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兰州家长 2021-06-23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1946年4月,张云逸赠送给黎玉的照片

张云逸在主持山东军区军事工作期间,对于组织和建立地方武装极为重视,并做了许多工作。1946年下半年,他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组织地方武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专门阐述了建立地方武装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组织地方武装中应注意的问题。他指出,在蒋介石反动派集中全力向解放区进攻,我们需要集中主力机动作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强的地方武装配合,要取得胜利是极端困难的。张云逸还就建立地方武装要保证党的领导,地方武装干部的配备和培养,地方武装成分的纯洁和新老成分的调剂,武器和火力的配备,地方武装的供给以及政治、军事的训练等问题,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在张云逸领导下,山东的地方武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张云逸与第二副军长罗炳辉合影

194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华中分局与华东局、华中军区与山东军区、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机关合并,使华中与山东的领导力量得以统一。194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取消新四军番号,分别成立华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分别为华东野战军正副司令员,陈毅、张云逸分别为华东军区正副司令员。华东军区的军事工作主要仍由张云逸主持。同时,张云逸兼任华东军政大学校长。

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张云逸等领导组建起来的地方武装起了重要作用。当国民党军以8个师分3路北犯临沂,北线李仙洲集团3个军南下新泰、莱芜策应,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沂蒙山区决战时,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了北上莱芜歼灭李仙洲集团,在南线以一部阻袭敌人,主动于2月25日撤出临沂城。张云逸领导各地方武装,以积极行动向胶济线展开破袭战,一夜之间将坊子至兰村二百余里的铁路完全破坏。莱芜县委组织了1O万余民兵,对铁路连续7夜大破袭,完全切断了国民党军的交通,为主力部队分割歼敌创造了条件。战斗打响后,各地组织的120个子弟兵团,村村布雷,日夜袭击国民党军。鲁中警卫第五团在配合歼击国民党军第七十三军之第三七七师战斗中,将该师师长击毙,俘敌及缴获也不少。其他地方武装在配合主力作战中也取得很大胜利。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张云逸(前右一)同陈毅(坦克上左二)等在鲁南战役中缴获的坦克前留影

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张云逸组织、指挥地方部队坚持斗争,避免了损失,赢得了胜利。8月,华东野战军挺进鲁西南地区向国民党军进攻,开始了外线作战。为便于支持主力作战,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由张云逸、邓子恢率领转移到渤海惠民地区,组成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张云逸为书记。

1947年下半年间,华东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困难。华东局工委召开高干会议,通过了关于“精简编制”、规定“供给标准”、“清理资财”三大方案,以克服财政的暂时困难。张云逸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坚决反对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与贪污浪费》的发言,指出必须在部队中、共产党员中,深入进行教育,使每个指战员、共产党员懂得党和阶级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要服从党和阶级利益,懂得人民军队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个人或少数人服务,才能彻底执行会议通过的三大方案,克服暂时的财政困难,支援战争,夺取战争的胜利。在贯彻执行三大方案,克服财政困难,支援战争中,张云逸同邓子恢、曾山等带头把自已的小厨房取消,同大家一起吃大灶。由于他们在后方埋头工作,依靠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在困难的条件下,仍然保证了对前方的后勤支援。这年秋天,为解决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部队的冬装问题,惠民地区党和政府发动群众,组织人员调集布匹、棉花和生产工具,全力以赴日夜赶制,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提前完成了赶做棉衣的任务。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山东解放区每天平均运出原粮300万斤,在各解放区支援前线的4.5亿斤粮食中,山东就占了2.3亿斤。淮海战役后,为支援解放军渡江南进,张云逸主持军区后勤工作,在1949年1月初就提出了对前方需要的兵员、弹药、被服、粮食、现金、电讯器材、运输工具等必须抓紧时间及早预做准备。对于所缺物资,又提出了清理仓库,加紧生产,尽力采购,厉行节约等办法加以解决。解放军在渡江南下时,山东人民全力“推着小车”,载着支前物资下江南。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有700多万人参加支前工作,将8.5亿多斤粮食及巨量的作战物资运到前方,为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云逸对拥军优抚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加强荣军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华东荣军管理委员会,张云逸任管委会主任委员。在1947年4月16日的第一次管委会上,做出了统一和加强荣军工作的决定,采取了建立荣军学校、规定伤残荣军的分类及复员安置生活待遇等措施,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对于鼓舞前方将士、安定后方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1948年1月24日,张云逸在渤海军区政工会议上作了《目前建军中几个基本要求》的报告,针对当时解放军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要保证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认识目前政治任务;保持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在组织上要有明确的阶级路线,防止阶级异己分子混入;加强铁的纪律,发扬民主作风等。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的指示,他又组织领导山东各地方军区进行三查三整,提高了干部战士的觉悟,增强了军队的政治素质。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1948年秋,张云逸在山东益都留影,并在照片背面题字赠张爱萍。

张云逸始终对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建设十分重视。1948年7月6日,他在华东局高干会议上提出的《山东人民武装今后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解放区的民兵自卫队不是可以不再加强领导,不再加强建设,甚至可以取消了。相反的还要努力广泛的建设民兵自卫队武装,扩大充实其组织,加强其训练,增加其质量与数量。只有这样,才能作为警备力量巩固后方民主政权,才能在边沿区坚持游击战争,保卫人民,才能在后方防止和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保护农民的土地改革,同时支持人民解放战争。他还阐述了民兵自卫队是劳武结合的人民武装的性质,提出了普遍发展民兵,使之成为国民后备兵的民兵发展方向。

张云逸还十分重视军队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他亲自担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后为华东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解决了军政建设中干部的急需。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颁发了全军整编命令,华东野战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15日又改称为第三野战军),同时按地区建立各级军区,华东军区为一级军区,下辖山东军区等二级军区。张云逸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继续在后方主持华东军区和山东军区的军事工作。

1949年3月,张云逸赴河北平山西柏坡,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后,他返回驻地,主持召开了山东军区会议,作出了关于建军、治安、生产、支前等工作的指示,并在4月2日举行的山东军区正式成立大会上传达了这些指示。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1949年9月,张云逸(前左)作为华南解放军的代表参加在北平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开幕会上讲话。

194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张云逸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并担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他作为华南解放军的首席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上,张云逸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0月19日,张云逸又被任命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本文图片主要来自海南省档案馆《张云逸》、洪亮《张云逸大将画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