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宋孝宗赵昚

 历史通俗故事 2021-06-23

赵构把皇位禅让给赵昚,就是宋孝宗,自己做了太上皇。

赵构做了一个水银鱼池,被赵昚看见,赵构说:“现在水银缺乏,这些水银是从汪应辰那买的。”赵昚大怒:“汪应辰劝我不要大兴土木,他自己却卖水银!”于是将汪应辰贬官。但实际上,这些水银却不是从汪应辰那买的。

萧之敏弹劾虞允文,虞允文于是请求辞职,赵昚同意了。过后,赵昚把事情对赵构说了,赵构说:“采石之战的时候,萧之敏在哪里?不要让虞允文离职。”

一次,赵构夸奖赵昚:“你能做到二十年天下无事,是很大的功劳啊!”

赵昚对大臣们说:“如果答应大金的要求就很屈辱,如果不答应就会遭到侵扰。同时,本土人不断从大金返回,如果接纳,我们的能力难以承受,如果不接纳,就会让他们失望。对这些问题,希望大家拿出办法。”

过了一段时间,赵昚又说:“我上次说完之后,已经一个多月了,也没人进言,赶紧再去催促大家。”

当时,大臣们往往不做事,朝廷对这种情况也姑息不管,一点惩罚也没有。

一次,赵昚下令说:“现在大臣们经常会客,耽误政事,现规定必须在办公地点会客,如果在家会客,每天只许会客一次。”

有人劝赵昚多关注费用的支出,赵昚就常常询问金钱和粮食的进出数量。周葵说:“您这样做,不是不懂管理,而是有人想通过欺罔您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您应该注意到这点。”赵昚听了,脸色一变。

刘度弹劾龙大渊、曾觌,但二人反被提拔,刘度说:“我弹劾他们,皇上却提拔他们,我没脸继续做官,请求辞职。”

因此有人对此议论纷纷。赵昚就下诏书说:“有人对朝政议论纷纷,太上皇的时候你们敢这样吗?”

张焘也和赵昚谈到这事,赵昚问你听谁说的,张焘说听陆游说的。赵昚说:“陆游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已经被贬了。”

吴璘刚刚战胜金兵,朝廷又让他撤兵,手下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您为什么要撤兵呢?”吴璘知道朝廷又想议和,就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只是皇上刚刚即位,我手握重兵在外,让我撤兵,我怎么敢不听呢?”于是金兵乘机在后面掩杀宋兵,吴璘损失惨重。

秦桧的党羽被驱逐出朝廷。岳飞被平反。

此时,一些大金将领开始归顺宋朝,被封为节度使。

金兵再次入侵,却正逢雨季,弓上的胶松脱,无法使用,所以连连失败,但后来又转败为胜,赵昚不得不再次议和。

此时,赵构也表示说:“做事应该考虑民力、国力。听说契丹正和大金打仗,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使者去谈判回来后,赵昚又开始后悔,就和大臣们商议。很多人都主张议和,只有虞允文、张浚、胡铨几人主战。汤思退说:“主战的都是因为和自己无关,口说大话,误国误民。国家大事,怎么能同儿戏一样!”赵昚于是就决定议和。

之后,赵昚又不甘心,就告诉使臣修改条款,拒绝割地。汤思退就劝赵昚去请示赵构,赵昚说:“金人如此无礼,你还主张议和,现在的情况已经和秦桧的时候不一样了,你还坚持议和,都不如秦桧!”汤思退十分害怕,就煽动赵昚疏远张浚,赵昚竟然同意了。

和约谈成后,宋朝边境的防备就放松了,金人见此情形,就又准备入侵。

太学生想要来劝谏赵昚,朝廷贴出布告予以禁止,百姓不禁哗然,太学生因此上书请求罢免汤思退等人,赵昚大怒,准备将这些太学生判以重罪,幸亏有人予以劝解,赵昚方才罢休。

为平息众怒,赵昚下诏书说:“我是好生之人,所以宁愿因此委屈自己,进贡割地,都听金人的意思去做了。”

最后,赵昚向大金自称侄子,称大金国主为皇叔。

刘蕴古从大金归降到宋朝后,重新制作了伍子胥的祠堂匾额,并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上面,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魏仲昌指出:“这很简单,刘蕴古是间谍,把名字写在匾额上,是给其他间谍发暗号。”此后,刘蕴古派人去大金,身上携带的情报被搜出,于是刘蕴古被处死。

辛弃疾制定了详细的对金作战计划,但由于和议已经达成,无法实行。

有人说,修筑城池有害无益,赵昚问为什么,这人说:“如果城池被敌人夺取,那就相当于是为敌人修的。”

此时,大金的使者来宋朝,赵昚要亲自去接文书,赵昚因此很不高兴。

一次,宋朝要选使者,虞允文推荐李焘和范成大,李焘对虞允文说:“大金一定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那我就得据理力争,您这相当于是在杀我。”范成大则毫不犹豫。赵昚问范成大:“听说大家都不敢去,是吗?”范成大说:“我已经有后代了,已经不打算回来了。”赵昚说:“只要我不进攻大金,就不会伤害你,至多你也就是和苏武一样。”

赵昚问张栻:“你知道大金现在的状况吗?”张栻说不知道。赵昚说:“大金连年饥荒,暴乱很多。”张栻说:“这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情况。”赵昚说我们是什么样呢,张栻说:“我们也连年饥荒,国贫兵弱,官员们也难以信赖,即使大金目前有问题,但我怕我们还不足以与之抗衡啊。”赵昚听了,好久没说出话。

宋朝使者去大金,大金国主派人对使者说:“你们为什么不把赵桓(宋钦宗)的遗体运回去呢?如果再不来运,我就替你们为他下葬。”

使者回来后,说“大金国主昏庸,宋朝流落在大金的百姓都在盼着我们去解救呢。”赵昚听了十分高兴。但实际上,此时大金的情况跟使者所说的正相反。

大金使者前来,让赵昚下来问候大金国主,赵昚不同意,使者就不起身。虞允文让赵昚退入后殿,然后告诉使者:“皇上已经回宫了,你明天再来吧。”使者只好退下。

赵昚曾经对虞允文说:“我要和你一起一雪国耻。”之后一直催促虞允文进兵,虞允文总是说没准备好。虞允文去世后,赵昚阅兵时见到军威雄壮,不禁叹息说:“这都是虞允文的功劳啊!”

科举时,一个考生写出“皇上沉湎于妃嫔”、“大臣不敢提打仗”,赵昚看了,很不高兴,把这个考生列为第五等。

赵昚在座位后面的大屏上按地区和部门写上官员的名字,并经常告诉大臣:“我这么做非常方便,你们回去也可以这样做。”

赵昚喜欢踢球,又喜欢打猎。

一次,赵昚玩弄弓箭,被弓弦崩了眼睛,于是大臣们劝他不要沉湎于玩乐,赵昚说:“我已经好久不踢球了,现在开始决定戒酒。”

赵昚说:“最近我想与大臣们一起饮宴。平时在朝廷上商量事情,一会就完事了,我想找机会大家在一起好好谈一谈。”

赵昚让王淮推荐官员,王淮推荐了留正,赵昚说:“留正不是福建人吗?”王淮说:“福建虽然有章惇那样的奸臣,但也有曾公亮那样的忠臣啊?即使像大家说的江、浙出贤臣,但也不是有丁谓那样的人吗?”赵昚于是提拔了留正。

一次,赵昚又说:“最难得的是有才能但不刻薄,有善心但不盲目。”王淮说:“问题是有才能的大多刻薄,有善心的大多盲目。”

一天,赵昚说:“听说外面物价低廉,所以街上喝醉的人多了,如果百姓能这样快乐,即使我患病了也没有关系啊!”

此时,很多事情都由赵昚决定,宰相只是顺从赵昚而已,大臣们也因此怠政观望,杨万里因此提出劝谏,徐谊也说:“您越圣明,大臣们就越愚钝,以后还有谁能和您成就大业呢?”

有人上报,定海战船因河道淤塞而移走,而士兵却留在原地,离战船将近二百里,一旦紧急,怎么能发挥作用呢?赵昚说:“是啊,当时不应该如此调度。”

赵昚对太子说:“不能因为宫廷里的喜事而大肆封赏,马上太后的生日和我的生日就到了,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大肆封赏,那会增加多少官啊?”

大金国主把以前抢去的一些珍玩归还给宋朝,说:“这些东西,我不忍心再留在自己手里。”

陈亮称不应该一味忍让大金的傲慢无礼,但此时赵昚已经有意把皇位禅让给太子,所以对陈亮大怒。

赵昚禅位给赵惇,就是宋光宗。

赵惇的李皇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赵昚不同意。李皇后就向赵惇说,赵昚要废黜赵惇,赵惇信以为真,从此不去见赵昚。后来,赵惇患病,赵昚听说后,急忙去探视赵惇,并批评了李皇后,李皇后因此更恨赵昚。

大臣们多次劝谏赵惇,赵惇终于带着李皇后去见赵昚。但此后赵惇又几次反复,即使赵昚病重时,仍然不去看望。

赵昚病危时,一直看着周围,希望能见到赵惇,但赵惇仍然不去。最后,在大臣们的一再请求下,赵惇才让自己的儿子去见赵昚,赵昚激动不已。

随即,赵昚去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