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人人都要成为玫瑰》

 周正心学 2021-06-22
比较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出生以后,他的精力、能量、心跳次数、甚至卵子总和都是一定的。过早用完,就没有潜力可挖。

比如一辆宝马,至少能跑50万公里,你得开始跑60公里,慢慢加到100公里,最后可以开到200公里,性能良好。假如你开始就让它跑200公里,可能跑5万、10万公里,车就废了。

我们的成就和时间有一个极限,小时候发挥得太出色,长大就可能缺乏后劲。因此,人的高峰应该出现在工作以后。在学校里争第一,是最傻的。一旦得了第一,老师看重他,让他当班长,平时会教导他:你可是班长啊,别的同学上课说话你可不能说;别的同学不守纪律,不好好学习,你可不能这样。时间长了,他就只会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考试名列前茅了。一旦有一天,有人的学习成绩超越了他,那他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他没有其他方面的特长。

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指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贝多芬不会因为打拳打不过阿里而感到自卑,因为他的价值不在于拳头,而在于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美妙的音乐;阿里也不会因创作不出第九交响曲而感到自卑,他的价值就在于拳头。


大学是全国优秀青年的聚集地,每个人都具备许多优点,即使是硕士、博士、专家也只是在某个特定领域里有所专长。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具体问题上,用不着为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徒伤脑筋。

人的精力是有定量的,如果全用来读书,就不可能在别的方面有大成就。上帝是公正的,上学期间不争第一,在工作以后往往更容易达到高峰,并且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

所以,如果你在学校里总是考60分,总是因为痴迷于兴趣而被人说是“不务正业”,那么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知道我们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为了考第一名,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把精力放在自己想要从事的事情上,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古代,中国讲:仁、义、礼、智、信。一人不为人,人人才为人。美国《独立宣言》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现代中国的家长教育孩子却是:要学习好,当班长,不玩耍,守纪律,只学习,只准考前三名。实际上,成功不在于你的成绩,而在于你的优势。正如马斯洛所说:“真正能使年轻人走向成功、展示自己的是'充分成为他们自己’。”

就像花朵不能都开成玫瑰的样子,我们还需要菊花、百合,甚至是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我们要让每一朵花都开出自己的芬芳、自己的颜色,开在自己的季节,自己的土壤上。

插画:孙畅(15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