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鸟(26期)——原鸡

 新用户0016a70X 2021-06-23

原鸡(学名:Gallus gallus)个体寻常略大,是家鸡的野生祖先。

雄鸟羽色华丽;头顶上具肉冠,喉下有一个或一对肉垂;脸和喉几乎完全裸出;两翅短圆;

虹膜红褐或橙红;肉冠砖红,肉垂相似;脸、颏、喉及前颈的裸出部浅红色;上嘴黑褐,下嘴较浅,呈角黄色;跗蹠及趾等均铅褐以至蓝灰色,并具一个尖锐而向上曲的长距。

雌鸟体形较小;羽毛较暗钝;脸仅局部裸出;头上亦具肉冠,肉冠和肉垂均不发达,红色。喉下无肉垂,脚上亦无距体羽为形正常,无矛翎;尾羽较短;跗蹠无距;余与雄鸟同。在中国云南南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混交林、次生林、灌丛、草坡、竹林等多种环境;在广西则生活于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及河谷阔叶林等;在广东和海南,它们大多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丛林、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

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晚上栖息于树上。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花、幼芽、嫩枝、幼嫩竹笋、草莓、榕果、草子、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时也到耕地啄食谷粒,甚至到村落附近的耕地上与家鸡混群觅食。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啄,常常边走边觅食,尤其早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除植物性食物外,原鸡也吃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繁殖期2-5月。进入繁殖期后雄鸟叫声频繁,常常发出近似“遏遏-遏遏”的啼叫,其声有似“茶花两朵”,故中国云南许多地方称原鸡为茶花鸡。主要营巢于林下灌木发达、干扰较小的茂密森林中,也有在村落附近的小片树林内营巢的。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文字参考网络,图片2017年12月拍摄于云南盈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