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如梦,觉醒的人才是“真人”

 a欣欣a 2021-06-23

真人,是对有很高修为的,道家人物的一种尊称。

比如,庄子被称为“南华真人”,列子被称为“冲虚真人”,等等。

所谓“真人”,通俗来讲,就是活明白的人,了悟了宇宙之间,有形与无形规律的人。

有“真人”就必然也会有“假人”,世间的人大多都属于“假人”,常常自以为是,窃喜自己的清醒。

实际上却如同牧童放羊一样,我们只是那只羊,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也像那个木偶娃娃一样,提线木偶而不自知。

当年,禅宗四祖道信去向三祖僧璨请益,说:“大师,求您告知我解脱之道。”

僧璨说:“你既然来求解脱,那总该有人来绑你了吧!是谁绑住了你呢?”

道信说:“没有人。”

僧璨说:“既然无人束缚你,又何来解脱呢?”

道信言下大悟。

这则对话,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僧璨的启示便是,天地间本来并没有主宰,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束缚你,可你自己却被它限制了。道信是悟性高,他可以当即顿悟。

而如果是问你,你可能也是一样的回答,但是不一定能和道信一样开悟,为什么?

因为我们也都觉得自己很自由,也没有人,更没有什么东西来束缚我们。

但是我们认识不到,并不代表它就一定没有,只是我们意识不到,那个无形中绳索的存在。

就像一头狮子,自小就被饲养在动物园里,从来没有见过大草原,日复一日,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而对于我们来讲,那个无形中的“绳索”和“牢笼”,也是确实存在的。那就是我们的知见,我们的固有认知。

我们认为,我们摸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等等,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绝对不会是虚妄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才都是“假人”,都是以为自己很明白而已,而没有见过真正的“真实”。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意思就是说,在梦中畅饮寻欢的人,天亮后醒来可能会悲伤的痛哭;在梦里悲伤痛哭的人,天亮后醒来又可能去快乐地打猎。

在梦中的时候,他没法知道自己只是在做梦而已。在梦中还要去卜问梦的吉凶,醒来才知道是在做梦。

在最清醒的时候,人才明白他自己也是一个大梦,而无知的人则自以为清醒,仿佛什么都明白了似的。

这样的人,这样的认知,真是鄙陋肤浅啊!

而见过真实世界的“真人”,他们才是真正活得通透,不会被自己理所当然的认知所欺骗。

“庄子梦蝶”,醒来是庄子,梦时是蝴蝶,那到底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子呢?

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简直幼稚极了,当然是庄子做梦,然后梦到了蝴蝶啊,这能有什么疑问吗?

但是,在庄子看来,以真人的认知来看,对这个问题是不会武断下结论的。

因为世界本是虚妄,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就是一个大梦,醒着时做白日梦,睡着时做黑夜梦,现象不同,本质一样,夜里的梦是白天梦里的梦,如此而已。

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不做梦呢?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得道,只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大彻大悟大清醒以后,便会顿悟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

所以,人生如梦,觉醒的人才是“真人”,未悟道的人只不过是“梦中造梦,为梦所欺”,看到的是假,活得更是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