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冶名人:三栖名家夏道平

 余一梦2005 2021-06-22

三栖名家夏道平

夏道平(19071995大冶保安镇人。1929年考入武汉大学预科,1935年毕业留校任教抗战中期曾在军中任职,1949年孤身一人赴台。1960年后在辅仁大学、东吴大学等多个大学任教。是著名政论家、经济学家、翻译家,在台湾知识界享有很高声望。

《自由中国》一支笔

抗日战争后期,夏道平在重庆国民参政会下属的经济建设策进会工作,任研究室主任,与参政会副秘书长雷震接触较多。雷震很赏识这位下级,二人趣味相投,渐成好友。随后经他介绍,夏道平又与胡适成为好友。194911月,以雷震为首的一帮文化人在台北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夏道平参予其事,担任编辑和主笔,与胡适、雷震、殷海光并称为该杂志的四大撰稿人。四人均为台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改革开放后,胡、雷、殷的著作陆续被介绍到大陆,三人在思想文化界声名卓著,而夏道平似乎默默无闻。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夏道平在台湾可是响当当的政论家,有数字为证。《自由中国》自创刊至被停刊,共出版23249期,发表社论429篇,其中116篇由夏道平撰稿,这还不包括众多译文和短评。

1951年,夏道平发现某些公务员冒充普通市民兜售金银外汇,若有群众出手购买,他们便以扰乱金融之罪名将其拘押送审,自己则因此立功受奖。这类案件多次发生,引起了夏道平的警觉,他撰写文章予以揭露,并对政府的金融管制政策提出批评。这篇文章就是《自由中国》第4卷第11期的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他在分析了案件的疑点后指出:“第一,我们姑承认制造这类案件的动机不是为的奖金,而是为的惩处投机分子,也就是说我们姑且承认目的是对的,但我们决不苟同'不择手段’的作风。天下事常因不择手段致引出更恶劣的后果来,比起不达目的还要坏。第二,我们姑承认打进圈内去是侦察和破获某种案情的必要技术,但也得有个前提,即在客观方面先有这个案情的存在,侦缉的人只是伪装参加其罪行,而不是以骗术诱人犯罪。以骗术诱人犯罪,其本身已构成犯罪行为。”想想,在我们这边,这种诱民入罪的事不也时有发生吗?而夏道平的评判显然也并不过时。这篇社论引起台湾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执政当局的极大不满,保安司令部扬言要惩戒杂志及作者。胡适却对该文给予高度赞扬,他说:“这篇文字有事实,有胆气,态度很严肃负责,用证据的方法也很细密,可以说是《自由中国》出版以后数一数二的好文字,够得上《自由中国》的招牌。”

19609月,办了近11年、出刊260期的《自由中国》被查禁,夏道平就此告别舆论前沿,后来他将自己的政论文章结集为《我在<自由中国>》一书。

严守本分的经济学家

1931年,夏道平在武汉大学由文学预科升入本科,他放弃第一志愿哲学系而进入经济学系。这是夏道平人生中第一次重要选择,他在晚年回顾时说:“毕业于武汉大学,决定了我后来大半生的命运。”

当时,计划经济的思潮盛行于世,凯恩斯的经济干预理论比较流行。夏道平最先的的经济学老师是留德学者,信奉德国流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夏道平差一点就接受了那套理论,但受教于经济学家任凯南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国立武汉大学时期共有五任校长或主事者,其中李四光、王世杰、周鲠生三人均有留英背景,曾受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因此之故,他们礼聘的学者中,有不少也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该学院政治系和社会学系的教师多是费边社会主义者,而经济系的教授多是古典自由主义者,其特点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反对人为干预经济,代表人物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埃德温·坎南和哈耶克,而任凯南正是埃德温·坎南的学生。夏道平深受任凯南的影响,接受了他的经济思想,成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在台湾的传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华人经济学家蒋硕杰也是古典自由主义学者,他的名著《台湾经济发展的启示——稳定中的增长》曾经有力地影响了台湾经济政策的走向。夏道平与蒋硕杰往来密切,相互影响。他写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如《走出社会正义的迷思》《哈耶克论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等)传播的正是市场经济理念。

夏道平认为,所谓的“经济学家”其实包括三种人:一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二是经济工程师,三是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经济工程师是把公共经济事务的处理当作一项工程来做的专业人士;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是运用经济学说,表面发表富国利民的宏论,实际只为自己或雇主或特定利益集团说话造势,争取更大利益空间的辩护者;而真正的经济学家,则是从人性出发,站在“人的行为”的高度,为整个人类谋取福利的思想家。他认为,“经济学家不可成为学、官两栖动物,否则就不是经济学家”。这是因为,经济学家一旦进到官场,就必然丧失自主性。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严守本分,保持境界,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而存在。他不仅严格遵循这一理念,而且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学生。1960年以后,夏道平转入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任职,继续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培养了一批经济学人。

晚年,夏道平将自己的学术和政论文章结集为《夏道平文存》出版,全书分三卷,其中有两卷是关于经济的,分别是《自由经济的思路》和《自由经济学家的思与言》。2007年,海峡两岸分别举行了夏道平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2013年,夏道平之孙、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夏明与人联合编辑的《夏道平文集》由长春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评价说:“这是一部发自良心深处的对台湾经济的分析与批判的书。不但逻辑严密,而且感人至深。大陆和台湾同文同种,台湾发生的事大陆可以引以为鉴。因此这本书非常值得大陆关心经济和法律的同仁阅读。”

甘坐冷板凳的翻译家

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夏道平与刚入校就读的大冶老乡詹绍启结识。1957年,詹绍启从美国给夏道平寄了一篇介绍米塞斯著作《反资本主义的心境》的的文章。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是20世纪出色的经济学理论家之一,他撰写的专著《人的行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的集成之作。夏道平读了《人的行为》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他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费尽心力翻译了这本80万字的名著。夏道平是第一个翻译米塞斯经济著作的华裔学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愈来愈欣赏,对经济自由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出于对米塞斯的敬仰,夏道平不只是简单地原文照译,而是将翻译与专业研究相结合,与学术传承相结合,在寂寞中享受智慧之乐,传播学术之光,为此长坐冷板凳也无怨无悔。

夏道平不仅翻译了米塞斯的两部名著(另一本就是《反资本主义的心境》),而且倾其心力翻译了英国卡尔多的《消费支出税》、奥地利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德国洛卜克的《自由社会的经济学》等经济学著作,是华人世界第一个系统译介现代市场经济名著的学者。1991年,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将夏道平翻译的五种经济学著作结集再版。20159月,《人的行为》简体译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衮雪”拓片寄深情

夏道平藏有一方“衮雪”石刻拓片,该石刻出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之手,是他留存人间的唯一手迹。

世人多知道曹操是雄冠一世的诗人,却不知道他还是卓越的书家。晋张华《博物志》称:“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以其品评,曹操的书法虽不算顶尖级,却也属一流。唐人张怀瓘也评价说:“武王尤工章草,雄逸绝伦。”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亲斩魏国大将夏侯渊于定军山,曹操闻讯,惊怒交加,乃亲提大军从长安出斜谷,入汉中讨伐蜀军。蜀军坚壁拒守,不与交战,欲使魏军师老兵疲而后自乱。曹操原想速战速决,今见积月不拔,而亡者日多,只得退屯褒斜栈道南口,驻扎石门附近。滚河流经其地,乱石激荡,飞花溅玉,一路向前。却说曹操正心情烦闷,立岸沉吟,见此情景,不由得豪情顿生,心头积虑焕然冰释,挥笔写下“衮雪”二字。“衮雪”即“滚雪”也,因“衮”在水边,故不必画蛇添足。二字右起横刻,高67㎝,宽148㎝,字径3546㎝。落款为“魏王”,字径6.5㎝,与“衮雪”二字风格不类,或系后人增补。曹操手书被人刻于滚河中巨石之上。石门隧道内外数里山崖和河间大石共有石刻100余处,其中东汉到北魏的13种被誉为“石门汉魏十三品”,“衮雪”即其中上佳者。

抗战期间,夏道平在洛阳国军部队担任文职军官,1941年离开部队转赴重庆,途经石门而得此拓片。1949年只身赴台时特地带上,此后两岸睽隔,一别数十年。1993年,夏道平的女儿鹏鸣携夫去台北探亲,他将拓片交女儿带回大陆。夏鹏鸣和三位兄长宏琛、宏光、宏伦,将拓片去来之前因后果写成小记一则,并请书法家张葆华书于拓片文字之下,朝夕观览,宝爱有加。笔者有幸于夏宏伦之好友、《湖北文艺》资深编辑胡克庆先生处见之。夏道平父子两代人对拓片的珍爱,寄予着对中国文物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片深心,令人感佩。

19951223日,夏道平在台湾病逝,享年88岁。社会各界纷纷撰文追思。他当年的同事和好友胡学古撰联曰:

奥国学派,经济理论学者;

自由中国,民主政治先驱。

这副对联较好地概括了夏道平先生一生的追求和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