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养与学识无关

 宁静致远2023 2021-06-23

修养与学识无关

文/一凡(一凡论)

也许你认为一个人的修养是来源于他的学识,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修养与学识无关,但学识能促进一个人的修养。

首先给大家介绍两个人,他们都出生于大唐时期,唐朝是诗者的圣地,是繁华的象征。

刘希夷,字号:字延之,一作庭芝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人。

这个出生于大唐的才子,现在的人知道他的也许很少,读过他作品的甚至更少。可是你一定会这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老少皆知,出于延之的《代悲白头翁》。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杠精会矢口否认“我还是不知道”。

好吧,我给在大家在介绍一人,宋之问,字号: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此人正是刘希夷的舅舅,一生多写歌功颂德的诗,说白了就是爱写一些拍马屁的诗,当然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后来因马屁拍穿导致被贬,竟也写出了一些见得人的作品。

那年还不到三十岁的刘希夷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佳句,于是他拜访自己的舅舅宋之问,那时的宋之问正值马屁受用之时,他一见这两句诗,觉得日后必成千古传颂的佳句,便心声歹念想占为己有,于是施展各种手段想诱惑自己的侄儿,可刘希夷并不答应,于是便被自己的舅舅加害,那一年他不满三十岁。一代才子陨落,天地同悲。

宋之问的学识胜过了他的修养,然而他的修养与学识无关。

修养与学识无关

我看过文质彬彬的兄妹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大打出手,也见过满身刺青的兄弟无怨无悔的照顾着病重的父亲。

去年,母亲病重就医于昆明,我陪护着母亲,同病房里还住着一个老太太和一老大爷。

相处了一些时日,彼此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太太总是说她的儿子和女儿都是大学毕业,现在就职的单位也很体面,都在昆明买了房,见她生病,便给她找了最好的护理人员。只是她的女儿和儿子总是很忙,很少来看她。

老大爷有两个儿子,由于家里穷,没怎么读书,当然也没有什么体面的工作,一年辛苦下来挣不了几个钱,他们时常来看望老大爷。他们的肩上有着刺青,看起来就是社会混混。

那天医生告诉老太太,她需要做手术,希望她的子女来一下,如老太太所说,她的子女都穿得很体面,文质彬彬的,听说母亲要做手术,医生也特意吩咐需要亲人的照顾会更好。

于是他们开始商量,也开始了抱怨,谁来的次数多一点?谁出的钱多一点?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厮打起来,女儿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再也不管了。”说完扭头而去,留下他哥哥一个人孤单的站在那里,老太太扭转了头,眼里流出了泪水。

我受不了这样的场面,便和母亲说,我去一下洗手间,我进入洗手间,点燃一只烟,烟雾熏湿了我的眼角。

走出洗手间,经过楼梯处,听到两个男人正商量着怎样筹钱给父亲做手术。

一个说:“我这里还有两万。”

一个说:“我这里有三万,你的先留着,不够在用你的。”

“那好,你比我能苦钱,我负责照顾爸爸,你去苦钱。”

“就这么定了,我会经常来换换你的。”

话音停下,只见老大爷的两个儿子走出楼梯口,他们脸上挂着笑容,这笑容一直进入病房内,他们的父亲眼里有泪,但很温柔。

修养与学识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