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试68天 星期一 2017年3月13日 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雨果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1) 00:00 07:19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游戏的作用 2、游戏的理论 3、游戏的发展 4、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5、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重要性指数:☆☆ 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游戏的理论 古典游戏理论 从游戏与人类关系的角度解释游戏的原因和目的,具有生物化倾向。 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着眼于游戏与儿童的人格和情绪的发展,认知学派着重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 游戏的发展 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机能游戏 主要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是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 规则性游戏 突出特点是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童年期及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4、在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社会参与水平的不同,将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非社会性游戏 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 第二阶段 平行游戏 指儿童凑近他人游戏的场所,并进行雷同的游戏活动,但并没有交流。 第三阶段 社会性游戏 分为两种: 协同游戏 指儿童各自游戏,有言语交流等互动,但是没有共同目的,没有角色分工。 合作游戏 是儿童的组群游戏活动,具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合作游戏要求儿童具有言语沟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和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复杂的社会交往技能。而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也是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 ![]()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2、幼儿的记忆策略 3、幼儿思维的发展 4、幼儿想象的发展 重要性指数:☆☆☆ ![]() 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有三个: 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 幼儿的记忆策略 5岁以前儿童基本没有记忆策略 5-8,9岁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 10岁以后儿童可以自主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 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有3种: 视觉“复述”策略:也就是反复不断地看。 复述策略:不断地口头重复。 特征定位策略:捕捉典型特点,比如兔子的长耳朵。 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一、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和动态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皮亚杰通过著名的三山实验,得出结论,幼儿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二、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表现在三个方面: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从提问“是什么”变化到提问“为什么”。 2、幼儿概括能力发展。包括了实物概念和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再到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性,体现在三点: 1、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 小结 1、游戏的作用 2、游戏的理论 3、游戏发展的三个阶段 4、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5、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三个阶段 6、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7、幼儿的记忆策略 8、幼儿思维的发展 9、幼儿想象的发展 制作人:Cieopa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