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大钊撰铭华县杨家陵——杨松轩逝世,先后有五、六万人参加悼念活动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6-22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李大钊深情撰铭杨家陵

作者 郝庆年 黄 玮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彪炳中国现代史的巨人,可是他却为华县农民杨耀海撰写墓铭,留下了绝世佳话。杨耀海有何业绩,竟能获此殊荣?带着诸多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华县龙潭杨家陵。

华县龙潭杨家陵园

从华县城南郭子仪牌楼沿西潼路东行,约一公里,来到少华山脚下的龙潭新村。顺着村中向南的村级公路前行百米,就到了杨家陵园。陵园背依少华山,面向关中平原,占地约6亩。拾级而上,丛丛翠竹之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题写的“松轩墓”三个苍劲雄浑大字的纪念碑即映入眼帘。其实,原来的松轩陵在龙潭村东北约300米处的杨家祖茔,“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在大家所瞻仰的是2000年由杨氏族人发起,各方捐资而修葺一新的新陵。建成后,每逢清明节,各界都来隆重公祭,拜谒先贤。这里已经成为华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松轩墓”

放眼望去,陵园内外榴花似火,树木苍翠,一片凝重肃穆的气氛,令人不禁油然而生敬仰之情。陵园内大小迥异的36块石碑,以松轩先生墓冢为中心林立,布局对称、排列整齐,被誉为“秦东小碑林”。碑林中放射着耀眼光辉的是下列三通碑:张伯苓(南开大学创始人)撰文、于右任(国民党元老、当代草圣)书丹的“杨松轩先生墓表碑”;蔡元培(北大著名校长)撰文、李大钊撰铭的“龙潭老人杨君(耀海)墓表碑”和刘东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撰文的“杨锺健先生纪念碑”。这些碑石铸塑着杨家一门三代的英贤群雕,浓缩着华县近现代的教育史,也响彻着国人和咸林学子的赞颂。

杨松轩先生墓冢为圆形水泥顶盖,高约3米,底座直径6米。杨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咸林中学的主要创办人。先生早年痛感清末政治的腐败和国运的衰败,上世纪初虽曾任过陕西省教育次长(副厅长),因厌恶官场的迂腐作风,拂袖归乡,矢志办学,教育救国。他历尽艰险,在风气未开连高等小学都少有的西北地区,创办了被誉为“陕东学府”的咸林中学等多所学校,聘请了许多思想进步、学有专长的教师,面向民众办学,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科技英才和文化人,造福千秋万代。先生为社会进步和办学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受到世人的高度赞扬,张伯苓称其为“西北的一位办理教育的领袖”。他56岁英年早逝。噩耗传出,虽冰天雪地,“阖邑人士奔走哭号”,“龙潭村头巷尾都充满着敬爱与怀念之情”,先后参加其葬礼者达五、六万人之多。一介学人,悼念活动如此盛大,足见其精神感人之深,在民众中影响之大。

1929年各界悼念松轩先生诗词选刻碑

陵园另一位应该浓墨重写的是杨钟健先生。杨钟健先生为杨松轩先生的长子,当代世界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首任所长。他刻苦勤奋、才华横溢,一生出版论文和专著300余种,鉴定的古生物新品种达200多种,是世界地质、古生物学界的一代宗师,备受国际博物学界的敬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关于他逝世的“决议”中称其古生物研究生涯是“光辉的”,有“远见卓识的”,并对“他指示出的通往知识和真理的途径将永远铭记”。伦敦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大厅悬挂着他的肖像。

杨钟健先生纪念碑

此外,值得称道的是,他早年在北大读书时也是一位深虑民族前途的热血青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与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校长蔡元培以及毛泽东等人有过许多交往。他曾向咸林中学介绍了魏野畴(陕西地下党的创建人之一)等人任教,还拟聘毛泽东(此事见于杨钟健家书),此事虽未遂愿,却为咸林留下了一段佳话。

饮水思源,叶落归根。这里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长久以来一直默默支持和帮助杨松轩、杨钟健二位先生取得卓著成就的、德高望重的杨耀海老人。杨耀海老人为杨松轩之父。他虽为一农民,但志向非凡,身世亦颇为传奇。他15岁时遭战乱,家被焚毁。其兄受惊而狂,不知流落何处,他牢念兄弟之情,每遇兄生日“必挥泪致祭,终身不废”。26岁丧父,在为父“脱服”做准备而进竹园砍竹子时,突然遇一恶豹迎面而来,将其头大半吞入口中,就在这性命攸关的紧急时刻,竹园外忽有行人呼喊,豹子受惊而逃,他就此脱险,血流满面,踉跄回家。众人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杨家故居
他早年丧母,身体孱弱,未能上学读书,中年深感无文化之苦衷,决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供4个儿子“各读书十年以上”,促其成才,振兴门第,为国效力。除二儿子自己辍学经商外,大儿杨松轩先后就学于村塾、少华书院、味经书院;三儿毕业于日本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四儿毕业于北京大学工科采冶专科,后均各有所成。

老人不仅重视自己子女读书,也关心乡里和更多地方子弟,与大儿一起在村中举办蒙养学堂,大力支持他创办咸林中学,甚至放眼全国,“资助北京大学图书经费”,因此获民国政府方面的一等银质奖章。一个上世纪初深处僻乡之农民能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目光,着实令人钦敬。老人终生恪守农人本色,长年在田间辛苦劳作,教育子女勤俭节约。杨家治家轶事在附近百姓中广为流传,每当小孩子抛撒饭馍、浪费粮食时,父母就常以杨家为榜样教育说:“杨老汉、杨鹤年(松轩)馍花掉到地上也捡起来吹一下吃掉呢!”
杨家陵园
老人晚年家业勃兴,但他决不以此炫耀,傲视乡里。70高龄时,一次去西安看望其时已是陆军医院院长的三儿子,坚辞长子为他准备车马,“负行囊”,住客栈,只身徒步100公里。此事当时已成广为传颂的佳话。

老人谢世后,其时尚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杨钟健请蔡元培和李大钊为之撰写墓表,二人深为其事迹所感动,欣然答应,蔡撰碑文,李撰墓铭。在铭文中,李大钊对杨老人作为一个农民极为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努力兴办乡学的事迹大加赞扬。铭曰:“公实炎农之苗裔兮,宅居于华之龙潭。躬耕耘于陇亩兮,神游乎朴茂之自然。励子孙之学行兮,宏庠(xiang)序于闾阎(在乡间大办学校,大兴教育。庠、序,皆指学校)。缅树木树人之前修兮,永垂遗爱于百年。”
杨家陵园
采访中听当地人说,每到黄昏,周围一切景物都暗淡下来时,杨老人、杨老夫人和杨松轩的3座高耸的青砖碑楼在夕阳中分外红亮,加上其后数百棵翠柏的拥托,使该陵园格外庄严、肃穆。还有更加神奇的传说: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该陵园都似有一抹云雾笼锁着。当地老人说:“那是杨家的脉气。”“正气浩然,教泽绵绵。”杨家父子兴办教育的功德永存于民众的心里,“杨家脉气”传承的“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理念永放光辉。

原文来源:网友推荐《乡愁 少华山下》

原文作者:郝庆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