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性下葬用玉堵住九窍,眼耳口鼻肛为八窍,剩下一个是啥

 心灵牧场书馆 2021-06-22
引言
在古代,玉因为珍贵而广受达官贵人和很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同时玉也代表着权利的象征。很多与玉有关的成语诗词也比比皆是。如:《魏书广陵王传》中提到:“如冰之清,如玉之洁。”用来形容一个人冰清玉洁,品德高尚。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清白如玉,诚心可见。
01
现如今,玉也成为大家喜爱的佩戴首饰。玉也根据和田玉,缅甸玉等的不同而收藏价值不同。但是,玉是不能随便收藏和穿戴的。稍不留意,买到一些在古代给死人戴的玉,就可能会给自己招灾。玉为什么会用在死人身上呢?
古人一直信奉“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墓葬里出土的玉猪
认为玉本身就是千年不朽,那用在人上,也会借助玉的力量实现同样的效果。为的就是能在死后还能保持身体不腐,古人在身体的保护上真可谓煞费苦心。当然,身体何处可用玉也是讲究颇多。
相传,古代王公贵族生前丰衣足食,拥有无上的权利。
▲放入尸体口中的蝉玉
他们想着死后也保持身体不腐,享受永生,不仅在墓穴上大下功夫,在身体上更是用以玉敛葬、堵塞人体各部位,人有九窍穴,故玉有九窍塞。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眼耳口鼻肛为八,还有一窍是啥?
其实这一窍即为其生殖器。为什么古人认为塞九窍就能保持身体不朽呢?
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崇尚科学的人都知道,塞住九窍并不能达到不腐不烂,需要隔绝空气等技术才能达到。古人也知道,塞住九窍只能使得人的精气不外泄,但是作为维持身体不腐坏的工具,
要想实现千年不坏,则还要借助其他工具。
▲古人保护尸体图示
古人都知道玉遇到水银就会凝结,根据这特性,他们先将尸体用水银浸泡后,再用玉来塞住九窍。经过水银,玉塞九窍的双重作用,尸体就不容易腐烂,同时墓穴关闭后,空气就得到了隔绝,如果没有到盗墓贼或是其他原因打开墓穴,尸体就可以千年不朽。
玉塞也有独特的讲究,特定的玉石才可以充当玉塞,身体的不同之处就要不同的玉塞。
▲不同的玉塞图
每个玉塞也有其特定的称呼和使用规定。九窍塞与玉衣都是古代下葬随葬品中较为常见的,玉衣注重美观,九窍塞则更注重实用性。故九窍塞表面上一般没有精益的雕工,繁琐的雕刻,艺术价值不高。
在九塞中最为看中的是玉琀,《后汉书·礼仪志》记录大丧需“饭含珠玉如礼。”
03
用在嘴里的叫“玉琀”,顾名思义,是含在口中的。其与九窍玉不同,玉琀有特殊的形状,一般雕刻玉蝉,形象栩栩如生,其寓意含于亡者口中,型如蝉般金蝉脱壳而重生,用来象征生命的再生,
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在汉代,口含玉蝉已经从一种传统文化变成了正式的丧葬礼仪了。
▲刘胜墓挖掘现场
徐志摩曾说,我轻轻的来,正如我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对于古人,尤其是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认为死后也要拥有权利富贵,就逐渐产生了玉塞。玉塞不单单有大小之分,其实它的形状也各有不同。用于生殖器的玉塞根据男女有别,器官结构不同,用的也有所差异。
这一点从出土的刘胜和妻子窦绾死后所用的玉塞就不难看出。
▲满城汉墓里出土的玉塞
刘胜,也被称为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墓又被叫做为满城汉墓,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直到如今还保管完好,也给考学学家提供了很多的研究价值。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因此,它有着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为此,专门设立了玉衣制作的机构,同时还拨了大量的款项。
这里的工匠们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制成的玉衣专供皇家使用。由于玉衣的制作十分费钱,
若制成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需要的费用,可以相当于当时几百户中等一年不吃不喝所结余下来的费用。
结语
另外,考古学家在其墓中还出土了两套九窍塞。从九窍塞的形状可以看出,其中的眼塞又称为眼帘,是圆角长方形造型。通过这些出土的文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以及对玉的痴迷程度,古人的能工巧匠者居多,这是现在的科技无法实现的。我国古代一直都认为玉能使人平安,使死人不朽。但是在现代,我们还是要秉承科学的态度。穿戴玉器也要对玉器的来源要有所了解,尤其若是有年代的玉器更是要注意。
参考文献
《魏书广陵王传》
《后汉书·礼仪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