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教师镜头下的六个欢喜时刻——以日常对抗无常

 木易努力 2021-06-23
我所工作的学校,在一个小乡镇里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同时任教五年级和初三的关系,便住在学校里了。在学校里看过五点的日出,也拍过午夜的星星,送走了两届毕业生,正经历着所谓的“艰难时刻”,希望自己,始终向孩子们学习,用新奇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做个有意思的大人吧。我用照片,记录下这段时光里点点滴滴的美好。
图片

可可爱爱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次举起镜头,大孩儿和小孩儿的反映是不一样的,小孩儿们总是争先恐后抢占“C位”,初中大孩儿们则腼腆闪躲,自己只能像图三这样偷拍大家“开小差”的千姿百态。

图片

奇奇怪怪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生态环境自然得是一绝。所以,我们有着很多的动物朋友。比如左图来办公室望窗惆怅的不知名鸟儿,再或者趴在楼梯扶手思考“蛙生”的树蛙同志,最常见的,还是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孩子们一进教室上课,走廊、操场就是它们的天下,遗憾的是,它们太过警觉,留不下它们的靓照,哈哈。

图片

撸起袖子干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日午后的阳光甚是暖和,四年级的康老师搬着小板凳在走廊上改起了孩子们的试卷,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除去上课、改卷、当“法官”这些技能外,老师或许还得掌握泥瓦匠的技能。年代久远的教学楼没有地板,教室里坑坑洼洼,课桌的桌角总是放不平,孩子们写个字摇摇晃晃很是不便。于是甲学生家长送些水泥,乙学生家长带些沙子,班长提水,老师“填坑”,补好以后,就能努力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啦。

图片
图片

“撸起袖子干”的不仅是老师,当然还有学生们。初三寄宿生们如果碰上停电,那可就有意思了。两人一桌,中间燃上一根蜡烛,燃烛夜读。晚自习上课的老师如果要板书,有手电筒的学生会主动举起手电筒照亮黑板,方便老师书写,也让大家都能看到板书。第一次上燃烛课时,写完板书回头看到那几个手酸得咬牙也在坚持“打追光”的学生(平时最闹腾的几个初三孩子),不禁欣慰,舞台上的追光效果也不过如此了吧。


图片

四时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师宿舍楼被老师们戏称为“江景房”,其实啊,“江”是没有,“河”倒是有一条,虽然没有江的壮阔,但四时美景,去也足够抚慰人心。
孤飞的鸟、魔幻的霞、圆满的落日,还有端午节村里的龙舟赛,都能在这“江景房”顶楼收于眼底。
再晚些,群星就该闪烁夜空了。“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临睡前,披着乡野灿烂星辰,枕着河水奔涌之声,做个好梦,晚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群星闪烁,真美。

作者/胡叠
2020级未来教育家
任教于湖南省双峰县梓门桥镇梓桥中学
教育心语: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资助方:阿里巴巴公益宝贝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