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死的最惨的施主 人比妖怪更可怕 懂得断舍离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有愿斋僧归妙觉,无缘得见佛如来。

诸位看官,文首的两句话。出自《西游记》第九十六回。这《西游记》第九十六,九十七两回。讲的是《西游记》最后一个关卡,铜台府寇员外。《西游记》其他关卡,都是妖精要吃唐僧,最差也是国君想吃唐僧的心脏。而这一关,唐僧却遇到寇员外的礼遇。然而这种礼遇,比其他关节更为显要。这唐僧师徒一行,就是国宴也吃过几回。然而他们能享受种种供养,基本上是帮助施主降妖捉怪才得到的。此所谓无功不受禄。只有铜台府一关,他们无条件的得到了寇员外的供养,而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所以他们最终遭遇了牢狱之灾。

铜台府这一关节,张士绅老前辈给定的宗趣是格物致知。而小子认为这一关的宗趣应当是讲断舍离。寇员外比其他妖怪更可怕的一点是,以名闻利养斋僧,险些断了修行人人的法身慧命,对修行人而言这比妖怪直接要人性命可怕多了。而更可怕的是,寇老员外自己沉迷于这种大施主的自我陶醉中,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死不悔改。

文首的两句话,前面的情节是,唐僧拜别寇员外,寇员外洒泪相别。这里原文的话很有意思,寇员外是:【放声大哭而转】。虽然哭的很伤心,但是哭完就回去了。灵山近在眼前,也不肯与圣僧一起去灵山见佛。看到这处,小子就想到了《三国》里面刘备洒泪别徐庶,《水浒》宋江洒泪别武松。这两位枭雄都是依靠此举来刁买人心,为自己求名而已。

所谓名利,名在利前。而求名者,也往往是放不下利的。最终寇员外之死也很有意思。强盗来抢寇员外,结果寇员外:【割舍不得,拚了命,走出门来对众强人哀告道:“列位大王,彀你用的便罢,还留几件衣物与我老汉送终”】而寇员外的死法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是:【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

求名的寇员外,最终却因为舍不得利最终被人撩阴脚活活踢死。寇员外可以说是个标准凡夫。然而圣僧也未必做到断舍离。这强盗抢劫寇员外,可以说是对寇员外的考验。而铜台府一关,最主要的是考验唐僧是否能做到断舍离。然而圣僧的所作所为也是差强人意。通观一部《西游记》,唐僧困在妖精手中。不过是绳捆索绑,基本没有皮肉之苦。而唐僧被关在了铜台府大牢,待遇就不一样了,立刻遭到了狱卒的刑罚。所以说比起妖怪,人间才是最可怕的。

小子一直认为悟空,唐僧虽有师徒之名。但是悟空比唐僧更早悟道。以往唐僧被绳捆索绑,被人欺辱责打。悟空总是奈不住性子,要让师傅少受皮肉之苦。甚至为此闹下不少人命官司。而这一次狱卒虐待唐僧,悟空没有动用武力和法力让唐僧减少皮肉之苦。而是直接建议,拿随身携带的宝贝贿赂狱卒,以免刑求。而这宝贝就有紫金钵盂和锦斓袈裟。而唐僧听说后的心理活动是:【三藏听说就如刀刺其心】。

虽然《西游》中唐僧数次拒绝了施主的财帛供养。然而说句难听话,他之所以拒绝,是因为看不上。在他心中他是御弟之尊,拥有君主御赐的国宝紫金钵盂。又有无上法宝锦斓袈裟。这一件国宝,一件法宝。让唐僧有了国师与圣僧的名头。然而这两件大宝最终也要舍弃,一个人求名往往会禁欲。然而这种纯粹禁欲系的求名者,往往比五毒俱全的人更可怕。而将这虚名也放下,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所以唐僧最终说:【悟空,随你罢。】将这一切都放下,这才离成佛又近了一步。

唐僧在天竺国斩断情欲,在铜台府放下名利之心。而放下之后是否就真的是悟空了呢,而悟空之后又如何体悟灵山的妙有。这一切都会在《西游记》的最后三回得到答案。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