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大头三年不愧是银币中的黑马!价格一路攀升,有的朋友你就偷着乐吧!

 收藏家协会 2021-06-22

发源于15世纪,铸造于欧洲,俗称洋钱、洋花、洋花,是一种通用的银制货币。银是进口的,它最初进入中国,在明朝时曾有约莫的银,但在清乾隆年间后有大量流入。市场上有三帆银币、竹叶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刊行较少的钱币。其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存世众多的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

「袁大头」银币正面图案,中间有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上方有「中华民国三年版」、「中华民国十年版」、「中华民国二年版」;背面图案均为两株十字穗,中央有「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壹角」及「壹角」四个字,后部有「壹圆」、「壹圆」及「壹圆」四个字;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这一系列的钱币中,民国3年、9年、10年等一元钱比较普遍,民国8年等较少。三年来,袁世凯的“签字版”《袁大头》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一九一四年二月七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发布《国币条例》和《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国币种类有四种:银币(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五分)、铜币(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钱币上铸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有嘉禾纹饰及币值,以壹圆为主币。同年国家币制颁布,先在天津造币厂铸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地相继铸钱。由于袁大头壹圆银币的型式、规格、重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很快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渐取代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在流通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3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了袁世凯头像银币。首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了袁大头壹圆银币。后来在南京的广东武昌等地相继铸币。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路军阀纷纷私铸袁大头。造成生机勃勃的袁大头质量良莠不齐

第三年(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了袁世凯银币头像,由于铸有袁世凯侧像,民间俗称“袁大头”。「袁大头」银币有四种面额: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其中最常见的是「袁大头」,所以俗称的「袁大头」,主要是指袁世凯时期的壹圆银币。天津造币厂率先开铸“袁大头”,此后,南京、广东、武昌、甘肃等地的造币厂相继铸币,因其银两分足,信誉良好,在民国时期及以后,在中国各地大量使用。

根据古钱币市场表现,2018年银币价格有再度升温的趋势,据业内人士分析,与去年相比,现在的“袁大头”价格已经翻了一番。白银价格的上涨推动了银币的价格上涨,而旧币还有收藏价值。还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收藏市场。袁大头拍拍价迅速上涨,市场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袁大头”,民国三年、九年、十年,大都在市场上流通过,收藏投资市场价格长期较为平稳。



古钱币上门交易

7-15天完成交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