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晓康:人要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果敢

 恰恰365 2021-06-23

在鲁迅的《死火》里。我在冰谷中发现了“死火”。“死火”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待在冰谷中,那么,我将冻灭了! ;另外一个选择是被我带出冰谷,永得燃烧,但是“我将烧完'。两个选择都是置之死地。但“火”最后选择了永得燃烧,即便是灭亡,也要燃烧着灭亡。

鲁迅和钱玄同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中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叫醒人,他们也绝然逃不出去,反倒会死得更加痛苦;不叫醒他们,就让他们不知不觉中地死去。两个选择也都是死亡。鲁迅依然选择了叫醒大家,在努力破窗和挣扎中死云。明知要死,却明明白白的,勇敢的死。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活着的态度。大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果敢

细想整个人生的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一生因为,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错失了的东西,太多太多。

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中,有一段曾经流行至今依然很流行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错过了就再难挽回了。

然而,一生中,我们错失的又何止是一份真挚的爱情,我们会错失的,在小时候,有一次次为父母道歉的机会;上学的时候,会错失一次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工作中,我们会错失一次次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为人父母,我们会错失一次次对孩子表示关爱机会;做人朋友,我们会错失一次次坦诚以待的机会……

似乎整个人生就是在我们不以为意的把握住了机会,以及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机会的遗憾中逐渐流逝。而这些措施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个服装道具管理员,现在突然出演主角,便产生了自卑胆怯的心理,演得极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烦躁和不满。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练,说:“这场戏是全剧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儿,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坚定地抬起头来说:“排练!”一扫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谨,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实。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兴地说:“我们又拥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艺术家。”

就像斯坦尼夫斯基大姐的遭遇一样,生活总会出其不意的给我们搭出一个台子,当舞台的幕布被揭开,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选择。

人生有很多自由,也有很多不自由。可是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的,对于一个没有责任感和没有追求的人,他完全可以不顾一切。当他把一切都看作无所谓的时候,连死亡都可以选择,“逃避”对他而言更是耳边风。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偷书被人嘲笑,他能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阿Q正传》中,阿Q被人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无奈借钱了不还,还义正言辞地反客为主。对于这类人,其实就是逃避问题的本质,不敢或是无能面对事情的真相。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假使斯坦尼夫斯基的大姐也以这种心态面对排练,她完全可以不演——“一场戏剧有什么重要的!演不演无所谓。”这便是逃避。但是她自信的选择了演,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不辜负弟弟的期望,她坚定、认真的投入,取得了成功,完成了她自身生命的升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当我们战胜自己的弱点,迈出新的一步时,事情就会是一个新局面。但是很多人都很难迈出第一步,其原因,《乔布斯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使你停下来最普遍的理由就是恐惧,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焦虑。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恐惧源于潜在的失败:由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文化以及社会,助长了对于失败的莫名恐惧。”

所有的面对最艰难的都是迈出第一步。因为当我们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内心的考验,战胜了恐惧、自卑,不再畏首畏尾,已经做好了上台表演的机会。这第一步看起来非常简单干脆,但内心的焦灼过程应该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为了鼓励人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乔布斯传》中还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恐惧失败是荒谬的,因为失败本身就是一件美丽的事情。你肯定将会经历失败,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你从中学到了经验并将会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是的,失败也是美丽的。我们中国的神话传说里有一位夸父,他为了追逐太阳,不停的奔跑,最终倒在了追逐的路上。夸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可以说是失败了,但是他至今毫无异议地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他坚定地信仰、为信仰拼搏的毅力光芒万丈,使他的失败变得美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写出了一种美丽的失败:“出师未捷”是失败,“长使英雄泪满襟”却无比的光荣而美丽。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因为畏惧失败而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呢?殊不知那一颗心怀孤勇的心比一切的成功都具有永恒的光芒。

成功的人一定是敢于尝试的。在美国媒体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英文小说一百部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高居榜首。而这本书刚出来时的遭遇却是很尴尬的,很多著名评论家说乔伊斯这部作品淫秽、乱七八糟,其实乔伊斯是大胆地发展了意识流,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流派。当然,最终,《尤利西斯》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乔伊斯这样的人,他能自己去创造一种流派,自己给自己打台子,自己给自己揭开幕布,然后自己表演。我们普通人呢?是否更该反思。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拥有前所未有的创造的机会,当那些机会供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个主动揭开幕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拥有勇气上台表演?无论我们有没有,我们都应该具有。

人生的确有很多困难,人也难免有所畏惧。这时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识时务者为俊杰”、“明哲保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类的抽身之理就会悄然进入我们的脑海,一些精神不强大、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把它们当作逃避困难、推脱责任的借口。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灵魂。当我们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大胆迈向生活的舞台,结果就已经不重要,正如郑国平先生所说:“成功或是失败都成了次要的,重要的是这条路本身。”

节选自《刹那的生命灵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