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性格太软,犹豫不决的人,越早明白这16个字,对你越有利

 戏秦皇汉武 2021-06-23

《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悔恨。

这句话的意思是劝解那些性格太软,做事犹豫不决的人,往往因为纠结一些小事,而导致全盘皆崩,做事犹豫的人,往后也定要对自己的以往悔恨。

曾国藩深以为然。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的他,在年轻的时候同样也是做事犹豫不决,导致自己在官场上没有威信,做事拖拖拉拉,虽空有治国之才却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

不过曾国藩有个优点,就是善于总结。他把自己性格太软、犹豫不决的心态一点点记录下来,然后一点点改正。终于在自己有所成就的时候,总结出了4句话16个字,记录在《曾国藩家书》里面,那就是: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时不杂

1、物来顺应

很多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应该去坦然的面对,而不是想办法去逃避和拖延。

现在有一个很火的词是“拖延症”,有一种拖延症,是明明知道拖下去对自己有害处,但是仍然不敢去面对,不敢去解决,只想着逃避,还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置身事外。

“物来”的意思是没有意料到的事物。遇到这种事儿,只是单纯的抱怨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而且还会带坏你的心情,让你生活变得更糟糕。

所以麻烦来了,那就来吧,顺其自然不逃避、不抱怨,开始尝试着主动去解决麻烦,这才是你应该做到的一点。

2、未来不迎

未来不迎的意思,是不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抱有太大的幻想。不迎可以说成是不抱有好的幻想也不抱有坏的幻想。因为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如果一个人不去思考现在而是去思考还未发生的事情,很容易患得患失,并且影响你现在的发展。

比如说如果总是幻想着和未来很恐惧,那势必会影响你做事儿的信心,如果总是去幻想未来前途一片大好,自然也会影响你做事儿之前考虑的细节等等。

所以说,未来的好坏,全都掌握在你现在的态度上面。

3、既过不恋

很多人习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面不能自拔,鲁迅先生的《华盖集》里面也说: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念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但也有人说回忆是最为可喜的。

陶渊明也说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面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儿,最怕的就是翻不过去,若是翻不过去,那以前的不管是好的坏的,也都将会成为你的束缚。

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性格犹豫的缺点,就一定要想明白一件事儿——那就是只有直面现在,不去怀恋过去,你的路才能越来越稳的走下去。

4、当时不杂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心无旁骛的去处理一件事情,才不会被其他的事儿所干扰,其实这是比较难的一点,所以曾国藩放在了最后一句话上。

曾国藩从湖南乡下一步步走到权利的殿堂之上,他的成就不是靠着天资聪颖(他科举考了7次才考取了功名),也不是靠着家庭,他全靠着4个字“勤能补拙”。

他凭借一己之力,给自己所效忠的清王朝续命几十年,在官场上,人情场上的所作所为,甚至连他的政敌都不得不给与极高的评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