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课堂 | 开发地质的内容和任务

 油气物联 2021-06-22
开发地质是油田即将投入开发及开发以后的各项地质工作的总和。因此,开发地质在为开发好油藏的总任务下,主要围绕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油田调整方案设计和提高采收率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地质研究工作。

 1 

搞清油藏规模,提供开发方案地质依据

油田开发方案涉及内容繁多,其基础是搞清油藏分布范围以便部署开发井网;搞清油藏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最优开发方案。
1、油藏规模对开发方案的影响
在部署开发井网之前,必须搞清油藏的面积、有效厚度的大小,根据含油面积的大小确定井网类型、井距的大小、开发井数,从而进一步确定单井日产量、确定开发成本,最后对开发油藏作详细的经济评价。
油藏平面延伸形态也是影响开发井网方式的因素之一,例如在注水方式时需考虑油藏的形态,可能采取边缘注水、切割注水或面积注水。
2、开发方案的地质依据
最佳的开发方案应具备采油速度快、稳产期长、采收率高的技术指标和投资少、回收期短、利润高的经济指标,这是两个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因素,要同时达到这两项指标最佳,必须在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
油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较好、原油物性较好、储层非均质性不严重的油藏可选择较大井距的井网进行开采,从而减少井数、减少投资、降低成本,但这样可能使采油速度较慢,扫油面积低,剩余油多,致使技术指标低,相反若井距过小,使井数增加、投资高、成本高,致使经济指标差。要选择合理的井网,必须以地质为依据,经济为杠杆,进行最佳选择。

 2 

搞清油层特征,提供射孔方案地质依据

在搞清油层平面分布之后,必须搞清油层剖面上的变化特征,从而确定合理的开发层系,为部署不同的开发井网和确定油井的射孔方案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
1、开发层系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在多油层油藏中,由于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进行多层合采时往往使高渗透层的采收率高,而低渗透层的驱油效率低,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使高渗透层水窜,形成“层间矛盾”。解决层间矛盾的方案之一就是将地质条件相似的油层组合,同时开采,从而避免由于差异太大造成矛盾,这就是开发层系的划分。
因而即使在井网部署之后,要合理开发油藏,充分利用井网,也必须进一步搞清油层剖面上的特征和非均质性,从而合理地划分开发层系。
2、射孔方案的地质依据
对于我国多数的砂岩油藏的开发,普遍采用射孔完井方式进行开采,根据地质特征,选择合理的射孔井段组合、合理射孔参数(每米孔数、射孔类型等),最佳的射孔次序等是射孔方案的主要内容。
射孔方案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地质条件下,其一是油层剖面的非均质性特征,射开那些油层物性相似、距油水界面远的油层组合;其二是考虑射开的油层原油储量必须达到能获工业油气流,否则无开发价值,这两个基本条件都是在充分研究油藏特征后的地质依据。

 3 

搞清剩余油分布提供EOR数据

油藏经过一次和二次采油之后,地下仍存在大量的油气,这些油的分布与初期的特征完全不同,要进一步开采这些油气,必须研究其分布特征,然后根据其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
1、剩余油分布与地质条件
剩余油是指开发到某一阶段的剩余可采储量,这些剩余油的分布受油气聚集条件和开发因素两方面控制,聚集时油气将受非均质性影响而异,开发时受开采方式和地质条件双重控制,因此剩余油的分布是与油藏地质条件紧密相关的。
2、最佳的EOR方案的选择
剩余油分布的类型很多,必须根据不同的剩余油类型选择合理的EOR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技术指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