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8:清明

 余一梦2005 2021-06-22

故乡读书会

  ◆  

    

余梦楼

    

【作者简介】

  李全修(1940—),湖北省武汉市汉南人。

  1960年参加工作,终身从事师范教育。

  以舌耕为本业,笔耕属于玩票,雖无几何成果,仍乐此不疲。  

  行年八十,不知老之早至。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8:清明

文|李全修

清明本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主要反映物候特点:“桐始花,田鼠化为,虹始见,萍始生梧桐开始开花,田鼠变化为鹌鹑之类小鸟,天空开始出现虹,水中开始生浮萍”,“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生气正旺盛,阳气在发散,拳曲的芽都长了出来,直立的芽也都破土而出”(《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汉代无名氏《孝经纬》说:“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故名之曰“清明”。作为节气的清明,还要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就是歌咏作为节气的清明:

 

清明来向晚,山渌(山间清泉)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请明由节气演变为敬祖、郊游、游乐的节日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俗。由于清明与寒食仅隔一两天,气候与自然景观都完全相同,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取代慢慢淡化的寒食节,寒食节的一些风俗也成了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风俗主要有扫墓,改火,踏青,游宴。

扫墓敬祖

扫墓是指在本族或本家先人墓前祭祀,古称墓祭,民间叫做上坟。扫墓是清明节最主要的也是标志性的风俗。春分以后,冰雪融化,为防止祖先坟墓被狐兔打洞或雨水浸灌,人们前往祖先墓前,除草整枝,添土上供,烧纸燃香,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清明扫墓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中慎终追远的道德观念。

扫墓之俗至迟在战国时代已经存在。《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就反映了当时已有扫墓以酒肉祭奠先人的风俗。

秦汉以前,扫墓皆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望(每月十五)、二十四气、伏、社、腊日上饭,不限于清明。至唐才固定在清明节。

寒食也有祭扫的习俗,开元二十四年四月,唐玄宗下诏允许官员寒食扫墓,以后即引为成例。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得潇潇风雨人归去。”寒食扫墓又称为祭扫、野祭。如古人诗云:日落啼鸦随野祭,雨馀荒蔓上颓垣(宋·陆游寒食临川道中),“野祭一盂饭,乡愁千里馀”(金·赵秉文《寒食遥奠西山寺二首》其一),道傍巨冢乌鸟噪,寒食野祭遗膻腥(元·吴师道三月十八日张仲举赵伯器吴伯尚王元肃同游西山玉泉遂至书山),寒食家家扫墓回(明·陈民俊日月湖竹枝词),“寒食家家祭埽忙”(明·韩雍《二月二十四日舟中观历偶知清明有感》)。但是寒食风俗的主体是禁火冷食而不是扫墓。后来寒食风俗逐渐衰微,扫墓就成了清明节的专有风俗了。

《东京梦华录》卷之七记北宋皇家与都民清明祭扫风俗说: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宋仁宗于南郊大祀时,赐皇族子弟的官爵,谓之南班,为无职事、无定员的虚衔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族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旄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梦粱录》记南宋清明扫墓之俗云:“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

《帝京景物略》记明代扫墓风俗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酒杯),轿马后挂楮锭chǔ dìng,纸锭,纸钱,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扫墓的一项重要仪式是烧纸钱,这在诗歌中多有反映,如: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唐·薛逢《君不见》)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

目断清明原上路,日暮纸钱撩乱飞。(元·周权《原上》) 

疏风冷雨清明节,都邑家家出城阙。担头芳醑洒荒原,纸钱满树飞蝴蝶。(明·钟芳《清明》)

人记鬼记清明字,楮锭酒倾城出。生人情,游人致坟头帛片儿孙泪。儿孙泪罢花前醉,花不开,鬼当馁。(明·宋懋澄《清明曲》)

改火赐火

因为清明前几日为寒食节,前后禁火三天,吃冷食,不点灯,清明日须重新生火。《唐会要》:“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吴自牧《梦粱录》记宋代风俗亦云:“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所取之火称为“清明火”、“榆火”或“新火”、“新烟”。

这一风俗源于上古的“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yóu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又称改木。刘宝楠《正义》引徐颋《改火解》:“改火之典,昉(fǎng,起始)於上古,行於三代(夏商周),迄於汉,废于魏晋以后,复于隋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咏清明的古诗往往涉及这一风俗。如:


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唐·史延《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唐·郑辕《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钻榆新得火,对客瀹云芽。(明·邓云霄《清明改火》)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唐·李峤《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宋·欧阳修《清明赐新火》)

烟腾村突新榆火,香满雕盘脆蔗饧。(清·弘历《清明》)

清明节日颁新,蜡炬星飞下九天。(唐·和凝《宫词》其二十六)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

令节传龙蜡,君恩近臣。(宋·曾易简《清明日赐新火》)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唐·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阊门即事》)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唐·韦庄《长安清明》

  

踏青游乐

清明扫墓本为祭祖,此时郊野晴和景明,绿草遍地,花木繁茂,扫墓逐渐变成了变相踏青。这一现象在初唐已较明显,以致唐高宗于龙朔二年曾下诏斥责:“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檟,曾无戚容,既玷风猷(风教德化),并宜禁断。”但并未能阻止清明节向娱乐节日方向演变。到了宋代,其热闹的程度实有超过灯节的趋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以大量篇幅记载了清明期间开放皇家园林金明池、琼林苑,开展游艺、游览活动的盛况。钱锺书说:“中国艺术史上场面最大的一幅人物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里有到一千六百四十三个人和二百零八头动物——正是描写北宋汴梁的这种盛况。”(《宋诗选注》王禹偁《寒食》诗注)

偏安江南的南宋,其清明节游乐盛况更超过北宋。

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记载南宋临安清明游宴的盛况云: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北宋京城开封)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tì,沉湎于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僮仆挑著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明代亦复如此。明末张岱《陶庵梦忆》卷五《扬州清明》中详细地回忆描述了明代扬州清明游乐的盛况:

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省视坟墓),虽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靓妆藻野,服缛川。随有货郎,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博徒持小杌坐空地。左右铺(nì,近身内衣)衫半臂,纱裙汗帨(shuì,配巾,铜炉锡注,瓷瓯漆奁,及肩彘鲜鱼,秋梨福橘之属,呼朋引类,以钱掷地,谓之“跌成”,或六或八或十,谓之六成八成十成焉。百十其处,人环视之。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岗,斗鸡蹴鞠,茂林清樾(树荫),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批;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南宋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追慕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而娱目盱盱xū xū,张目直视,能不梦想?

下面选录反映清明游乐盛况的唐诗宋词各一首:

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今镫下山红日晚,牙樯捩柁青楼远。……(杜甫《清明》)

(花瓣绽开)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gàn xiǎn 天青色车幔出郊。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罄竭玉山倾(形容醉倒)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柳永《木兰花慢》) 

清明游乐吸收了寒食的一些内容。《荆楚岁时记》:“寒食有打毬、鞦韆、施钩之戏。”清明除此三项,还有放风筝、竞渡等。清明时节,天气晴和,适宜户外活动,所以时兴上述各项活动。

打毬又叫蹴鞠,即踢足球,是一种练武、娱乐、健身的活动。传说始于黄帝,初以练武士。战国时已流行。《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蹵,足蹵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蹵蹋为戏乐也。”

鞦韆(简化字作秋千)也是一种体育游戏,相传春秋时齐桓公自北方山戎传入。汉唐多在帝宫与贵族园林中进行。唐代多为妇女游戏,称为“半仙之戏”。杜甫《清明二首》其二《杜诗镜铨》引《古今艺术图》云:“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谓之鞦韆,亦云当作千秋,本出汉宫祝寿词,后人倒读又易其字为鞦韆耳。”

在咏清明的古诗中,常把蹴鞠与鞦韆并提,如: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杜甫《清明二首》其二)

蹴鞠场中年少,秋千架上佳人。三三两两趁芳辰,玩赏风光美景。   日暖风和明媚,更加花草香馨。红颜移步出闺门,偷揭绣帘相认。(唐末宋初·无名氏《西江月》)

施钩之戏,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古称“牵钩”。《荆楚岁时记》:“施钩之戏,以绠作篾缆,相罥juàn,缠绕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公输子游楚,为舟战,退则钩之,进则强之,名曰钩强。遂以败越。以钩为戏,意起于此。”唐代叫做拔河。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古用篾缆,今则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勾齐挽当大旗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新唐书·中宗纪》:“景龙三年……及皇后幸元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夜航船》:“唐制,清明拔河戏。”清末章钰《双调望江南·辛未清明》词云:“听倦拔河唐苑戏,望残赐火汉宫烟。”都反映了唐代的这一风俗。

风筝,明·陈沂《询蒭录》:“风筝,即纸鳶,又名风鳶。初,五代汉李业於宫中作纸鳶,引线乘风为戏。后於鳶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宋代李纲《清明日》诗云:

忆昔叨尘(忝任)寓帝京,春光淡荡值清明。赐来新火传红蜡,煮就香糜和白饧。游女踏青寻苑草,戏童引线送风筝。沙阳(地名)寂寞都无此,卧看山云听水声。

明代刘崧有《风筝曲》对清明节放风筝的情景有详细的描述: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滔。时人勿用旁惊睨,质薄材轻等儿戏。乘时容易上云霄,失势终然在平地。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萧条断线挂虚壁,沟中破纸无人拾。

竞渡即划船比赛,俗称划龙船。中华传统节日中,清明和端午都有划龙船的风俗。端午划龙船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清明节为什么有此风俗,未见记载说明,但在唐以后的诗中多有描写。下录唐诗宋词各一首,让我们从中了解唐宋两代清明竞渡的场景与细节: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州郡长官)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两岸罗衣破鼻(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唐·刘禹锡《观竞渡》)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喻笛)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宋·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插柳簪柳

同寒食一样,清明也有插柳簪柳的风俗。《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记宋代风俗:“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婟(原字食旁,音hú,类)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上头亦称上梳,传统婚俗,婚礼前将新娘的辫子改梳成发髻,并戴上头饰”《岁时杂记》亦云:“今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帝景景物略》记明代风俗说:“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清嘉录》记请代风俗:“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故谚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街头卖柳条。”“满街杨柳丝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故有诗云: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宋·陆游《春日》)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宋·刘克庄《寒食清明二首》其一)

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元·黄庚《清明》)

酒从茅店分榆火,人向柴门插柳枝。(明·郭谏臣《清明日江上遇雨》)

雨丝吹遍杏花风,令节吴州插柳同。(清·揆叙清明日维扬舟中作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宋·宋伯仁《清明插柳》)

簪柳门归懒。(宋·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每逢簪柳日,却忆上坟时。(明·邓云霄《壬子清明》)

酬佳节,莫对桃花忆去年。《客中寒食有感》(明·杨基)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清·徐《卜算子·春恨》)

写清明的古诗脍炙人口的还有下面几首,不可不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王禹《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此句写齐人有一妻一妾的齐人),士甘焚死不公侯(此句写介之推)。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

新烟着柳禁垣(皇宫城墙)斜,杏酪(杏仁粥)分香俗共夸。白下(南京别名)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晋朝卞壶曾任尚书令,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葬于白下)墓上迷芳草,卢女(金陵歌妓莫愁)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酤春酒醉京华。(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友》)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系列——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7:寒食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6:社日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5:花朝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4:元宵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人日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元日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立春

有缘继续:

余梦楼诗词集|20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