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九大报告申论面试精华必背语句(二)

 领悟公考 2021-06-2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次继续分享三句,千招会不如一招精,知识在于你掌握了多少,而不是了解了多少,所以依然选取三句,聚焦思想道德部分,以飨考友。

4.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出自文化自信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近年来,在我国的学术界在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等问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因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个在申论和面试中,是经常出现的热门考点。我们把正确的四观简单掌握下,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分析各种题目。

历史观: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进程,客观地看待历史。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老实地遵循历史规律。

民族观: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正确的民族观的核心

国家观:国家统一是正确的国家观的核心

文化观: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这是文化观的核心

5.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出自文化自信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这里重点谈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法律是规则底线,但是很多规则同时具有道德意蕴。如今,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已越来越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对于意识,不能简单的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我们要遵循认识、遵守、同化三个步骤,把各种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社会更加的美好。

6.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诉求。当前社会心态,呈现出很多积极的一面,比如对前景和道路更加自信,对现存问题更为清醒、更为务实,但也有不少消极方面,给社会平稳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个人层面看,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一些人的心理疾患增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出现自比式的失落心态、偏执的仇官仇富心态以及极度蔓延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不信任心态等,甚至出现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从社会层面上看,一些人不能理性分析和科学对待当前国家治理和公共生活中的一些事,总是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形式,以粗暴、激愤的态度去渲染负能量,出现狭隘的极端主义心态,对一些社会问题报以全盘否定论怀疑主义论,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毫无疑问是一剂良药。

自尊自信:既认可成绩,也正视问题,自信,从根本上体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性平和:要求我们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要相信这是阶段性的弊端,而不会成为永久性问题。

积极向上:这是一种乐观豁达的阳光态度,要有平常心、责任心、上进心,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