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才有为

 夏禾锄锄 2021-06-22


齐桓公曾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细想,这句话是在讽刺我。

作为老师、咨询师、家长,我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好为人师,自以为是。上次听了邢少红老师的讲座————《热线电话技巧心理干预技巧》,她在讲座中强调,来访者中说“虽然……但是……”的人,最好不要去帮忙,因为他们并没有改变的需求,所以咨询师不要一厢情愿。这也使我回忆起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半年前,在心理教师c证面试现场。一位老师诉说,他有社交障碍,虽然任教多年又是班主任,但是一直害怕公众场合。如果是多位家长同时在场,他几乎无法发言,脸红耳赤,心跳加速。他一般不召开家长会,除非学校布置任务。面对学生他却能坦然自若,教学效果也不错。

当时我就很为这位老师担心,甚至就这个问题和同行研究解决的技术。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老师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不去找心理医生看一看呢?(甚至找我也行啊)。

直至两个月之后,因为某本书,我终于恍然大悟: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他当然明白自己的问题,他当然知道所谓的障碍并不构成教学的困扰,并不构成真正的障碍。如果真正影响工作、生活,他肯定不会这么淡定,不会拖到这么久了。他只是趁机倾诉而已,并没有咨询或解决的需求,所以是我在瞎操心。

还有一次,碰到一位高三孩子的家长,她诉说孩子数学不好可高考是必考科目,孩子又不愿意和妈妈好好沟通,妈妈自己文化有限,真的没有好办法,然后是不停地抱怨。


我听了之后很焦急,怎么会没有办法呢受?怎么会没有办法呢?所有的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呀!首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深入了解孩子数学不好的原因,是孩子自己不努力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是孩子身心发展问题,情绪上的问题或者对老师有看法;其次可以找孩子的
好朋友或者班主任了解孩子心理、生理状况;再次找校外培训班辅导或者上网班聘请名师强化训练……方法多种多样。

我巴拉巴拉讲了一大通,那家长过后还是说,我又不懂这些,我只管好吃穿方面的问题,其他我真的解决不了。于是我考虑让闭嘴,妈妈不愿学习或者也没学习的能力,我说得再多还是白搭。

孩子读初三那会,期末考试前夕,我信心满满地决定周末帮孩子好好复习,换个好成绩。七点不到,我催促孩子起床,然后叫她把所有的试卷整理出来,进行错题订正。孩子睡眼惺忪,早饭也不想吃,耷拉着脑袋,万般不情愿地坐在书桌前。首先我给她听写英语单词,十个单词花了半个小时;接着复习数学,她一下说数学试卷落在学校里了,一下说试卷被老师收了还没发下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两张试卷,又说全会了没有需要订正的……我很想发火,心想:我是帮你提高成绩,考个好名次,你干嘛不领情呢?

爱人在边上看不下去了,数落我:“这是你的愿望,而不是孩子愿望,你瞎折腾什么呢?”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立马放弃我的行动。

生活中不乏好为人师者,一个孩子说我不想读书,马上会有十位成人来帮忙,显得大家都很“热情”,都有菩萨心肠。“你孩子成绩好吗?”“小伙子你结婚了吗?”“姑娘你多大了?找老公了吗?”“你家孩子老不爱说话,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带去看看吧?”太多的“热情”,不胜枚举。这个“热情”真的好吗?这样真能帮助人家吗?我想未必。

 

无为才能有为,不管是来访者、学生、孩子,如果对方的需求还没到达,所有的努力都是事倍功半,甚至帮倒忙,让事情朝着恶化的一面。只有他人有需求的愿望,我们有顺应,改变才能发生。当然,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比唤起热情更需要勇气,认识到这一点我又往前迈开了一大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