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重庆市—-—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南界村

 木香草堂 2021-06-23
2019年7月17日,CQDK全媒体记者乘车,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着山路盘旋而上。车行至半山腰,一块红色旗帜模样的石碑映入眼底。这块石碑上,清晰地刻着“红色南腰界”五个字。
南腰界是革命根据地,是重庆市唯一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是武陵山区革命文物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革命老区。
85年前,这里播撒过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留下过红军生活和战斗的遗址。
1934年,由于国民党重兵围剿,红军第三军损失惨重,6月4日,贺龙、关向应率领部队来到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南腰界。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现了红三军的战略转移,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确保了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红二、六军团会师遗址位于南腰界镇南界村猫洞大田。1934年10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此召开会师大会,组成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作出挺进湘西的决定。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南腰界镇南界村5组。1934年6月4日,贺龙率领红三军缩编后的红七师、九师入驻南腰界,司令部设在余家桶子。
1934年6月,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后,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在杨氏宗祠等地办起了红军医院,为红军指战员和根据地人民群众治病防病。群众就医,一般免费治疗。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后,左侧围墙内的林中,是一座碑高约4.2米,边长为1.5米的正方形塔式“红军烈士墓”。
1934年6月至10月,红三军在南腰界期间,为发动群众,组织宣传队,办起了红军报——《红星》 ,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文件和文告,书写了“红军为土地为农民而战”等标语。
红三军在南腰界期间,贺龙同志在这里办公,并作出了创建黔东苏区等重大决策,指挥了倒马坎战斗等战斗。
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位于南腰界镇大坝村5组。大坝场战斗的胜利,解除了敌防团武装对南腰界的军事威胁,巩固了川黔边根据地。
……
如今,85年过去了,虽然时光流逝,但酉阳人民心里却永驻了一抹“红”——长征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