得到赞赏

成就又太勉强

梦想又做得有点夸张


诗与食

文/子禾(福建)

人生是一首隽永的小诗

在漫漫人生路上

你需要食物的滋养

更需要心灵深处的一首歌

诗的滋润

诗与食

像涓涓的溪水

在欢乐中奔向远方

当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伴着母亲的乳汁

浸透了诗行

对新生命的讴歌就有了

亘古的绝唱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 你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

当你在人生路上

成为莘莘的高考学子

一日三餐

父母为你

烧出了美味佳肴

你为了人生的这一次跨越

刻苦攻关

心中唱响了韩愈的诗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诗与食

成就了人生的圆满

一半是浓浓的亲情

一半是灵魂深处的洗礼

当你离开家乡

在事业上独自拼搏

每逢佳节倍思亲

几碟小菜

一壶浊酒

一曲情殇

心中颂着

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直戳泪点

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家乡的美食

心中涌动着

绵绵不绝的情诗

当你步入了老年

诗与食

陪伴着你

给你淡定与从容

夕阳无限好

晚霞光万道

酌酒话人生

感恩生命 感恩拥有

感恩爱情与友情

提笔抒怀

诗词歌赋

是人生的盛宴

是心中永远不灭的

一盏明灯


第二名(并列六)


诗与食

文/爱在红尘(河南)

是谁挠动了我的味蕾

是谁舞动在我的鼻尖

笔尖缠绕处 四季闻鲜果

挥斥方遒间 绿蚁氤佳酿

民以食为天

诗以情为天

文是诗的形

情是诗的灵

无情无诗命

诗要食情天地存

我要食诗存灵魂

一日三餐清茶淡饭

我的诗喂养得朴实无华

素心如简 淡雅清欢

点滴忧民 情系心间

歌颂劳动 抓拍美颜

浓浓的情 纯朴简单的心灵

梦想的诗 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清丽脱俗如出水芙蓉

羡慕美酒佳肴营养了的诗

诗情瞬间点燃   

粉墨登场 舞动灼灼其华

葡萄美酒夜光杯

情心共煮长夜醉

舞文弄墨一泄春光

舞龙弄凤自由酣畅

自觉阅文无数      

饥肠漉漉 寻觅一场修行

山珍海味却不是胃的珍馐

曲高和寡得不到唇的恩宠

一阵清风徐来 掀开了它的红盖头

气质玉女 岁月沉淀

采天地之精华 蕴思想之轩邈

远见卓识 妙笔生花

大块朵颐 小块沁脾

手不释卷 汩汩清泉

灵魂净化 金篦刮目

美食在肠胃之间的旅行

消融了多余世俗的油腻

发人深省的哲理

坚定热爱生活的方向

夏夜我煮了杯时光的茶

在袅袅余香中品茗自己的秋冬春夏

吃着一大片灵感的天空

写着挥洒心情的文字

不知疲倦的心灵

在不知肉味的夜晚听见

缕缕茶香和你浓浓的女儿红

在天空中碰撞交融的声音

如梵音清灵


诗与食

文/石秀山(山西)

默咏轻诵,或放声朗读,

品味中心灵震颤,

思想自动上升高度:

眼前顿觉阳光明媚,

风景悄然拨开迷雾,

狂风暴雨无法影响情绪。

细嚼慢嘬,或狼吞虎咽,

消化中动能充足,

力量陡然攀爬强度:

浑身刹那轻松自如,

困难黯然主动退步,

激流险峻不可轻易拦阻。

诗,与远方相伴,

境界,和视野同步;

食,与脚步同在,

耐力,和成功为伍。

我们,食不可无诗,

否则,将变得盲目;

同样,诗不能无食,

分离,如无土之木。

诗与食(二首)

文/耿建英(河北)

1

诗是远方的天空

诗是快乐健康的生命

用生命拼出的篇章令人振奋

诗是宽阔的海洋

诗是深远的思想

诗是人类的灵魂

诗是心胸的再造和宽广

诗的重要也是一切一切的生成

诗给予人最大的快乐去建设去创造

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食来营养滋润着人身

食更是生活的组成

简单的食物

简朴的生活

也或对美食的品尝与向往

本能对美食更高一些境界的追求

诗与食

都是生命的不可或缺

古今从食不裹腹到衣食不愁

挣扎反抗顺从

过去与现在的诗与食交织

也是无法言说的诗一样的深情

每个人都可以

尽情的书写着记录着

生活里的五味辛甘酸苦咸

无论怎样的生活

只要是活着就都载满了

孤独与寂寞

幸福与欢乐

没有食的着落

也是多少诗人

无奈的吟咏

雨漏茅屋清贫

忧愁疾苦疼痛

相比于今天的生活

今天就都是诗一样的歌

爱美食和品诗

一样的清新淡雅

食之有味

诗有余韵

食与诗

在一起别有情调

别有一番风味值得品评

诗鼓舞着人

诗也成就着健康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拥有

不同的生活风彩

每人每一天

都享受着不同的食物

只要是可口的食的饭菜就行

诗与食

都让我们积极乐观

诗也总是成就着

不断催人奋进的永久的诗篇

2

诗与食

就是我们的生活

是精神与物质的体现

诗是境界是远方

食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

诗与食

人的生活需要物质来滋养

身体需要食物才健康

诗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诗与食

是富有或简单的美好

是快乐与幸福的组成

诗与食

是生活的气节

生活很简单

有可口的食物

能自由可以畅叙的诗歌

已经很美

生活就够了

吟古人

李白的将进酒

诗与食都在酒里头

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感受

我愿我的诗优美

我愿我的食简朴

我愿我的物质精神都精致

诗让人振奋

还能令人受鼓舞

诗的生活我奋勇追求

诗的人生我努力奋斗

诗也让人感到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

诗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丰满幸福

诗与食

食是人存活的资本

美食是享受生活

食而有味是生活的乐趣

我都喜欢

简单的食物简朴的生活

拥有多少都不贪婪

诗是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食粮

激励着人向前再向前

诗成了人的最好的精神诗篇

诗与食

文/推塔(云南)

食 生存之本

诗 心灵寄托

美味佳肴 果腹充饥为食

睹物思情 豪情明志成诗

把做美食当成诗来追求 寄托

也会成为厨艺家

成为另一类诗人

他们的诗不在字里行间

而在于美酒 香茗 佳肴

如杜康的酒 陆羽的茶

也曾是自己心中写诗的人

把诗写在脸上 心里 梦里 眼里 泪里

也曾经历举杯邀明月的相思

也曾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痛苦

也曾接受煮豆燃豆萁的折磨

因为感同身受

所以引起共鸣

虽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

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但每道门和窗所看到的景色却不同

于是我成为读诗的人

诗和食成了我生活中的两道风景

食是我眼前的苟且

也为我带来灵魂的冲动和感悟

诗是我灵魂的寄托和远方

更让我的生活点滴充满情趣 

品味美食

勾起我的诗意

读诗和写诗

享受文字里的诗香和默默情意

将生活过成诗和食的结合体


诗与食

文/风中竹(山东)

诗与食从来不分家 

没有食

就不可能有诗的升华

贫寒之中的挣扎

如何才能作出诗样的芳华

同样

没有诗

如何才能让意志不垮

积聚心灵的力量

抚慰那嗷嗷待哺的一家

唐诗宋词的光芒

照耀了千家万家

平民百姓的参与

才是真的成了一家

诗可以记载食的艰难

诗同样可以记录食的美满

有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

汗滴禾下土的举步维艰

也有齿颊留香的红烧肉

东坡写下代代传

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食

它会让你爱不释手

回味悠长

一道美食成就一首好诗

它会让你垂涎欲滴

跃跃欲试

一首好诗就是一杯清茶

它会让你心旷神怡

余韵悠长

一杯清茶提炼一首好诗

它会让你涤荡脑海

神清气爽

一首好诗就是一碗热腾腾的粥

它会让你冷漠的心灵

填满感恩

一碗粥也是一首火热的诗

它会让你冰冷的身体渐渐暖和

打开心胸去拥抱生活

诗与食的约会

就是如此奇妙

食是生活本身

诗就是来自生活的馈赠

美食催生了诗的诞生

诗又为美食锦上添花

诗是心中的光芒

照亮前进路上的彷徨

食是赖以生存的基础

引领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与食的统一

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就是人生最瑰丽的华章

诗与食

文/路晓芳(甘肃)

不管前行的路上有多难

我的肩膀上扛着粮食

我的心中装满诗行

行走在曲折的路上

不会感到饥饿与慌张

白天我关心粮食

挑着生活的担子

向着家的方向

弯曲着瘦弱的肩膀

夜晚我用漂亮的笔杆

一字一句一个脚印

把心血融入文字里

期待着肯定的目光

为挖掘灵魂的语言

披星戴月的笔尖

在贫瘠之地垦荒

咀嚼着生活百味

用诗慰藉人生的荒凉

用汗水浇灌诗的种子

盼望着发芽,开花,结果

酿成精神的食粮

给生命前行的力量


诗与食·美不胜收的回味

文/前进(湖北)

四季焉有不同诗意

别致的写点,暗隐深藏

熏陶而醉也并非要

醇烈酒香

或许某刻有感而发

能触及心怀

才将山河景色谱写成美妙的旋律

优雅倾听

食则五味杂陈,便是生活

酸甜苦辣咸

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世人都在穿行

尽享佳肴,日子久了

还是会想念萝卜与青菜

荤素搭配才会觉得更完美

秀色可餐

貌似诗与食的结合

美人佳肴才是天衣无缝

心灵言诗,手巧成食

诗之意美令心而醉

食其佳肴好个无尽回味


第三名(并列七)


诗与食·刚好遇见你

文/卢红霞(山东)

我是一首清绝的诗

流浪在盛唐的十字街头

溜进一座富丽堂皇的酒楼

闻到了醉人的清香烈酒

瞥见垂涎欲滴的狮子头

这本是一场

美丽的邂逅

却碰撞出诗仙率性的投箸

华丽的挥洒出

长风破浪的坦荡

直挂云帆的豪放

短暂地

驱散聚在眉头的清愁

……

怎奈却下眉头

又上心头

多歧路,今安在

一身的豪情只能化作

月光的清幽

……

我抚摸着泛着光泽的金樽

贪婪地吮吸着诱人的珍馐

腾空一跃

紧紧握住婵娟的手

摇晃出当空的举杯倾诉

跌落一地的对影闲愁

我终于从玉盘盛满的馥郁中醒来

毅然决然

化作狼毫上的三分剑气

与泼墨中的七分月光

将那副孤高的挺拔身姿

镌刻成半个盛唐的荣光

将天与地与他与月亮

封印在不朽的经典

供世人景仰


诗与食

文/高仲民(陕西)

食是烟火  

有你才有生活  

有滋有味的舞蹈

食是汗滴禾下土的果

为你艰辛 攀了多少山

趟了多少河 

诗是铁公鸡

为你呕心沥血 破万卷

只为拔最少的毛 

开最美的花

心灵的天堂

生活的导师

有你人生才有希望 才有航向

玫瑰人生 风花雪月

灵感的爆发 将生活推向着理想

美食与诗歌

一对离不开的爱人

美味喂饱了生活

滋养了爱人

飞扬的文字

编织出温柔的花朵 

害羞的花朵

引爆了甜美

更多娇

美食哺育着诗歌

诗歌升华了美味

一种是力量永久进取的马达

一种是沙漠里甘泉 黑夜的明灯

携手与共进 

钟爱了一生 

又相依了一世

多美的旋律 华章

味蕾幸福的笑了

诗儿如花的乐了


诗与食

文/淡水(云南)

民与食为天

食是温饱

是味觉嗅觉视觉

表象为人体感官集合体

当人们抛开只为裹腹的狼吞虎咽

开始安然自若细嚼慢咽

此时此刻

味蕾如花般绽放开来

不断向纵深扩展延伸再扩展再延伸

刹那之间

有如品茗般清明通透彻悟

食实则更是心情

21世纪现代人常挂嘴边一句话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有诗与远方

眼前的苟且首当其冲是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也不会少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

“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让“厉害了我的国”愈来愈更加清洁美丽

绿色出行 诗意生活

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更多选择

此时此刻

食成就了心情 心情成就了诗意

诗与食天衣无缝自然而然契合在一起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成为了这个时代

这个新时代伟大主题

勤劳勇敢善良龙的传人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领下

共同书写着中国历史气势磅礴又一部

长篇巨诗

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与国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

新的长征路上

以长征精神奋力书写着一行又一行

崭新的史诗

未来中国 中国未来

定是始终朝气蓬勃充满诗情画意的祖国


诗与食

文/心远(甘肃)

酝酿岁月的醇厚风味

蓄积日月昼夜的差异

呈现四季独特的个性

成就大千世界的那些

活跃生长激情

一道道食物

纯粹原生态的方式

或精心烹调的家常

或精美佳肴盛宴的排场

滋养和丰盈静好时光

怀着感恩馈赠的心

啜饮袅袅茶香和美酒

欣赏和品尝食物

衍生和触摸

一首首诗的灵感和精髓

以食为天

以诗为味

以勤为力

用心创造和感受

食与诗的经典和完美

诗与食

文/难得糊涂(甘肃)

诗与食本不相关

可为何要生拉硬拽

诗者超凡脱俗

文温而雅

食者裹腹饥餐

以求慰安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令我垂涎欲滴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叫我魂驰神往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我真想醉生梦随

逃离尘世间的烦恼

做一世外闲人

乐自逍遥

食的生活令人枯燥

诗的生活令人飞翔

喝一杯桂酒

尝一颗仙果

把食的生活

注入到诗的土壤

扎下深深的根须

开出娇艳的花朵

结出甜美的果肴

溢出芬芳的味香

让食的世界装满诗的味道  

甘甜芳香,滋润悠长


诗与食

文/雨语(广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大文豪苏东坡把诗与食完美结合

东坡肉更是闻名古今

红楼梦里借物讽人的螃蟹诗

诗与食的交融可见一斑

食是生存的基础

诗是灵魂修炼的回馈

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别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

精神没有物质支撑会显得空洞

物质没有精神润色会显得黯淡

真正的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相反是扎根生活的人

做一个精致的诗人

让生活多些浪漫的诗意

让笔下的诗多些生活的气息

只有在生活中悟出真谛

才能拨弄直击灵魂的弦音


诗与食

文/烟雨江南(辽宁)

宁宁爱作诗

丁丁爱美食

宁宁爱作诗

提笔数千字

丁丁爱美食

辨别天下吃

宁宁爱作诗

山川河流水风月

触目处处诗

丁丁爱美食

天上飞的地下跑

都欲一尝试

宁宁爱作诗

丁丁爱美食

两个人相爱

成为一家子

宁宁作诗给丁丁

丁丁爱的手不释

丁丁下厨为宁宁

一大桌子皆美食

夫妻过日子

总有瓷碰瓷

恩爱小夫妻

难避吵架时

宁宁骂丁丁

只会做着吃

一身油烟味

胸中无大志

丁丁怪宁宁

破诗不当吃

诗歌写无数

世上几人知

宁宁和丁丁

各人执一词

谁也不服气

离婚当未识

宁宁回到家

眼泪流成池

丁丁在单位

懒得碰铲子

宁宁无美食

无心再作诗

丁丁没有诗

无心做美食

僵持有数日

二人皆深思

因何才相爱

良媒《诗与食》


平台团队

  • 主编:郑清风

  •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 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 通联微信:chenjw1125

  • 投稿邮箱:715648715@qq.com 

  • 图片:来源网络(致谢)。

  • 转载:请联系平台。

添加上面微信号关注我关注我哟

致读者朋友的一封信

       1、【文学时代微刊】为纯文学公益平台,现已开通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并实施稿酬制度。欢迎您关注并赐稿。投稿方式:微信chenjw1125或电子邮箱715648715@qq.com。

        2、本平台只接受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体裁不限,散文随笔、小说时评、诗歌(现代诗5首、古诗10首以上)、摄影书画均可,并附上百字以内个人简介和照片一张。(注:投稿半月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恕不退回。)

        3、为鞭策作者,敬畏文字,请认真检查后再投稿,文责自负。(管理微信号:chenjw1125)

        4、稿酬由读者来定。文章发布后,一周内到账的赞赏额按三二五分,30%作为平台运营,20%奖励编辑和诵读者,50%归作者所有。稿酬以微信红包形式七天后发放,没有赞赏就没有稿酬,10元及以下不发放。敬请周知。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您阅读本平台推出的文章。请您动动手指转发分享,也欢迎为您喜爱的作者赞赏。这是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作者的一种激励和感谢。谢谢您!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同题诗赛集锦》精彩回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