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不幸福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6-23
一个熟人,在一所二本大学做教授,年收入十几万元,却总是长吁短叹,觉得人生很失败。他说读本科的时候,他的成绩是全班最好的,可是30年过去,同学里官当得大的到了副部级,钱赚得多的家财以亿为单位,学问做得好的十多年前就是博导。而自己,却窝在一个地级市,混年头才评了个教授。说实话,听他这样抱怨,我没有太多的反感,这只是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欲望的程度不同。
  
  看过一幅漫画,我记住了下面的诠释:“一个人不快乐,并不是他不幸福,而是他觉得不如别人幸福。”我的那位熟人,他所在的城市人口不足60万,房价最高也只有每平方米6000元,他几年的收入可以买不错的房子,闲钱拿来吃饭、穿衣、旅游更是宽裕,他的抱怨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人永远生活在一种系统中,家庭是最小的系统,熟人圈、朋友圈、单位是大一点的系统,城市、国家是更大的系统,要让我们完全不去跟别人比较,既无可能,也不明智。比如拿的工资大体一致,别人孝敬父母的比你多得多,你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给父母的钱够不够;同样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別人将已经成人的子女赶到社会上去经风历雨,你却将他(她)留在身边,天天操心他(她)的衣食住行,你仔细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父母是我们的来路,孩子是我们的去处,善待来路,证明我们不忘本;聪明地处理去处,说明我们有眼光。
  
  然而,生活中有些东西真的不好去比较。别人当的官比你大,可能有你努力不够的原因,但也可能有机遇、环境是否有利这方面的问题;别人赚的钱比你多,思想、观念是个前提,也有所学专业、丢掉公职时家庭承受能力之类的因素;别人学问比你做得好,固然跟付出的程度、领导的重视之类成正比,却也与一个人的天分、性格有所关联……不顾前提条件胡乱比较一气,你得到的只是一肚子气愤、一脑袋不满、一辈子的灰心丧气。
  
  生活中真正不幸福的人其实非常少。我这个人一辈子待在学校,纸上的东西见得多、活生生的东西看得少,但也懂得一个道理:自己与家人身体健康,有份稳定的职业,不挨饿受冻,有个知冷知热的配偶,就可以宣布自己幸福了,也足以让自己一生快乐。假若你将快乐与幸福的标准定在比较中,只要世上还存在比你活得好的,你就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那么你一辈子也难以找到幸福。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位名人,因为人生态度的不同,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指数。胡适一生过自己的日子,写对社会有用的文章,不去跟别人比什么,结果活得平心静气,备受他人尊敬,自己也整天笑呵呵的。有位庄子专家,人是好人,颇有家国情怀,学问也做得不错,但喜欢跟人比较,甚至斗来斗去,结果,还在西南联大时就过得很不如意,身为中文系主任的闻一多甚至拒绝将续聘的聘书发给他,弄得他只好去了别处。
  
  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寻找受挫感,更不是为了生气的,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用心体悟一饭一粥中的平凡幸福,才可以获得生命的大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