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先后曾用名寻阳县、蕲阳县、永兴县,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由新蔡县改名为黄梅县,延用至今。黄梅县名有整整一千四百二十余年历史。据丙子县志载“黄梅山在今黄梅县治西四十里,山多梅树,相传县的名称由此而得"。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黄梅山在县治西四十里,山多梅树,隋、唐时皆以此名县"。据此可以肯定黄梅县是以黄梅山多梅树而得名。 弘治《黄州府志》载:黄梅水源出黄梅山,南入感湖。由此可见还是黄梅树长遍了山地便成了黄梅山,此山流出的水便成了黄梅水。黄梅山上黄梅树,黄梅树下黄梅水。黄梅人爱黄梅花,黄梅县名闻天下。黄梅县因黄梅树而得名,五祖寺因五祖佛而得名,故作一对联曰: 黄梅县位于鄂东与赣皖两省交界,全境东西宽39.5公里,南北长65公里,版图面积164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04万。在三国时期属吴国地域。黄梅刘佐段姚交界之地鸡鸣三省。一,有闻名全国的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黄梅戏发源地)。三,有传遍东南亚国家的禅宗佛教四祖寺五祖寺和老祖寺。四,有南宋名将岳飞四子五子岳震岳霆来梅避难时传授的岳家拳术文化。黄梅是全国有名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黄梅人才济济,藏龙卧虎。黄梅地型北高南低,北部紧连大别山南麓的古角山,垅坪山,小溪山,考田山四大山系。北部是大河(上半部)苦竹,停前,柳林山乡,中部杉木独山属丘陵矮山区,黄梅镇,濯港,孔垄,蔡山,小池等乡镇均是辽阔的大平原。东部的下新紧连源湖和感湖。黄梅大小湖泊有30余个,正南的小池蔡山面临浩瀚长江。黄梅经过建国70年的建设,交通四通八达。有横穿东西南北的高速公路,有国家大动脉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有在建的合安九高铁和黄黄高铁。还有长江黄金水道。 在黄梅与九江相隔的长江上有已建成的两座长江大桥和一座在建的高铁长江大桥和过江隧道,有两座普通火车站和在建的两座高铁火车站。黄梅人和外来客商进出黄梅方便快捷。黄梅是江北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地灵人杰,是人间的仙境,是鄂东的璀璨明珠。黄梅有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与机遇。我们身为黄梅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黄梅,我爱我的家乡。【作者简介】何国彩,山野村夫,停前镇三渠村人;爱好旅游、拍照、唱歌、种养花草,偶尔写篇把文章自娱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