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书武侠小说与网络爽文比较观 好故事十五分钟就够了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最近单田芳和金庸两位大师去世,我这人向来不喜欢蹭热点,尤其讨厌蘸人血馒头。现在热点已过,今天小子和大家白话白话这评书和武侠小说的关系。

老实说我这人没有定力,让我对着屏幕一直看一个人在那说。我受不了,更不要说在那一直听评书了。所以说我没有完整听过一部评书。但我对评书这们艺术依然有浓厚的兴趣。这全是因为一本书《江湖丛谈》。说起这《江湖丛谈》人们一般认为他是部防骗指南。然而我却看出了另一层意思。《江湖丛谈》是部优秀的公共关系学指南。当时的天桥老艺人完全是靠嘴吃饭。老艺人整日里摸爬滚打,对这消费者的心理琢磨透了。然而这些生意诀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连阔如先生偏偏要将江湖艺人成功赚钱的诀窍全部说出来。可以说读懂一本《江湖丛谈》胜读四年市场营销。

这听书到底听什么,老艺人说是听赞儿。所谓赞就是赞赋。然而我觉得赞这东西和相声的贯口一样。这东西对一个演员而言是必须的。因为一个演员演的好不好且另说。最基本的台词得会背呀。而背大长段的贯口和赞。对一个演员的记忆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这赞儿和贯口是演员的基本功。会的赞多当然显示这个演员基本功扎实。没这东西,如果演技在线,也没关系。所以听书听赞儿是对演员的要求。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观众比较看重这东西。对一般观众而言赞儿不是必须的。而我认为听书最主要的是听扣。

所谓扣者即是悬念,所谓无巧不成书呀。有人说现在的电视,电台对传统评书破坏大。为啥,因为传统评书一讲就是一到两个多小时。现在有的书场说书还保持着这个传统,一讲就是一个钟头。然而电视台不可能给你那么长时间,最多给一刻钟十五分钟让你讲一个小段。电台有的会给的时间长一点。给半个钟头。大长段化为小段,会影响收听效果。

这么说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就故事的紧凑性而言,十五分钟足够讲好一个故事了。古代的章回体小说,一章如果按正常语速读十五分钟讲一章也够用了。日本有档最长寿的电视剧《世界奇妙物语》一个故事也就二十分钟左右。而在《世界奇妙物语》之前,香港有档电视剧《幻海奇情》讲一个故事都不用十五分钟。一刻钟完全可以讲好一个故事。现在的电视剧拖的又臭又长,无意义灌水太多。每集还要故意留下一个扣,其实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不弃剧骂娘才怪。

而以前的说书艺人,要讲好一个故事。绝对不会超过十五分钟。一个故事没有悬念,靠什么来吸引人。可以说三分钟就有一个小悬念以拴住顾客。十五分钟,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茶馆里的客官在那喝了两碗茶,也该到尿点了。你这故事不吸引人,提前催尿。客官走人,这一刻钟的功夫就白费了。如果故事吸引人,客官膀胱满了都舍不得走。说书艺人在这时及时留下个大扣拴住客户。一个眼神去示意小二收茶钱。这时大家还想听下文。钱自然就赚到了。

评书完全是靠扣去收钱,如何在短时间留下悬念,让人乐意掏钱。很考验说书艺人的本事。而后来评书走进电视台,看似和钱不直接挂钩了。其实不然,早在电台时代,说书艺人就在讲评书讲到最紧要处插播小广告。和现在电视里插广告一样。为啥观众愿意忍受这么多的广告,还不是因为故事吸引人。现在广告里插电视,实在是杀鸡取卵。十五分钟讲好一个故事,让大家宁愿把广告听出老茧。也要听下回分解,这就是评书的魅力。

而小子认为评书到武侠小说以至现在的网络爽文。有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是和读者互动最强的文学形式。评书不用说了,早期和观众是面对面的。后期上电台,电视台了。虽然不直接和观众互动了。但观众的收听率和收视率就是观众在那用钱投票。武侠小说一开始就是通过报纸连载的。那时候大家生活都很紧张。有那两毛钱,可以买其他的生活用品。每天花那两毛钱,长期积累花销也不小。凭啥大家舍得节衣缩食花那两毛钱呢。至于网络爽文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学生时代的一大杀器。经常要让人熬到一两点。如果断更简直让人茶不思,饭不想。这些都是扣的魔力。

评书武侠小说以至于现在的网爽文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三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依存的。现在评书在一帮青年演员的努力下,隐隐有中兴之相。至于谁能中兴武侠小说,我们拭目以待吧。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