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签字版】鉴定及上门交易价格

 收藏家协会 2021-06-22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袁大头以其戎装左侧面像为纹饰,壹圆面值的银元,是一种俗称,铸成于民国初年,刻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首铸于民国三十三年,又有称民三者,是民国军阀银币中的一种主导货币。五年来,袁大头的市场价一直在一路高歌猛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仍有较高的升值空间,目前袁大头的出货量非常大。铸造场位于广东、天津、南京、武昌等地。于是出现了一个非常细微差别的版本。袁大有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五次铸成。苏维埃版的袁大头于1931年。这种银币被称为“签名版袁大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极为稀少的铸币量,使其成为最具收藏价值的银币之一。

与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壹圆一样,袁世凯银币在江西瑞金的造币厂,用中华民国三年版的袁世凯银币翻铸而成,与原银币相比,正面刻有“苏维埃”三个字,而背面刻有“苏维埃”三个字,与原银币相比,更显粗糙。银的背面铸造精美,很明显是用原缴获的袁像的银币背面铸成的。由于铸时短、铸量小,加上后来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并收缴,故存世量极少。

对其历史进行研究,既是研究革命根据地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军事发展史、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等。

民国三年“苏维埃”袁大头银币重26.64克,直径3.9厘米,重26.64克。正面刻有袁世凯的侧面画像和铸造年号“中华民国三年”,袁像右边刻有竖排“苏维埃”三字的铭文,背面铸有嘉禾图案,中间铸有“壹圆”字样。

“苏维埃”三字在银币上的印痕成因,目前还是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1931年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农民银行发行的《袁世凯像银币》(1914),中华民国三年发行的《袁世凯像银币》(1914),只能在苏区流通。

但在红军时期铸造的货币,质地不均匀,工艺粗糙,铸造水平有限,而有“苏维埃”字样的“民三”银元,质地好,工艺精美,似非苏维埃当时的水平所能及,加上翻铸成本过高,浪费过多,银元“翻铸说”,似乎牵强附会。

有一种说法是“戳印说”,多数人认为红军就是在原来的“袁大头”上盖戳,印上自己,使自己成为苏区的法定货币。但是这个盖戳需要很大的力量,而且会使银元严重变形,对货币造成损失,不上策的话,估计红军不会这么做。又曰:“改刻”,即在银元上加刻“苏维埃”字,加刻既经济,又美观,只要有个熟人,一日可改刻多件。对红军来说,这是一个可行的、理想的、最简单的办法。

这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服务于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实践的货币,是我国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抗战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