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对待孩子的坏(恶)?------《孩子与恶》读书笔记之三

 夏禾锄锄 2021-06-22

前两个笔记中所谓的坏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变坏(恶)我们了解了“恶”的存在,孩子变“恶”的原因,河合先生也论述了“恶的二义性”-----破坏的背后隐藏着创造的需要、自立的需要,内在的心理需要。

具体来说,首先是创造的需要,在既存的秩序当中想创造出些什么,必定要破坏掉某种旧事物。恶,作为善的对立面,是我们不想见到的,而这恰恰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刺激了儿童的好奇心,它引诱儿童进去一探究竟。

其次,是自立的需要,当儿童真的用偷窃、撒谎、破坏来实施 “恶”时,他完成了一个不被允许的行为,他就体会到了隐秘的快感,这种快感叫做“自立”,“为了成为自己,必须破坏掉之前支撑着自己的支柱。这是一个充满着危险的过程。搞不好,不仅是支柱,连自己也彻底被毁了,或者给家里人、外人带来深刻的伤痛。”

第三,儿童会用 “恶”,告诉我们ta 潜意识的需求。一位孩子把偷来的玩具枪放在邮箱了,其实他想告诉妈妈他需要一些攻击性的活动。因为他在在一个非常温和、崇尚和平的家庭长大。

总是想偷旧书的田边圣子,是想告诉别人,她需要别人的知识,写作方法来进行创作。孩子“偷”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无法被满足的一些心理需要。如果大人能及时解读这些需要,孩子的“恶”就会消失

所以河合说:“单纯地排斥恶,会招来更大的恶。”

当然就有一种恶,不管怎么说都是恶,当事人绝对无法辩解逃脱--------作为“恶的心理学”必须承认这一点-----那就是根源恶。根源恶一直企图捕获我们的心灵,经常会在预想不到的时候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这一点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出现这种恶,家长、老师等大人该怎么应对呢?河合举了两个例子:

读小学一年级的乡田,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撒谎“因为没去学校而对妈妈撒谎,然后说好笨我好糊涂,我好蠢。”通过诗歌体验到了自己的恶。

妈妈说,“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意思就是你的这个做法是不对的,以后不可以再犯。接下来会员严厉谴责,孩子也深深地反省了。但是事情没有到此结束,接下来的,妈妈紧紧地抱住儿子,说:儿子,妈妈最爱你”短短的几句话,说明妈妈接纳了孩子的恶,除掉了自己对善的偏执,和对“好孩子”的渴望。

《小妇人》的故事里,乔在妈妈面前表现很痛苦,悔恨没有控制内心的小恶魔差点害死了妹妹。面对孩子体验到的恶,妈妈说,不要这么伤心了,这种事情妈妈也做过。”

这时候妈妈不是一个裁决者,而是作为一个有着同样体验的长辈在发言。而且还说到自己为了改正易怒的性格,花了整整40年。在母亲这样关系的支持下,乔和妹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当今国内很多家庭的写照是:教师、家长都过于性急,容不得孩子有任何的坏(恶),看到孩子的恶就迫不及待地纠正、扭转,结果事情朝着越来越糟的方向前进。

一边严厉地谴责犯了错误的孩子,一边还能恢复关系,严厉地断绝根源恶还能不断绝与犯错人的关系。大人们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根源恶的极端恐怖之处,教给孩子们怎么与根源恶作斗争。有时候,很严厉的斥责也在所不惜,但是,斥责不等于跟孩子断绝联系,要有爱的力量

家长不急着指导,耐心等待孩子自发的成长。当孩子的内心开始出现了“恶”的萌芽时,大人们耐心等待观察“这个芽会怎么发展、会有什么样的过程”不要马上掐死。让ta在孩提时代有机会体验一下根源恶,知道有多么吓人,才会下一个决心,我再也不敢(作恶)了。

这就是河合先生给我们的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