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撒钱了,董明珠自己拿到8亿,网友:吃相太难看!

 胡华成 2021-06-22

在中国,有两大白色家电企业,一个是美的,另一个是格力。

这两家企业显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一个是闷声发大财,另一个高调营销赚钱。

很明显,格力电器并不是低调的那一个,毕竟有董明珠在。

最近两年,美的正在悄悄拉开与格力电器的差距,董明珠急了!

情急之下,董明珠推动了格力的撒钱计划,不过她一个人就占到了27.68%,这引发了股东的不满,格力股价大跌4.79%,市值蒸发超过150亿元。

1

董明珠自己能赚7.8亿元?

620日晚间,格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计划的资金总规模不超过30亿元,覆盖1.2万名员工,大约占到了格力10%的员工。

可能有人还不太清楚员工持股计划,这一般是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定下的计划,只有公司达到指定的净利润目标,员工们才能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

按理说,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一个非常好的市值管理方法。因为员工只有齐心协力达成目标才能拿到奖金,只要公司完成约定的利润目标,那么公司的股价很有可能上涨,这对股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可是格力把员工持股计划给搞砸了,股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原因非常简单,格力给员工的认购价太低了,只要27.68/股,这个价格相当于计划发布前股价的一半。

这是明摆着给员工们发大红包的呀,毕竟这认股价格也太低了,闭着眼睛买就能赚钱。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人家格力管理层不是也有业绩指标吗?

我们来看下格力电器的业绩指标吧,主要有三个要求:

第一、2021年的净利润要比2020年多10%

第二、2022年的净利润要比2020年多20%

第三、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者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要知道,在2018年之前,格力的净利润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净利润下跌到了222亿元左右,如果格力完成业绩目标,也就意味着格力2021年的净利润跟2019年持平,2022年的净利润跟顶峰时的2018年持平。

这样一个业绩目标对于格力来说并不是很难,甚至是易如反掌,因为格力近年来业绩下滑也跟多元化投资有关,只要格力稍微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资,净利润就能符合预期。

除了认购价、净利润两个原因之外,董明珠也成了众矢之的。因为一共30亿元左右的员工持股计划,董明珠一个人就占了27.68%,而其他核心高管只有0.5%,这是很少见的一种员工持股计划分配方案。

员工持股计划顾名思义是为了鼓励员工,到头来,老板把大头拿走了,这怎么能不让人吐槽?

董明珠个人出资8.3亿认购3000万股,按照61853.68/股计算,董明珠可以赚7.8个亿。

有网友表示,董明珠吃相有点难看了!

2

董明珠值这个价

尽管很多股东和网友对于董明珠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是别忘了,格力并不是董明珠的。

目前格力公司的股权比较复杂,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格力17.07%,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格力15.12%

由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属于港股通资金,很难在格力具有话语权,因此社会公认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是格力的第一大股东,而这家企业的老大则是高瓴资本的张磊。

张磊在创投圈堪称大佬级别的存在,跟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处于同一级别。京东也是张磊的成名之作。

尽管高瓴资本在格力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目前公司还是有董明珠说了算的。

可是尴尬的地方就出在这里,董明珠虽然具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她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啊。

说得难听一点,董明珠也是一个打工的而已。

作为一个打工人,董明珠惦记一下钱不是也合情合理吗?

凭什么我们打工的时候想要公司多发一点奖金,到了董明珠身上就不行了呢?

可能有人会说,董明珠还缺钱吗?毕竟年薪也有好几百万。

也许董明珠本人并不缺钱,但是不代表她不需要为后代保留一些。谁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可以过得轻松一点呢?

也正是因为董明珠鲜明的性格特征造就了她在格力独一无二的存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董明珠在格力是不可替代的。格力的股东们联合起来是可以把董明珠换掉的,可是谁能保证可以找到一个比董明珠更有能力的呢?

因为,如果我们是职场人,我们就应该努力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只要公司敢换掉你,那么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果我们是老板,不要以为给员工高工资就够了,该给股份的时候就给股份,只要你的股份越来越值钱,老板的持股比例下降也没事!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